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储蓄、信用卡、健康——这几年的反思

财富   财经   2024-12-04 10:53   广东  

"且慢同路人专栏:


这是属于每一位且慢同路人自己的专栏,在这里,你可以分享你的投资经验和感受,与其他同路人共同成长。

本期同路人专栏文章来着且慢用户-见路不走,希望TA的分享能为大家带来启发。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好好的梳理过自己的一些观念和投资想法。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刚步入社会那时的想法,原来现在已经发生巨大的转变。

现在给自己做个复盘和总结,五年后再回过头来看,又不知道是何想法和心情。言归正传,主要是围绕自己投资,储蓄,信用卡,健康这四个方面来聊。

一.投资

说到投资,那可以说是“每次上一当,当当不一样”。

从行业指数基金到基金经历管理的主动基金;从固收+到货币基金;从债券基金到宽基指数基金,基本上都投资过。每次都是跟风追进去,然后割肉出来。

话说正常应该都是从低风险的慢慢到高风险,而我不信邪直接就到高风险投资。因为感觉自己年轻,这点风险不算什么,投资不是要趁早么。事实证明现实和理想是真的有差距的,你的账户会告诉自己什么是现实。

虽然这七八年里吃过亏上过当,但也让自己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投资方式。也许账户增长的慢,不过不会因为涨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不会把精力都放在投资上。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要知道投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糟。

二.储蓄

最近在看《一如既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总结90%你对理财所需的认知;在理财方面量入为出,把结余存起来,并保持耐心。”

我对于这句话是很认同的,原因就是自己一直都是在这么践行的——把结余的钱存起来定投指数基金。

到这里很熟悉吧?巴菲特说的:“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竟然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的专业投资者。”

这里要说一个我自己体悟的公式:收入-结余=支出

正常来说都是:收入-支出=结余。但是我们在花销往往会超出预算,那么能结余下来的就少了。如果先把结余存起来,花销就变得可控了。

万丈高楼平地起,那也是一砖一瓦慢慢建好的,储蓄也是一样。老一辈的钱不就是这样长年累月积攒出来的么?

当然不要一次性储蓄的太多,想直接一步储蓄到位,那样会让自己坚持不下去。储蓄的太少又会让储蓄进度变的很慢。这个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这只是我个人的经验总结,适合我自己不一定就适合你们。

有时候慢即是快,财富慢慢增长就是最好的结果。

三.信用卡

最开始我对于信用卡的态度是很不感冒的。因为身边的同事朋友都在用信用卡,基本都是属于透支的状态。每月工资用来还款都不够,还要借钱还。

基于此,我自己是没有用信用卡的。后来我才意识到,信用卡只是理财工具箱中的一种工具,仅此而已。

在我看来信用卡有一个月的还款期限,可以用这一个月的使劲来打个货币基金的利息差(有总比没有强),也是给大家一种思路。还有就是有薅羊毛的各种福利,比如积分兑换日常的生活用品等。

在选卡方面可偏重自己日常花销的地方,有些会有返利,有些是送会员等。像我就是开了一个消费两笔免年费送京东会员的,这种适合经常网购的人。

还有一个方面也是可以江湖救急用。最后是如果有信用卡消费记录,各种贷款都会比较容易批下来,额度也相对较高。

四.健康

人到中年的最真实写照:“保温杯里泡枸杞。”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很多人知道却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嘴上说着明天开始就锻炼,结果是明天接着下一个明天。

巴菲特的收益率那么高,不仅仅是投资做的好,还有他活得久的原因。巴菲他在采访时被问及给年轻人的人生建议之一就是:“投资自己,提升自己。”

我想除了多学习多阅读,那就是身体健康。如果说这些是引用,没有真实性。那么想想自己有没有肩颈疼痛?身边的仅因为这种病痛熬不住去看医生的?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东西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只有当真正自己体会到了才会感同身受。但为什么非要等体会到了才去改变?

其实想健康也很容易:1.多喝水;2.好好休息不熬夜;3.多锻炼。最后亮个图,有图有真相——

现在回想一下,从步入社会到现在,一些不成熟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改变。不做总结都没意识到自己有这么大的变化。

偶尔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从客观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是怎么样做出当时这种决策的,又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改变,这对于自己以后的生活是很有利的。

这次就絮叨到这里吧,这不仅仅是对我自己的一次总结,也是希望可以给到且慢同路人一些思路和启发。

最后借诗一首与诸君共勉: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投稿活动-
欢迎更多且慢同路人向我们投稿,分享你的投资理财经历、思考感悟或读书心得。
如文章入选,我们将奖励作者价值200元左右的自选礼物和且慢杯一份,详细规则和投放方式请点击查看投稿说明

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为且慢用户投稿,所述观点仅为作者个人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或建议。基金及基金组合策略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收益,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不构成对未来业绩的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者应独立思考、独立决策。

且慢陪伴
且慢的投资路上与你相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