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且慢温度计显示,沪深300指数温度为11.44度(2025.1.13),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估区间。本次买入:
本次发车买入40%海富通沪深300指数增强C(沪深300增强)、30%嘉实价值精选(价值)、30%中银主题策略混合C(均衡)。
二、实盘业绩&持仓
对上图收益率/收益的解释说明:
持有收益率(图一)为当前实盘持仓(不含清仓部分)的总收益率(持仓盈亏/持仓总成本),衡量当前持仓整体盈亏水平。
累计收益(图一)为实盘历史总盈亏(含清仓部分),衡量组合实盘成立至今的整体盈亏金额,可与同期同额定投市场指数的累计收益对比。
本策略收益率(图二)为策略的净值收益率,本策略的投入成本是分批定投的,不同时间投入的金额产生投资回报的时长不同,此算法考虑了每一份成本在不同时期产生的收益,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出本策略作为一个组合的业绩能力,该收益率用于衡量主理人的选基能力,可与市场指数直接对比。
三、市场行至分水岭
1、本周发车权益基金
上一周A股市场来调整,最新温度处于相对低估区间。意味着股票资产性价比相对较高。
所以,本周我们的发车,以权益基金为主。
2、市场风格轮换,保持均衡发车
价值、成长风格指数来看,最近1个月,价值风格指数表现更优,而最新一周则是成长更好。
价值风格表现的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防御”偏好更强。而最近一周成长表现略好,也反映了市场可能有资金,同时在布局“高弹性”资产。
市场风格短期切换,保持相对均衡发车。
3、市场行至分水岭
2024年11月初以来,股票市场连续震荡调整。沪深300指数跌-9.97%(数据来源:wind,2024.11.8-2025.1.10)。
最新收盘价来看,运行到了分水岭线附近。
我们知道,2021年至2024年9月之前,市场一直处于下跌状态。
从趋势图中可以看出,沪深300收盘价,基本一直都在分水岭线下方。
直到2024年9月之后,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推出,市场出现了大的“翻转”。
2024年10月,沪深300指数,也是近几年首次突破、站稳了“分水岭”线。
分水岭线从过去的“阻力线”,变成了“支撑线”。
市场普遍觉得这是一次值得重视的变化。
最近一段时间市场震荡运行,再次临近分水岭线附近。
当前,市场或处在变盘边缘,值得关注。
算法说明:
① 统计指数最新收盘价,过去一段时间的最低价、最高价和最低最高价的均价;
② 定义指数过去一段时间的最低价为机会线,最高价为风险线,二者的均价为分水岭
4.跌了多买,涨了少买或卖出部分
影响市场涨跌的因素有千千万个,但最终市场的方向只有3个:向上、横盘、向下。
如果我们的组合整体相对“均衡”,长期来看,组合的净值就会“均值回归”。
所谓的“均值回归”就是:跌的多了会涨,涨的多了会跌。
所以,投资更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这2件:
① 做好均衡配置;
② 跌了多买,涨了少买或卖出部分。
一直以来,周周同行,都秉持了相对均衡的配置风格。
去年以来,我们更是重点增加了在低点多买,高点少买或卖出部分的操作。希望通过适当的“波段操作”来降低我们的持仓成本,“守住”我们的收益,努力提高我们的投资体验和收益。
回看最近2个月的操作。
市场整体运行至11月、12月相对高位时,我们就分别做了3次部分“止盈减仓”的操作。
数据来源:且慢,2025.1.12
一方面,对我们已经获得一定收益的基金,适当止盈减仓。另一方面,也整体相对降低了整个组合的权益仓位。
这样的操作,也能让我们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更“抗跌”。
当然,机会是跌出来的。
一味地防守可能也会错过很多机会。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我们又会开始重新买回或逐渐加仓。争取在相对低位的时候,多积攒筹码。
不过,市场不会一蹴而就。
即使我们买到了相对便宜的筹码,也需要时间的沉淀,最终才能见到收益。就像种一颗大树,时间是它成长的必经之路。
愿我们与时间为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也祝大家的投资,都能越来越好。
五、投资必读
周周同行精选业绩优秀的偏股基金,每周定投,逐步将日常闲散资金积累成金额可观的一揽子优质股权资产,追求超越沪深300甚至偏股基金指数的收益。
风险提示(滑动查看)
基金投顾试点机构不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作保本承诺,投资者参与基金投顾组合策略存在无法获得收益甚至本金亏损的风险。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为其他投资者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产品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周周同行风险等级为R4,适合C4及以上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投资者参与投资前,应认真阅读基金投资顾问服务协议、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业务规则、风险揭示书、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说明书等文件,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顾组合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运作特点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基金投顾组合策略,谨慎作出投资选择,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基金投顾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市场温度计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在使用市场温度计作为参考时,应警惕其可能指示的高估值和市场波动风险,建议结合全面的市场分析和自身的财务状况,审慎评估投资时机与风险,以实现理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