安定区福台小学新教育“十大行动”之师生共写随笔(第九期)

文摘   2024-10-18 09:33   甘肃  


HELLO AUTUMN

师生共写随笔

省察生命故事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并思考是唯一的途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潜在的美好与神奇。坚持每天阅读,是一条通往成长与自我提升的道路,通过书籍,我们可以获取各种知识、拓宽思维,甚至改变人生的轨迹。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花一点时间静下心来,享受阅读的乐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

阅读氤氲里   灯光正闪烁

——点亮我的语文观(二)

杜文静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回望我多年来走在自我阅读与阅读点灯人路上的知与行。

一、以阅读构建自我精神图谱

多年以前,我手头的书并不多,偶然在书摊发现《读者》,被遗忘在角落里。我便买来在早自习偷偷看,上面有名人传记、有中、高考满分作文,也有中外名家的作品,心中埋下了一颗阅读的种子。后来,我成为一名中文系学生,这为我的阅读提供了巨大便利,从诗歌到散文,从散文到小说;从《尚书》《典论·论文》《文心雕龙》《文赋》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等等。

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老师给我们讲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小说中胖菊子这一人物,名字听起来很有意思,我下课就跑到图书馆找到这本书;讲当代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是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期许;讲路遥的《人生》,惋惜高加林被命运支配的人生……那时翻过的每一页书,都成为我精神图谱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我理性思考与独立判断。

二、灯火阑珊,点亮生命成长

2022年8月,我踏进了正值黄刺玫绽放、书声朗朗的福小校园,心中忐忑不安。两年多以来我深耕于小学语文课堂,并带领我的学生开展阅读行动。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鼓励学生每天阅读,没有统一的书单,更没有导读单,鼓励他们周末走进书店,走进市图书馆。那是一种内在力量驱动下的自主阅读。如今,孩子们完全可以自觉、自主阅读,当孩子们问我今天有没有作业的时候,我的回答是没有,孩子们会说:“老师,今天有阅读”。这是孩子们日复一日的坚持,是家长朋友们积极的配合,更是以阅读点亮孩子生命的重要过程。

三、借得阅读一两墨,绘成前路万点春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大约有400处谈及读书。《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更是热爱读书,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一直保持每天睡觉之前一个小时的阅读,这是几乎雷打不动的。”又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作家三毛在《关于读书》中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1969年新年刚过,辗转火车、卡车、徒步,不到16岁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当时,他提了两个很沉的箱子,装的满满都是书。乡亲们说:“习总书记干了一天活后,晚上他还点着煤油灯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他说:“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习近平回忆知青岁月的读书经历,他徒步30里去借《浮士德》;读诗词读得兴奋了,干脆跑到院子里放声朗诵,读过后喜欢的诗词大多都要背下来。2013年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时,又谈起当年情景:“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安定区福台小学倡导师生共读,积极推动构建书香校园。我们的杨校长鼓励教师经典阅读和专业阅读。他说:“阅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进行辩证思考和创新;阅读专业书籍,用理论引导课本和补充教参;阅读学生喜欢的图书,了解并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阅读丰富的课程资源,积累内化为教学感悟。”学校以《新课标》为抓手,以新教育“十大行动”为引领,以提升人文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造“书香校园”,推进师生“共读共写共生”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浓郁书卷气息,鼓励师生广泛阅读、深度思考的校园环境。通过开放阅读场所、丰富图书资源、创新创造阅读推广活动等方式,力求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在阅读中收获知识,在书香中陶冶情操。课外活动,我带着孩子们到学校新建的长廊那里静下心阅读,他们可以看任何自己喜欢的书籍,绘本、图画、科普类都可以。那天一个孩子拿着一本关于军事类的百科全书认真地看,我凑过去问他:“我们国家有哪些军种?”他都答对了,我随即表扬了他。

 2024年7月15-18日,我有幸参加了第十七期儿童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暨第二届点灯人大赛培训,在那时认识了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老师、吴欣歆教授、黄晓丹教授、徐世赟老师、沉沙老师以及兰州东郊学校的老师们等。当时被曹林老师的一堂古诗教学课《芙蓉楼送辛渐》完全吸引了,她以吟诵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递作者情感。古诗瞬间有了强大生命力,它带着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来到我的生命里。我也尝试着以吟诵的方式进行古诗教学,并借鉴了曹林老师对于诗人生平经历与创作背景的恰当把握,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如三上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一课中《赠刘景文》,指导学生进行吟诵。在理解诗人为什么要送给好友刘景文这首诗时,我适时补充了刘景文的生平经历,来帮助学生对诗歌思想的把握,让学生明白这是一首勉励诗。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当然,我知道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不好,接下来我做的更多、更好。

读《追求好教育》有感

朱  琴

在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追求好教育》之后,我深受触动,仿佛跟随李老师的脚步,走进了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世界。这本书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深入探讨,更是对教育实践的真实记录和深刻反思。

