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免集团日前公布的2024年中期报告给市场投下了一颗炸弹——公司营收与利润双双大跌: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2.65亿元,同比下降12.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83亿元,同比下降15.07%,远低于市场预期。
作为文旅消费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中免曾在疫情前两年“一路狂奔”,股价一度突破400元/股,被业内称为“免税茅”。尤其在海南 ,中免拥有全球前两大单体免税店——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和cdf三亚国际免税城,一度被誉为“吸金神话”。
如今,中免的股价跌到50多元。海南离岛免税市场的整体低迷,被认为是其财务数据下滑的重要原因。
01
“寒气”蔓延至免税店
“我感觉三亚免税店是不是卖不动了?人好少,不像网上说的排长队。”今年6月前往三亚国际免税城的游客周新表示,“不少店铺都空荡荡,想买的护肤品价格并不便宜,要么没货,要么折扣少,怪不得人少。”
作为国内旅游零售龙头,中免集团业务范围涵盖了免税、有税商品的批发与零售,以及旅游零售综合体的投资开发,旗下有中免海南、中免日上、cdf会员购等热门平台。这家曾经市值达8000亿的巨头,距离巅峰时期的市值已跌去85%。
外界解读认为,作为集团关键收入来源,海南市场的表现直接拖累了中免业绩。
2023年,中免在海南地区实现营业收入396.5亿元,占总营收的58.7%;在2021年,海南地区实现营入471亿元,约占总营收70%——这反映了海南离岛免税业务对于中免整体业绩的巨大贡献。
到了今年,中免在海南的营收主力:三亚市免税店上半年营收近120亿元,同比减少29%。海口海关的数据显示,2024年1-7月,离岛免税累计销售额为201.3亿元,同比下降30.4%。
是不是来海南的游客变少了?倒也不是。
海南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海南省港口和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3568.45万人次,同比增长9.1%。游客的出行需求依然旺盛,但在免税店的消费热情,却显现出疲软的态势。
海豚投研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南离岛人均购物件数为5.3件,远低于2021-2022年的10件以上。海口海关的数据也表明,今年前七个月,免税店人均购物金额下降了26%。
业内人士表示,中免在海南的两大旗舰店目前情况都不乐观:海口国际免税城今年上半年直接亏损4.31亿元,三亚国际免税城利润率下滑超50%,仅为5.3%。
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名片,伴随政策红利一路飞升的中免集团,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
02
垄断红利渐消退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国旅是中免的前身,最初以旅游业务为主,因看中免税业的体量大、毛利高,后来通过一系列资产重组和战略转型,2020年将战略重心全面转移到免税业务上。
不同于其他很多行业,我国的免税业务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想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须经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的审核批准——因此,牌照具有相当的稀缺性。
2020年,海南离岛免税新政落地——离岛旅客每人每年累计免税限额提至10万元,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中免随即凭借这一政策红利,业绩实现一路飘红。
2023年后,随着出境游逐步复苏,国内游客消费的选择增多。在搜狐旅游日前发表的《排海一周年,日本入境游创历史新高》一文中,中国游客再度成为赴日消费的榜首。其中,免税店遍布全城的便利性,叠加汇率优势,成为日本成功争夺消费者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免税牌照政策渐进放宽,持牌企业已由原来的7家陆续扩展到10家。市内免税店规模依然较小,现有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6家市内免税店,依然难以满足市场的旺盛需求。
近日,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随着促消费、扩内需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免税店将迎来扩容机遇,加之没有租金成本的跨境电商平台狂飙突进,中免未来面临的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03
与海南旅游同凉热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免的业绩,与海南旅游业的兴衰波动密切相关。
2024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较出境游未恢复前明显加剧,海南旅游市场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先是海南的传统旺季——冬季旅游市场表现不及哈尔滨等目的地亮眼;二季度以来,酒店餐饮市场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
暑期伊始,在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发表的一则《倡议书》中,提出海南酒店面临“极度内卷、客流下降、普遍亏损的艰难境地”,引发行业巨大讨论。
这则倡议随后以“用字不当、表述不清”为由删除,并重新声明“行业向好”;但此后“三亚民宿崩了”“海南五星酒店价格雪崩”等声音甚嚣尘上,均指向海南旅游业的不景气。
随着东南亚黄金旅游区免签政策的扩大,中国游客的出境游选择更加多元化——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热门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分流了海南的客源。
据日本观光厅数据,今年二季度,中国大陆游客累计在日本消费4420亿日元(约合216亿人民币),占所有赴日外国人游客消费总额的20%,其中不少中国游客消费奢侈品;二季度同期,海南离岛免税零售额同比大跌40%,免税销售件数同比跌幅达41%。
为提升业绩,中免近来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一方面,加大对机场、口岸等海内外渠道的拓展投入力度,弥补过度依赖海南市场带来的损失。上半年,公司境内出入境免税门店收入同比增长超100%,其中北京、上海等机场的免税门店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采取收缩折扣的策略并打击“套代购”行为,保持盈利性的同时,确保公司的经营更加可持续。
与此同时,为应对市场疲软,海南省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消费刺激措施,以期拉动市场需求。
今年5月,《海南省进一步促进文体旅商展联动扩大消费若干措施》发布,其中包括支持离岛免税企业等多项具体举措。8月,海南省继续发放消费券,在8月下旬限量发放2400万元消费券,包括900万元的机票消费券和1500万元的免税消费券,预计该活动将持续到10月。
中免集团股价连跌的背后,是市场环境和消费逻辑的变化。此前有投资者问,如何评价“中免的至暗时刻已过”?中免管理层否认出现过所谓的“至暗时刻”。
业内分析认为,疲软的消费动力,在免税这类典型的可选消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公司自身做得是好是差,大环境的逆风谁都无法躲过。”
编辑| 晓慧、Mulan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文旅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