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图收益率/收益的解释说明:
持有收益率(图一)为当前实盘持仓(不含清仓部分)的总收益率(持仓盈亏/持仓总成本),衡量当前持仓整体盈亏水平。
累计收益(图一)为实盘历史总盈亏(含清仓部分),衡量组合实盘成立至今的整体盈亏金额,可与同期同额定投市场指数的累计收益对比。
本策略收益率(图二)为策略的净值收益率,本策略的投入成本是分批定投的,不同时间投入的金额产生投资回报的时长不同,此算法考虑了每一份成本在不同时期产生的收益,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出本策略作为一个组合的业绩能力,该收益率用于衡量主理人的选基能力,可与市场指数直接对比。
三、适当止盈TMT赛道基金
先说一下,为什么减仓,还又发3只买入基金?
调仓,主要是针对老朋友跟投的老基金。新入场的朋友,或没有持仓该基金的朋友,本次是不参与调仓的。所以,主要考虑到我们有新跟投的朋友,同时还发了3只不同风格基金买入。
本周调仓情况:
万家臻选混合A,目前持有收益率12.60%,本周,我们考虑适当止盈部分仓位(数据来源:且慢实盘,2024.12.13)
数据来源:且慢,2024.12.13,以上仅作为持仓分析,不构成单品基金推荐。
调仓理由:
TMT赛道目前运行至风险线附近,参考基金过往定期报告,万家臻选混合A主要持仓均为TMT,所以,本周考虑适当止盈部分仓位。
算法说明:
1、统计指数最新收盘价,过去一段时间的最低价、最高价和最低最高价的均价;
2、定义指数过去一段时间的最低价为机会线,最高价为风险线,二者的均价为分水岭
万家臻选混合A,自2023年6月以来,整体持仓几乎平均70%以上均为TMT赛道。
说明:6大赛道中信一级行业构成如下:
上游资源: 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
基础设施与运营: 电力及共用事业、建筑、交通运输;
中游制造: 钢铁、基础化工、建材、轻工制造、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
下游消费: 汽车、商贸零售、家电、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医药、农林牧渔、食品饮料;
大金融: 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综合金融;
TMT: 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
有朋友可能会说:主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有可能调整持仓。我们看基金2024年6月30报告期中,持仓是TMT为主,可我们如何知道基金目前没有调仓?
首先,我们确实是没有办法精准知道的。
但从2个角度,我们可以推测,或许较大概率基金的持仓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① 基金经理的换手率整体较低。2022年、2023年换手率均130%~140%左右(数据来源:wind,2022.12.31-2023.12.31)。从这个角度来说,基金经理大幅调仓的可能性较低。半年报的持仓可参考性较高。
② 我们实时跟踪基金和TMT赛道的走势。可以发现,二者自2023年6月30之后,以及近3个月,都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说明有较大概率,基金截至目前没有发生大的调仓。
重点强调:本次减仓不代表基金就会下跌,我们调仓后,TMT赛道也有可能突破风险线,继续上行。
周周同行,穿透底层持仓,相较于基准沪深300指数,我们的TMT赛道配置会略微超配一些。
所以,站在组合的角度,我们逢高适当减仓,也是本次调仓的逻辑之一。
不过,从估值角度来看,TMT各行业,现在没有到非常高估的阶段,目前处于相对正常略高区间。所以,我们本次也只是做适当止盈减仓。保持进可攻、退可守的姿态。
未来,市场调整或其他恰当时机,我们可能还会继续买回来。
一些朋友,也会关心,为什么我们会对表现优秀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也减仓或调仓?
在之前的文章,我们也专门说过。
如果我们站到足够长的时间维度,对于优秀的基金,一直买入,是一件逻辑正确的事。
但国内股票市场波动较大,所以,如果不做任何“逆向操作”,中短期的结果是,收益反复“坐过山车”。
为了降低我们收益“坐过山车”的幅度及可能性。
所以,我们会做一些“逆向操作”:市场低估、低位便宜的时候,多买偏股基金,市场高估、高位的时候,考虑适当减仓、或买成债券基金+货币基金。
这也是今年以来,我们非常重视和在不断努力践行的一件事。未来,也会延续。
争取在长期持有优秀基金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低买高卖”,降低我们持仓的成本,平滑组合的波动,努力提升我们的持有体验。
当然,对于表现不及预期的基金(主动管理型基金为主),我们也会考虑及时调整。争取“优胜劣汰”,保持组合的活力。
五、投资必读
周周同行精选业绩优秀的偏股基金,每周定投,逐步将日常闲散资金积累成金额可观的一揽子优质股权资产,追求超越沪深300甚至偏股基金指数的收益。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
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周周同行风险等级为R4,适合C4及以上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投资者参与投资前,应认真阅读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务规则、风险揭示书、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说明书等文件,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选择,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