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好房子”,需要思维革命了!

楼市   房产   2024-08-14 21:00   广东  


本文共3207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作 者李宇嘉

李宇嘉地产笔记出品ID:liyujiadichanbiji



01


现实的差距超过想象!


对于有些人来说是唾手可得的事情,但在很多人的眼里,可能倾尽全力也无法企及。比如,下晚班打车,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很多人为了省那十几元,居然花一个小时等待末班公交、甚至徒步。因为,每天要花“十几元”的地方太多了,加起来就是上百元。这个案例就发生在深圳。


很多人认为,大上海,一套房子怎么也得要个500万以上吧!但其实,成交的房子中40%的低于300万。这个价格段的房子,在上海成交最多。北京也一样,低于300万的房子占了30%。在经济非常景气的5年前是如此,现在依然是如此。不仅魔是如此,北上广深也都是如此。


就房地产这件而言,我们描绘规划的、起草政策的、撰写文章的、做行业管理的,现在可能关注的是稳市场、高质量、新模式、好房子等。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讲,燃眉之急是,如何才能凑够首付。即便在一线城市,因为筹不到5万元,无法跨越“首付门槛”的事情,可谓比比皆是。


因此,任何离开支付能力、支付意愿,脱离差距巨大的社会,金字塔的收入结构,来谈地产新模式、高质量,都是耍流氓。更重要的是,房子只是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一连串日常的一个环节,不能撇开生活琐碎谈支付能力。很简单,除了付房子的月供,还有很多个“十几元、几十元、几百元”构成的日常开支。离开这些而单列房子支出,并判断楼市空间,也是耍流氓。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两年,老旧二手房(或者说“老破小”)卖的好。其实,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还是在县城,那些“低总价、低单价”的老旧住房总是备受青睐。不是大家更中意“老破小”,而是支付能力使然。这与“不愿买加拿大鹅”和“更愿穿军大衣”的逻辑是一致的。


图源网络

笔者也去看过那些老破小,居住体验确实不咋地,甚至谈不上体面。过去几十年,我们更重视建设新的,而不是维护旧的,导致既有的建筑其功能和卖相很衰败。对于在高速发展红利中长大、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Z时代”们,他们很讲究生活品质,不愿意妥协,但在买房这件事上(除了能继承祖辈、父辈财富的那一小撮二代),大部分人无法再执拗地坚持品质了。





02


铺垫了这么多,该步入正题了!


近期,很多机构,都在研究怎么打造“好房子”。从设计、施工、运维、交付和使用等全流程,从规划、配套、环境和建筑等全系统,提出了打造“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等高品质住宅的一揽子技术体系和建设标准。每一个维度,都明确了高标准的指标要求。


体系太过庞杂,举几个例子!


就比如,耳熟能详的“好设计”引领“好房子”“好材料”适配“好房子”,新科技赋能“好房子”,产业链”支撑“好房子”等等。不管是设计、材料、科技、产业链等,都有系统的技术标准。比如工厂化设计、全屋智能化、新风系统、二星A级及以上绿色建筑、适老化和适儿化等。 


这些技术标准和规范固然是好的,但增加的成本怎么消化?最终还得靠老百姓买单,靠房价上涨。但如前所述,能消化涨价成本的,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就是连那“多1万、少1万”都很敏感的人群。如果增加的成本无法通过终端消费者来消化,这个“好房子”研究就是无本之木。


近期,在地方调研,主管部门关心的问题是,“好房子”的这些技术标准,到底怎么落地?既然很难消化增加的成本,技术体系和建设标准也无法在项目端落地,只能鼓励开发企业去做。


因此,所谓“好房子”研究,可能要停留在研究阶段了!


