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同路人专栏:
这是属于每一位且慢同路人自己的专栏,在这里,你可以分享你的投资经验和感受,与其他同路人共同成长。
本期同路人专栏文章来着且慢用户-风轻扬,希望TA的分享能为大家带来启发。
10月底,我在且慢发表的一篇文章里写道:“我知道大跌时按计划低估值买入,却完全不确定行情上涨后该如何正确操作。”
国庆暴涨行情,由于不懂止盈,我坐了过山车。痛定思痛,我认识到,基金投资不光要会投,还要会“收”——懂得止盈,把利润装进自己口袋。因此,学会止盈成为我的当务之急。
网络是个宝藏之地,几乎可以找到任何想学的知识。这段时间,学习了诸如《卖出基金的最佳时机》《卖出基金的正确方法》《基金投资如何止盈》等文章后,结合个人投资及性格特征(做不来复杂策略),我找到以下三种止盈方法,与朋友们分享:
1.以权益市场平均收益率为基准设置止盈目标。
研究表明,2005-2023这19年,A股整体的年化收益率为9.61%(数据来源《中国大类资产投资2023年报》)。四舍五入,姑且取10%吧。
我们就以年均10%收益率为基准,根据持有时间设置基金止盈目标。持有一年,一旦基金收益率达到10%及以上,即可选择卖出;持有两年,20%;持有三年,30%;依次类推。
2.以持有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为基准,设置止盈目标。
先把持有基金的年均收益率算出来,再根据持有时间设置止盈目标。
假设A基金年均收益率为12%,持有一年,一旦该基金收益率达到12%及以上,即可选择卖出;持有两年,24%;持有三年,36%;依次类推。
当前,每只基金的年度收益数据都是公开的,持有者只需提取数据计算该基金年度平均收益率即可。
3.依据指数估值高低设置止盈目标。
一旦基金跟踪的指数估值进入“较为高估”或者“高估”,即可考虑止盈。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平台同一指数的估值往往存在差异。若要参考估值指标进行止盈,最好对比不同平台的估值数据后再做决定。
以上三种止盈方法,能够帮持有者较为直观地判断持有的基金贵不贵、能不能卖,从而做出止盈决定,将投资收益留存,对我这样的初级投资者来说,简单易操作,实用性极强。
三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亦可互为参照,即在参考平均收益的基础上,再结合估值数据决定是否止盈。
基金止盈,没有万全之策。这三种方法,固然有它的妙处,自然也存在弊端。
前两种方法,只能为投资者带来市场平均收益;或者说,按照这两种方法卖出,大概率得不到“超额收益”,很有可能“卖少了”。
参考估值数据卖出,比较适合指数基金持有者;同时需要投资者有极强的耐心持有到基金高估。
获取市场平均收益要求投资者“不贪心”,依据估值卖出要求投资者有耐心。而“不贪心”和“有耐心”,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能完全做到亦绝非易事。
对我而言,破除贪心的法宝就是纪律止盈。市场里的钱永远赚不完,降低获利预期,能将帐面浮盈落袋为安最重要。总是担忧没有卖在最高赚到更多,只会让我们一次次地错失卖出机会。
投资大佬李嘉诚有言:不赚最后一个铜板。E大也说,“我只吃鱼肚,不要鱼头和鱼尾。”强如他们,都想着适可而止;而我们这些小散,又哪里来的自信能将投资利润完全吃尽!
最近,在同路人的文章底部看到有位投资者的留言特别好。他(她)说,“投资理财不求逆天改命,但求细水长流,稳稳的幸福。”克服贪婪,理性投资,及时止盈,获取收益,就是这样一种稳稳的幸福。
▼
欢迎关注、留言、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