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前行 发现更多可能——读书体会分享(十九)

教育   2024-10-29 16:15   辽宁  
荀子认为,“学不可以已。”教育同样如此。一直学习,终身奋进,应该成为教育与教师的常态。

假期,刘卫卫书记带领学校教师一起读了李镇西老师《教育的100种可能(下)》。各位老师在微信群里踊跃交流,积极讨论,加深了对教育的理解,取得了更多的共识。读书、交流中,很多老师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回顾了自己的教育生涯,感慨良多,五味杂陈,有成功的欣慰,也有挫败的遗憾,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茫。

这样的读书活动,在我校已经是第二次了。上次是面对面的开会交流,这次是线上的文字交流。沉默寡言、只在课堂上忘情投入的各位老师都是畅所欲言,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在教育这个话题上,我们有这么多共同语言。这样的头脑风暴,感觉是这样亲切、这样友好,又是这样久违了。开学后,广大教师积极上交自己的读书体会,共计54份。这些读书体会滚烫着我校教师的炽烈的教育情怀,沸腾着汹涌的教育热情,情感真挚、内容充实。本公号从中选取特别优秀者,集中展播,欢迎关注。

分享书目















书名:《教育的100种可能(下)

作者:李镇西

心得展示

 

勇于前行 发现更多可能
二地理组 孙晓丽
翻开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100种可能》,就像打开了一个充满智慧与希望的宝盒,里面不仅有对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更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李老师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邃的教育思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元、包容、充满活力的教育世界,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获得启发、引发共鸣。

一、教育的本质:唤醒与成长

李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唤醒。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他们自我探索,自我成长。这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应当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一段自我发现之旅,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引路人,而非知识的灌输者。

二、教育的创新:多样与个性

在李老师的笔下,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流程,而是一个充满创新与个性化的领域。他鼓励教师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这种对个性化教育的强调,不仅体现了对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尊重,也反映了教育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三、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教育的100种可能》不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是一本实践指南。李老师分享了自己在教育一线的众多实践案例,从项目式学习到合作探究,从情感教育到生涯规划,每一种尝试都蕴含着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教育效果的持续反思。这些鲜活的实践,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灵感,也展示了教育创新的无限可能。

四、教育的愿景:共情与未来

在书中,李老师不仅关注教育的当下,更着眼于教育的未来。他倡导教师应当具备共情能力,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感受,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做好准备。这种前瞻性的教育理念,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为学生铺设通往未来的道路,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创造力、有同理心的公民。

《教育的100种可能》不仅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更好的教育者的指南。李镇西老师的智慧与热情,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探索之路。阅读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相信,只要我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就能在教育的道路上发现更多的可能,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未来铺设更加宽广的道路。



供稿:孙晓丽
校对:姚建英
编辑:张   闯
审核:办公室王永和

大连市一O三中学
即时传达招考信息,构建家校沟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