图源网络





03


所以,现在有关“好房子”的探索,充其量就是从纯粹的技术角度出发、从物的角度出发,探索怎么打造“好产品”。如果是家电、汽车,可以从纯粹的技术体系、物的角度去打造所谓的好产品。


比如,“好汽车”、“好家电”。但房子不同于汽车、家电,前者具有非常强的社会属性、公共属性。特别是,从资产属性回归到民生属性后,更强调补足住房保障的短板。这就决定了“好房子”不仅是“好产品”,还应该在“好产品”这个物的因素和技术因素上,加入“人的因素”。


因此,所谓的“好房子”,首先应该是“住得起、住得下、住得好”,然后才是前面讲的那些技术和建设标准。所谓“住得起”,就是不管是租房,还是买房,每一类人群都能支付得起。


所谓“支付得起”,应是房价收入比、租金收入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房价收入比不超过6倍,即三口之家6年的收入能在通勤范围之内(比如45分钟之内)买得起一套刚需房;租金收入比不超30%,即一个人或家庭每月用在租房上的支出不超过每月可支配收入的30%。


所谓“住得下”,就是确保每一类群体,都能满足最低居住面积。比如,现在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1平米,但这是房子总面积/总人数的平均数。从央行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城镇户均拥有住房1.5套,有一套的家庭占比58.4%,有两套的占比31.0%,有三套及以上的占比为10.5%。


考虑到住房拥有的“基尼系数”差距太大,实现“住得下”,应该关注那些无房的新市民、年轻人、外来人口等。比如,深圳城中村容纳了1000多万人,占了常住人口的一半还多,但平均住房面积只有6平米左右。深圳建设“好房子”,首要目标应该让这部分人群“住得下”。


如果,未来几年深圳可以让这1000万人的平均住房面积,从6平米左右提高到10平米,我觉得深圳可以理直气壮、抬头挺胸地宣告,“我大深圳在建设‘好房子’上面前进了一大步”。


图源网络





04


这比琢磨那些技术体系、建设标准,更加务实、接地气!


也才是真正的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先不谈那些高大上的技术体系和建设标准。如果哪个城市宣称,已实现了每一类群体“住得起”“住得下”(特别是无房户),那么在建设“好房子”上面,这个城市是最棒的。最后,再谈“住得好”,也就是住的相对体面、相对舒服。也就是基本的配套设施、服务是齐备的。


怎么算个齐备法,就是围绕居民日常生活,在出行、购物、教育、养老等方面,设施服务是满足最低标准的。比如,住区一定范围内要配菜市场、教育机构、邻里中心;设置非机动车停车棚,机动车位预留一定比例的充电桩;满足一定的绿化比例,人行出口一定距离要配公交站等。


可以这么讲,结合当前城镇居民的居住状况,房子的供给效率,能满足“住得起、住得下、住的好”,这就是“好房子”的1.0版本了。我认为,对很多城市来说,能达到“好房子”的1.0版本,已很不容易了。因为,近年来很多新房项目,达不到这个标准,有的道路都没有通。


至于说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比如中小学机构、公交站,甚至很多人的居所并不满足“住有所居”的最低居住面积,很多人买不起,也租不起等等,那就更多了。因此,推动“好房子”建设,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也是一个愿景。实现这个目标和愿景,要从“好房子”的1.0版本开始。


实现了1.0版本,再向2.0版本迈进,比如追求装配化施工、新风系统、低碳绿色、全龄友好、完整社区建设等等。从1.0到2.0,不仅更加好过渡,也更好落地。比如,新规划的住房项目,规划明确的公共设施与住宅楼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否则就不予验收。


这样,至少能保障新增的项目,都能实现“好房子”的1.0版本。另外,政府主导的保租房、配售房,主要针对年轻人、新市民,这部分人是住房需求的主体,完全可以让这类型住房实现“好房子”的1.0版本。比如,凡是配售房项目,都能实现可支付,申购主体6年收入就能买一套。


再比如,凡是租住保租房的,租金收入比均控制在收入 30%以内。这对于保租房、配售房定价具有很强指导意义,也是指导“好房子”指标落地的可行路径。同时,要实现“好房子”1.0版本,也不容易,需要住房建设各项制度和政策执行到位。总之,软规则比硬技术更重要。


图源网络

作者:李宇嘉

专注楼市政策观察与解读

进群,扫码或添加微信“jinglue999”(勿发广告)

政策咨询,添加微信“maighao

采访需求,添加微信“gzloumak”





特别声明:本文为署名文章,版权归“李宇嘉地产笔记”所有,如转载文章首部需注明“本文作者: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李宇嘉”。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未能核实版权归属的,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李宇嘉地产笔记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TOP50地产公司战略研究中心总经理,《证券时报》《中国房地产》《南方都市报》专栏作者,《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每日经济新闻》《金融时报》特约撰稿人,公众号“李宇嘉地产笔记”创始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