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姚建英

教育   2024-10-27 21:40   辽宁  

追求卓越,超越自我

——《教育的100种可能》读后感

姚建英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的100种可能》,展现了学生多样化的成长路径与未来可能,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名师、可亲可近的名师,也为教师的成长与成熟提供了若干种可能。名师的风采不仅可以目睹耳闻,更可以近距离地感受与学习,这对于离开大学校园多年、在高中校园耕耘多年的我来说更是一场难得的心理洗礼。

李镇西老师令人敬佩之处首先是持之以恒,干一行爱一行,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工作。素质教育的落地,差班差生的转变,这些直到现在都是教育的课题与难题,李老师却早已开始了勇敢、艰辛而有益的探索。在那个年代,李老师的做法绝对是石破天惊的。同事、学校领导的担忧言犹在耳,社会舆论、学生家长的不解也不无道理,谁会主动去干这些费力还未必讨好的事情呢?在这一点上,李老师不是为了名,更不是为了利,只能是为了实践对教育的伟大承诺与不变初心了。

如果按部就班,李老师不必为此承担什么风险,更不会出什么事故,而且也可能更快地出成绩、出人头地,但这样的教育生涯,是他要追求的吗?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激动与豪情——干出一番事业来,却在现实的重击与重压下归于沉寂。岁月毫无例外、不出意外地磨平了我们教师的棱角,也让我们的情感变得迟钝,最终甚至是麻木。李老师的这份不变初心,始终令人钦佩。即便是临近退休、已经退休,还兴致勃勃地上好“最后一课”。学生的蜂拥而至,是李镇西老师的骄傲与资本——他值得这样的“追捧”!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背景与成长经历也需要我们关注。四川大学中文系的本科,苏州大学的博士,不懈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学历的提升上,更体现在艰难的教育探索上。这中间的跨度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李老师一直坚持着、前进着、昂扬着、自豪着、呼喊着、充实着……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只有足够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出足够优秀的学生。李老师足够优秀,而以这份优秀耕耘于教育的田野,确实令人敬佩,因为有太多的诱惑需要抵御了,教育的阵地需要太艰难的坚守了。时代开始给予教育以应有的尊重与垂青,时代需要更多像李老师这样优秀却愿意留在教育这一行的教师。追求优秀,是李老师的一贯信仰。这种追求,不是简单的荣誉,而是扎实的、可衡量的、对得起学生、无愧于教育的辛勤劳动。

李镇西老师无疑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的教育实践被他自己和他的学生们记录着、书写着,这个时代也给了他更多的机会与更大的舞台。名师的成长固然是个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外界看似微不足道的影响可能就会毁掉这个过程;时代的潮涌才是名师成长起来的必然。联系当前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就会愈发感慨李老师的可贵与可敬。一个民族的未来,就在一代名师的成长上。我们有幸见证了李老师的神迹,更给我们的教育生涯注入了一股清泉,一丝微风,一抹暗香。

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亮闪闪的成绩上,更体现在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唤醒与培养上。宋怡然能为理想奋不顾身,李老师也能为孩子赌上自己的前途——他们都是勇敢的人。李老师清醒认识到自己力量的渺小,但并未因此而退缩、颓唐,而是努力敢为、积极作为,毅然走进学生的内心,充当其灵魂的摆渡者。在安稳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求乃至图腾的时候,追求自己的理想是多么可贵。李老师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因为他相信他们终归都会绽放,虽然花期可能不同,有的甚至要等待很久。宋怡然过得幸福,因为她没有被挫折磨去棱角,没有妥协,没有在岁月中迷失方向,没有放任自流。

尹萍的善良有家庭的影响,也有李老师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后者的影响更重要、更持久。李老师的胸怀决定了他能虚心接受尹萍的意见,如果这种善良没有得到善意的对待,就难免蒙上尘土、远离本心,甚至最终泯灭。扪心自问,我有这样的胸襟吗?是不是还喜欢听学生说自己的好话,愿意接受奉承?虽然静下心来时也鄙视这种心理,但人性的可怕与惯性的巨大确实难以克服。有尹萍这样的学生,教师的提升就多了一重保障、一丝催促,教育就有了一线希望,一盏明灯。教育的平凡、朴实、润物无声才是教育的常态,教育也因此而更为可贵,有持续性!

李老师影响了学生,学生也反过来影响了他,教学相长在这时已经超出了课堂的狭窄范畴,而是持续浸润在师生双方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中。

作为一名教育者,坚持理想与提升水平同样重要。让我们一直抱有信仰,坚守理想,为了教育,为了学生而骄傲地奋斗吧!

 


大连市一O三中学
即时传达招考信息,构建家校沟通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