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曾说:“瓷品之画,以绘人物为上,绘兽次之,花卉、山水又次之。”
在18世纪中叶以前,除了专门定制的绘有西式人物纹(如神话、宗教、政治人物等)的少量个性化产品外,在中国外销瓷中以人物纹作为主题纹饰的产品比较少见。此时花卉主题仍占主流,即便有少量的人物纹出现,也主要用于辅助装饰而非主体纹样。
这些少量出现的人物纹主题饰纹,仍延续景德镇产品的绘制风格,主要为批量生产某些特定主题的传统人物纹,如贵妃醉酒图、课子图、仕女婴戏图等。
以贵妃醉酒图加绘定购者纹章图案的汤盘 清乾隆
从留存实物看,此类人物纹产品以大宗贸易的普通外销瓷为主,极少数与个性化纹章图案相结合绘制,带有定购者个人纹章图案的中式主题人物纹产品应当是在广州瓷器店铺售卖的成品基础上另行加绘的。
但从1760年左右开始,人物纹以开窗图案内的主题纹饰形式大量出现。对中国国内市场而言,传统人物纹能直观表达主题思想,传递精神内涵,易于激发国内消费群体的共鸣,但对海外市场受众来说,中国人物主题纹饰更多层面上传递的是异域东方国度的风土人情。在摄影技术尚未出现的年代,绘有中国人物图案的外销瓷无疑成为欧洲人了解中国的直接媒介,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市场需求导向下,专供外销的广彩瓷器逐步形成有别于国内产品的人物纹样的描绘技法和风格,尤其是人物刻画十分细腻,生动而传神,较传统的画法更为写实,同时也着力于呈现室内外生活场景中的诸多细节,成为传播中国风情的绝佳实物。
大体而言,18世纪广彩瓷中的人物纹绘制主要呈现出两种画法和风格,一种是传统的白描填色法,另一种则引入西洋油画技法,后者逐步发展形成广彩瓷器特有的人物绘制方法。广彩中的人物纹多以课子图、家庭宴乐、闲暇娱乐、对弈品茗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多个人物和复杂的室内外场景居多,向西方市场消费群体直观展现了春和景明、富足祥和的东方理想生活景象。毋庸置疑,这种绘有中国家庭生活场景合家欢人物图像的外销瓷,尤其能够满足欧美客户了解东方世界和中国民众风物的好奇心,此类瓷器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很大。
广彩锦地开窗人物图碟 清雍正
从整体风格的发展轨迹上看,早期(18世纪60年代)广彩的人物绘制与景德镇的传统人物风格仍较为接近,多用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外框,之后在框内填彩,用色较为清新淡雅,但画面缺乏明暗对比和立体感,画面内外景观和背景设置相对简单。早期人物形象,尤其是女子形象,仍以梳高髻、外穿蓝色或紫色半臂、内穿胭脂红长衫的形象居多,这也是清代前期广珐琅产品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代表,此后陆续出现以半汉式、半清装搭配的过渡形象,说明广彩的人物绘制在立足景德镇传统人物画法的基础上,逐渐向更为写实的清代时装服饰风格转变。
大概从1775年开始,一种被称作“满大人”式样的广彩人物纹出现,持续至19世纪初仍大量出口欧洲,尤其在荷兰北部地区最为风行。典型的“满大人”纹,通常在各种不同的开窗内绘制清代官员与家眷置身于各类室内或室外的日常生活场景之中。所谓“满大人”是英文 “mandarin”的音译,起源于葡萄牙语中的“mandar”,是“命令”的意思。在清代中西贸易中,常用这一词汇作为中国官员的通称,此类绘有清代官员或官员家眷的广彩瓷,便被称作“满大人”纹瓷器。
广彩锦地开窗人物纹方形茶壶 清乾隆
广彩“满大人”纹的绘制,大量采用西红和干大红等暖色调,配合绿彩、墨彩和褐彩等,色调华丽,有时也与釉下青花的开窗形式相结合。在笔法上则融合借鉴西方绘画技法,明暗对比强烈、人物形象立体丰满,以色块深浅表现衣饰的层次和景物的远近,透视及阴阳向背的表现都更为细致,产生了与景德镇为代表的传统彩绘人物纹截然不同的写实效果。
与此同时,在各种不同形制的开窗之外,常常搭配各类满地、锦地的装饰地纹,如墨彩绘制的八方锦地纹、龟缩纹,以黑彩勾勒干大红填涂加描金绘制的人字锦地纹等,还有一些受德国迈森瓷器影响而出现的金彩洋莲卷草锦地和茄色菱形地纹、各类贴塑花卉地纹等,与构图饱满、场景宏大,且充满生活细节的主题纹饰图案一同,形成繁复华丽的整体效果。
广彩开窗人物纹碗 清乾隆
尤其是以各类锦地开窗绘制“满大人”纹的大潘趣酒碗,绘制风格鲜明、品质颇为精良,作为私人贸易采购的外销瓷种类颇受外商青睐。在1769年4月英国奥斯特莱号商船的货物记录中,便将此类广彩人物纹大碗标注为“马赛克拼花装饰”(mosaic)、人物纹(imaged)碗,所谓“马赛克”指的应是各类精细绘制的锦地纹,这些标注信息直观体现了当时外销人物纹广彩的装饰特点。奥斯特莱号商船关于私人贸易瓷器货物的销售记录颇为翔实,细致罗列的人物纹瓷器商品就有13项,器型涵盖潘趣酒碗、茶具、盥洗器具、各类瓶罐等陈设用品,其中不少还专门标注了“绘工精细”等细致描述。
这一销售记录也从侧面体现了18世纪70年代外商采购广彩瓷器产品的典型特征,此时人物纹广彩产品销量很大。
当时的广州,作为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文化,成为广彩对外贸易的重要集中地。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为广彩瓷器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
广彩瓷器的诞生,不仅是对传统瓷器生产模式的一次革新,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广彩瓷器借鉴吸收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和构图技法,使得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空间感。在色彩运用上,广彩瓷器也大胆尝试将西方绘画中的色彩搭配和明暗对比融入到中国传统瓷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色彩效果。
(本文摘自:邓玉梅《18世纪广彩瓷器常见纹饰赏析》)
《广州博物馆藏广彩瓷器》
作者:广州博物馆
定价:268元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图书简介:本书是广州博物馆对馆藏清代广彩瓷器进行系统整理编写而成的图册,是“广州博物馆丛书•藏品系列”的一种。广彩瓷器作为中国清代外销瓷的重要品类,堪称最能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实物例证。广州博物馆现藏清代广彩瓷器1600余件(套),藏品序列完整、品类丰富、时代风貌鲜明,早期广彩藏品尤丰,可清晰展现广彩创烧历史、工艺发展轨迹和文化价值。本书以图片为主,并附图版说明、相关概述,以及学术文章等,供读者鉴赏参阅。
作者简介:广州博物馆成立于1929年,是华南地区首座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百年时光雕刻的“高级定制”
“冇鸡味”!广东人对鸡的极致追求
《岭南文化辞典》:历史脉络中的岭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