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盛泽蚕花里首次举办的社区设计活动,本次工作坊以“日常的遗产与空间生产——问题、禀赋、方案”为核心议题,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位青年共创导师与11位学员。自9月7日开营以来,他们携手将全球视野与本土特色融合,从认知到实践,探索为盛泽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与创意的路径。在为期两周的密集学习与创作中,导师们两两搭档,共分三组,各自带领学员,探索不同方向的课题。通过详尽的史料搜集、扎实的实地调研、真诚的居民访谈,各小组不仅整理了蚕花里街区现存的问题,更分析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需求与愿景,进而策划出一系列贴心而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正式评审前一天,导师与学员们齐聚先蚕祠文创馆,细心布置展览空间,将他们的精妙构思凝聚于一方展厅之中。翌日(9月22日),评审团在听取了三组汇报后,评选出了优胜奖与两项并列优秀奖。至此,盛泽蚕花里社区设计节更新工作坊圆满结营。该小组聚焦于小镇水系的历史变迁,通过实地调研与居民访谈,揭示了水与丝绸产业、渡口水运及居民生活的深厚渊源。他们秉持轻量化、功能性、故事性、互动性及可持续性的原则,提出了一套集社区策展、空间针灸、社会共治及商业整合于一体的创新路径,营造具有故事性与互动性的城市景观。该小组把蚕花路景观空间节点改造与艺术展览策划相结合,五个互动性展览以“参与”为核心,旨在重构蚕花里的水记忆与社区文化,让市民在体验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看不见的河”将地面线性铺装的设计与镂空导视牌结合,呈现河流剪影的视觉错位,重现东白漾旧日水景;“共创河流档案”收集并展示了盛泽与水生活相关的老物件,并且结合了水记忆地图故事墙;“观河与水声”融合丝织与铅桶元素,创新模块化街道家具;“流动的水位”运用Touchdesigner技术,将城市故事与观众的身体语言紧密相连;“寻找终慕桥”将缆船石等在地元素与导览牌设计结合,沿用古桥剪影的视觉错位,让古桥在现代空间中重生,意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导师和组员们向居民爷爷奶奶借来旧凳子与水桶,自己动手参与布展与搭建装置模块,通过最直观、最真实的方式展现设计理念,使方案不仅停留在“纸上谈兵”,表现出方案的轻量、亲近与现实性。《米良1971:编织关怀的城市肌理,自上而下的豆腐弄更新实践》此小组运用关怀理论应对变迁中的豆腐弄空间、人群与文化的挑战。他们通过调研、访谈与问题反馈,揭示了基础设施薄弱、公共空间失修、文化认同缺失等问题,并在“场地现状—设计主题—设计策略—达成愿景”的完整设计流程中,提出了基于“临时都市主义”以激活日常遗产的更新方案。从文化角度切入,该小组结合豆腐弄空间特点和文化记忆,打造“墙上博物馆”,通过展示盛泽纺织厂、粮食厂的旧日故事,引导出一条供游人参观的展廊。空间上,利用“花木廊架”——一个集公共活动场所和共治花园于一体的社区会客厅,激活公共活动,增强社区互动。社区入口“杂货铺”运用“临时都市主义”的概念,通过不同人群对空间的不同使用,构成“被”看见的公共生活和属于豆腐弄居民在2020年代的新日常。人群维度上,设计了以“米良1971”为主题的公共设施,运用传统粮仓意象,选用“谷堆”黄色的主视觉效果,激活“盛泽粮仓”的独特IP。小组成员运用调研过程中采集的照片素材,引用与居民沟通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原话,与现场观众一起分辨豆腐弄区域在空间、人群、文化三个维度上的主要特征与存在的问题。该小组将蚕花里街区的日与夜看作是一部记录社区生活的叙事纪录片,而来往的行人则是这部电影的生动角色。他们通过对人群行为模式的提取,明确了不同空间和不同人群及其需求,巧妙地将传统“码子”文化融入导视系统之中,并融合丝绸、小满戏等地方特色元素,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如光影戏台让街区成为了一个充满个性化表达与互动的开放平台。街区视觉导视系统的设计主要分为主入口形象标识、地图导览标识、方向路牌导引与人行导向标识四个维度。主入口形象标识融合丝绸文化和本地历史,营造深刻的视觉记忆;地图导览标识,为平面与立体结合的导览系统,让游客通过触摸和互动加深对街区的认识;方向路牌导引通过指向清晰的路牌,帮助游客轻松导航;人行导向标识将结合地面和墙面的艺术设计,以手写字体和丝绸元素传达历史文化底蕴。小组成员将设计方案中用到的码子元素做成游戏,在展演过程中邀请在场观众互动玩耍,并将小满广场戏台的光线投影装置微缩在展厅的一方中进行呈现。三个小组充分利用时间,高效整合资料,向评委、同学以及本地居民精彩展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不仅彰显了专业的深度,还融入了年轻群体的独特视角。评审团肯定了各小组的创意构思及展现出的全局规划能力,同时鼓励在设计中进一步融入数字化元素,并强化绿色低碳的理念,以确保提出的解决方案能更精准地对应实际问题,实现更为紧密的问题导向与方案实施路径。在结营仪式的最后,《城市中国》特别为6位导师颁发了纪念奖牌。导师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更为蚕花里的更新项目贡献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创意。随后,评审团共同为各组的获奖团队颁发奖牌。此次工作坊不仅展现了青年设计者的才华与创意,更为盛泽的城市更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案。10月,更新工作坊的概念成果将持续在先蚕祠文创馆展出,并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深化、落地,为盛泽带来新空间、新功能和新秩序。
共创导师 | 周详,王婷,石丹,张起,张祎婧,朱恺奕学员 | 畅嘉怡,何佳成,黎芮嘉,刘帅儿,阮曼淇,田韬,谢伊鸣,徐孝逸,徐渊亭,于翔,俞嘉炜创意总监 | 张文轩
总策划 | 崔国 × 城市八部
执行总策划 | 大悦
学术召集人|周详
活动总执行 | 成国强,李若曦
筹备组成员|张洁,汪紫玉,许诺,薛琰文,刘诗怡,汤雨杭,张云婕(《城市中国》第六期观察员)
出品机构 | 江苏盛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城市中国》 苏州小满江南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专业指导 |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风景园林专委会 吴江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共建单位 | 苏州市城市规划协会 江苏省城乡与景观数字技术工程中心 上海华都建筑规划设计(HDD)
合作支持 | 《城市环境设计 UED》 城市设计联盟 UP 城市 《建筑实践》 建筑学园 一筑一事 《Homeland 家园》 Local 本地 More 城读 REAL 更新 上观新闻
特别参与|王秀(复旦大学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专业博士研究生),刘子琛(《城市中国》第七期观察员),魏凡栋(利兹大学可持续城市硕士,《城市中国》研究员)
研究团队 /《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撰文 / 刘诗怡+许诺
摄影 / 黄家骏+郭子恒
新媒体编辑 / 刘诗怡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vip.163.com
微博/ Youtube/ Facebook/ Linkedin /小宇宙 搜索:城市中国 UrbanChina
App:海外版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UrbanChina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