首先,我被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真挚热爱和执着追求所打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好教育”。在李老师的眼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触动和人格的塑造。他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在书中,李老师分享了许多真实的教育案例,这些案例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温度。例如,在第五辑“陪伴童心”中,李老师通过细致入微的行动,解决了孩子们在开学第一天遇到的问题,这种“以人为本”的关怀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说教,更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此外,李老师还特别注重班会课的教育作用。他运用故事的力量,引导孩子们深入思考学习和生活的真谛;他鼓励孩子们自我反思,让他们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领悟。这种教育方式让我深感敬佩。我认为,这正是教育的真谛所在——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还提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李镇西校长通过家校携手的方式,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他关注家长的教育方法,鼓励家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让我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家校携手、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质的教育。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被李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尊重和关爱所感动。他用心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变化。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追求好教育》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和创新的心态去面对教育,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心去陪伴他们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念和决心。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我会以李老师为榜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要有书卷气

 康  赟

在教育的殿堂里,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书卷气”作为教师特有的气质与魅力,更是其专业素养与文化底蕴的直接体现。

一、书卷气的内涵

书卷气,简而言之,是指人身上所散发出的由长期阅读、学习和思考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气息和学术风范。它不仅仅表现为对书籍的热爱和广泛阅读,更体现在教师的言谈举止、教学风格、人格魅力等多个方面。拥有书卷气的教师,往往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引导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他们能够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二、教师为何要有书卷气

(一)提升专业素养

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素养,而阅读是获取知识、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教育经典、文学作品等,可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这种持续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形成深厚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学术见解,从而在课堂上更加游刃有余地传授知识。

(二)塑造良好形象

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程度。一个拥有书卷气的教师,往往能够给人以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的印象。他们的言谈举止透露出一种从容不迫、自信满满的气质,这种气质能够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的书卷气也是其人格魅力的体现,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领学生成长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一个拥有书卷气的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更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人生感悟,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这种引领和启发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如何培养教师的书卷气

(一)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是培养书卷气的基础。教师应该养成定期阅读的习惯,广泛涉猎各类书籍,特别是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和经典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教师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为教学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

(二)注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寻求改进的方法。这种反思过程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而形成更加深厚的书卷气。

 (三)积极参与学术交流

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是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拓宽视野、增强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术交流,教师可以与同行分享教学经验、探讨学术问题、了解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加速推进,学校在方便师生阅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老师们有了阅读的时间,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不断的洗礼。

生命宛如一本书

李小英

生命宛如一本书,每个人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篇章与故事。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和成长背景,然而,我们却能够决定自己的人生该如何书写。是凭借勇气与智慧去缔造属于自己的绚烂篇章,还是深陷平庸与琐碎的泥沼而难以自拔?这全然取决于我们自身。

                                                ——题 记

近日,与一名毕业多年的学生见了面,一番畅谈之后,我对以上观点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

下面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我的这位学生孙某吧。他于2008年毕业,当时我担任他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同时也是他们的英语老师。孙某那时的学习成绩平平,在班级里属于学困生。然而,在班级事务方面,他却常常被委以重任,担任班级的卫生委员,这也是班委中的一员。回想当年,让他担任卫生委员只是无心之举,仅仅觉得他比较适合管理班级的卫生事务,并没有过多考虑。但通过这次交谈,我才发觉当年这个决定竟然对这个学生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某如今是一家饭店的大堂经理,对于仅为初中学历的他而言,这也算得上是事业有成了。在我们交谈中,他提及了初中担任卫生委员的经历对他后来工作的诸多影响。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学习不如他人而感到自卑,相反,他在打扫卫生和收作业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当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班级里的学困生往往是处于班级底层的存在,常常被大家忽视,如同透明人一般。但由于他担任卫生委员,所以他并非无人关注。而且,他还时常因为被老师委派工作而心生自豪感。尽管他学习成绩一般,可是在收发作业时,他如同管理者一般。由于掌握着全班的作业,也为他完成自己的作业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他甚至还能够通过收发作业与其他同学拉近距离......这些情况都有效地抵消了他因学习一般而给他带来的自卑感。在后来的社会工作中,他会比其他人更加主动地去收拾工作场所,使得他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愈发融洽,在同事中的声望也日渐提高,从而造就了他如今的成功。

他的这一番话,让我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满足与幸福,我为有这样一位学生而感到幸福,也为当时那样的教育方式而感到欣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前行了多远的路程,而在于我们是以何种方式走过这段路程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体验、去珍视,不管我们的生命是多么的短暂,都能够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与痕迹。

我更加坚信: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教育的意义在于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像在生产线上制造机器一样千篇一律。有些孩子可能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并不出色,但是在其他方面总会有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发挥自身的长处,让他们充满自信、快乐、阳光地走向社会,过上美好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这才是成功的教育,这也与当下所提倡的新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新的世界,等待我们去探索。无论是经典文学、现代小说,还是专业书籍,它们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与思考。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选择每天阅读,意味着选择了一种更深刻的学习方式。你会发现,字里行间的智慧能够指引你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供稿:德育处

初审:石鹏程

终审:杨建军

安定区福台小学
让社会倾听福小的声音,构建家校联系的纽带,共同创建和谐校园。及时反映校园动态,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与你分享收获的喜悦和幸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