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刘卫卫书记带领学校教师一起读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的100种可能(下)》。各位老师在微信群里踊跃交流,积极讨论,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取得了更多的共识。读书、交流中,很多老师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回顾了自己的教育生涯,感慨良多,五味杂陈,有成功的欣慰,也有挫败的遗憾,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茫。
这样的读书活动,在我校已经是第二次了。上次是面对面的开会交流,这次是线上的文字交流。沉默寡言、只在课堂上忘情投入的各位老师都是畅所欲言,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在教育这个话题上,我们有这么多共同语言。这样的头脑风暴,感觉是这样亲切、这样友好,又是这样久违了。开学后,广大教师积极上交自己的读书体会,共计54份。这些读书体会滚烫着我校教师的炽烈的教育情怀,沸腾着汹涌的教育热情,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本公号从中选取特别优秀者,集中展播,欢迎关注。
分享书目
书名:《教育的100种可能(下)》
作者:李镇西
心得展示
这本书记录了李镇西老师的36个学生的成长故事。他们的多数在当年是普通生甚至“问题生”,但李老师认为每个孩子的花期不一样,他呵护、尊重、引导孩子们,体现了爱心教育、民主教育、平民教育的温度和光彩。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未来班”同学应有的教育情怀,看到了他的这种精神的引领将永不过时,看到了学生回馈给老师的爱,看到了孩子们如今长大成人后因爱的教育而努力奋斗的一个个缩影。
曾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女生,非常勤奋刻苦,晚上时常加班学习到半夜但成绩始终不理想,感到苦恼和沮丧。在一个晚辅导我为她答疑的时候,她向我诉说了她的苦恼,我也没有给她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告诉她:岂能尽如我意,但求无愧于心,成绩不理想不要放在心上,只要努力过就好了。晚间答疑时间很短,我也不知道她回去后的心路历程,后续她的学习依然没有太大的起色,但我看见她一直在努力坚持,没有放弃,虽然高考她离一本线仅差几分,但是还是考了一个不错的二本学校。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兴奋地给我打来电话,向我表示感谢。她说,一直没有忘记那次答疑我对她的鼓励,正是靠着这份鼓励她才坚持到最后的高考。
上了大学后每年教师节她都会给我发一份自己精心编辑的祝福微信,在大学里有什么高兴的事都会和我分享,我们倒成了“忘年交”。每每想到她,我都有所触动,当初只是作为任课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让学生记住很久,让我体会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传道和解惑,是思想层面上的沟通与交流。一棵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不仅仅需要浇水施肥,更重要的是要帮它获取阳光并扶正向上。
李镇西老师的故事和自己的经历让我更加感到老师身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活动中,作为教师难免会遇到职业倦怠的时刻,但这本《教育的100种可能》告诉我去相信自己选择教育事业的初心,相信自己,相信学生,相信教育的100种可能性,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内在潜能,相信生命与生俱来的力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主动性和自信心。
见贤思齐焉。回顾自身教育教学经历,深觉不足,仁者爱人,师者爱生,需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以真诚的心换回一群真诚的孩子。新课标也引导我们摒弃原先的唯成绩和技能论,以培养学生素养、人格和精神为新目标。李镇西老师说“教育不是无所不能的,不要把什么都归功于或归罪于教育;但教育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指不定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会嵌入学生的人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过如此而已。
李老师对教育的用心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学习,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用纯粹的感情去热爱这份平凡的工作。教育的无限可能性,无论100种还是1000种,指向的是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宽广、人生和人性的圆满与完善,这才是我们每一个怀抱理想的教师都应当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