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构建的完整的投资组合会考虑多个因素:如久期、回撤、夏普、杠杆等,且有很多辅助模型如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风险平价等,大家如果想学习这些基础知识,B站上都有免费的视频,好评!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尝试构建一个简单的投资组合呢?可以需考虑2个因素:资金久期、风险控制,如果再加上一个收益,那就成了投资经典理论:不可能三角。资金久期对应流动性,也就是你多久要用这笔钱;风险对应回撤,也就是你最多能承受多少最大回撤;如果你想要流动性如盈米宝(货币),风险如盈米宝,那收益也只能是盈米宝。但凡有一个人跟你说,流动性、风险如货币,但收益年化10%,只能送你俩字:“快跑!”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如果有砸中的也一定不是我~资金久期与风险控制,共同决定了我们的收益预期。
投资前第一步要确认的是,我们这笔钱的资金多久后要用?任何一笔投资,都希望要用的时候尽量是正收益,因此越短的久期,这笔钱的高波动仓位越会被严格限制。 | | 对应且慢策略(统计 2024 年 12 月 17 日数据) |
| | |
| 仓位分布于货币和固收(如债),不考虑高波动资产的配置 | |
| | 我要稳稳的幸福、超级理财加(穿透后约为85%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15%股票权益) |
大家会不会这样的分类觉得很眼熟?没错,这就是且慢的四笔钱中活、稳、长钱的底层逻辑,根据资金久期对资产配置方案做初步的划分。当你的资金大于 3 年才使用时,就需要从控制回撤、波动的角度,来确定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获取长期收益。1)年龄: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风险偏好是逐渐降低的。20 出头年轻人什么都不怕,而且有未来潜在的无限现金流,因此高波仓位占比可以高一些。而 40 岁上有老下有小,身上可能还有房贷,这时候的资产配置肯定不如年轻那么激进,到 60 岁了这笔钱随时可能因为病痛而使用,资产配置肯定是最保守的。2)现金流情况:现金流愈发稳定,风险偏好越高,现金流岌岌可危(失业风险大),考虑到未来生存,风险偏好肯定低,不敢用钱。通胀的环境下,企业与个人都会激进许多,而通缩的环境下,企业、投资者都会趋于保守。3)负债情况:身上的负债越多,且偿还起来本就有压力,这种情况下土豆都不建议大家有余钱的时候投资,而是建议先减轻个人负债。假设又要还房贷,投资还浮亏着,心态很难好,投资操作也容易变形。土豆一直在用一个简单的公式给父母、自己做搭配,大家可以参考:75-自己的年龄=高波动仓位占比百分位
举例🌰:地瓜今年60岁了,则高波动仓位占比是( 75-60)%=15%,低波动仓位=1-15%=85%。低波动仓位主要是固收,地瓜会选择配置纯债策略代替,如债基优等生;高波动仓位主要是权益、大宗商品,考虑到他们之间的相关性,可像简慢策略一样配置“A 股:海外股票=1:1”,地瓜会选择配置纯粹的权益策略代替,如周周同行、全球优选。如果对大宗商品有偏好,也可考虑“A 股:海外股票:黄金=1:1:1”。此事还有一种偷懒的玩法,选穿透后符合这个仓位的策略就行了,比如土豆妈今年 55 岁,适合她的高波动仓位是 20%,低波动仓位 80%,研究了若干策略后,发现她直接全仓配置全球丰收即可。全球丰收策略穿透后持仓情况,来源于且慢,2024 年 12 月 17日因为全球丰收既考虑了低波/高波资产占比,也考虑了全球多元资产合理分散配置,美股、A 股、海外债、国内债、大宗商品等,它在多种资产中搭配出来了一个「追求绝对收益」的策略。第一步:先通过资金久期,与能承受的最大回撤、波动率,来确定各仓位的中枢比例第二步:再根据对当下「市场经济环境」、「汇率」、「利率」、「行业景气度」等的宏微观分析,进行具体配置。且慢的投资研究部门基于此设计出了针对不同风险偏好人群的大类资产配置定制服务,可以扫码了解:
本文的观点仅代表本材料制作之时笔者结合当时的市场行情作出的分析判断,并不代表基金、投顾组合未来的长期实际投资方向,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随着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变化,笔者的观点及投资方向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四笔钱配置方案的思路意在帮您合理分配资金、分散投资风险,但不保证投资收益,按照上述思路提供的得出的整体方案中,单一投顾策略可能超过您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时请您谨慎评估,完成投资者风险测评,清楚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盈米宝、花好月圆、债基优等生风险等级为R1,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为C1及以上的客户跟投;我要稳稳的幸福、超级理财加、全球丰收风险等级为R2,适合风险承受能力为C2及以上的客户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