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水域都市主义下的主城复兴

学术   2024-07-08 20:30   中国  


△ 由城市中国策划的展览《望潮:水域都市主义影像展》在昆山城市公园举办,其场地所属公共空间与自然界面的融洽衔接极好地诠释了“水域都市主义”下主城复兴的理念


全球城市化转型浪潮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全球南方仍然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价值依附于“土地经济”,这也是中国城市的基本现状。人们靠交通可达性辨别地段、靠人群聚集性判断热度、靠建设规模性决定质量,城市中的不同土地都因预先设定好的规划而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其背后往往忽略了城市空间本身所具备的精神内涵。随着逆全球化趋势的兴起以及城市开发进度的加快,追求高效率的土地开发模式问题频出,城市发展面临停滞瓶颈和资源限制。由此,城市空间开始寻求转型,由增量扩展向存量提质过渡。主城多年来积攒的历史文化底蕴,逐渐呈现出新城区难以匹敌的价值。“空间经济”成为未来城市转型和价值定义的新逻辑,与传统的“土地经济”互为补充,发掘出更多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独特要素和品质。(延伸阅读:张宇星|空间经济:未来城市区域价值新逻辑


早在千禧年,海外的一些“超大城市”就已经开始出现传统产业主导向新能源驱动的城市转型。英国伦敦于2000年选举成立大伦敦市政府(Great London Authority, GLA),负责整个城市范围的战略规划,推动了空间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美国纽约则以废弃工业铁路改建而成的高线公园为代表,标志城市公共空间复兴运动的崛起。随着这股风潮传入国内,北上广深等相当一部分一线城市也开始结合自身现状进行城市转型。首先是产业的升级迭代,其后就是空间上的巨大转变,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间迸发出大量新的城市概念和专业术语。例如“城市更新”行动优化重塑空间结构,老旧小区、棚户区及城中村的拆迁改造稳步实施,打造“高品质空间”引领高质量发展,“海绵城市” 弹性管理水资源应对雨洪灾害等等层出不穷。广义上来讲,就连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City walk”一词同样也是这些理念的衍生,倘若没有城市空间的转型,我们又何谈在city中松弛惬意的walk呢?


△ 自20世纪晚期大伦敦规划诞生以来,伦敦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城市空间转型和多中心发展战略,重点打造伦敦中央活动区,盘活经济空间增长活力;调整产业区空间布局,激发大伦敦各地区增长潜力。图为Milton Keynes俯瞰。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提高到65.2%,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城镇化率更是达到85%以上。放眼这些大型城市,几乎已经很少能够看到大规模成片区的新建类开发项目,取而代之的则是现有空间的更新完善。诸如百年张园的历史文化街区旧貌重现、杨浦滨江由“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打造等。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从增量时代转入“微增量”或“存量”时代。


然而,由于城市规模、行政级别、发展水平等限制性因素的不同,中国城市的转型时间点也不尽相同。不难理解,沿海地区的一线城市起步较早,二线城市则紧随其后开始发力,并逐步过渡到内陆地区及中小型城镇,昆山、盛泽皆如此。(延伸阅读:崔国 | 演好城市更新背后的角色


《城市中国》昆山新展,试图梳理总结过往的已有经验,探讨昆山以及江南地区同类型城市的空间转型应该走向何方?


△ 上海西岸滨水公共空间各节点经过改造提升后,单日游客量最高可达4万人次,成为了上海必游的滨水目的地,也是市民们最喜爱的城市公共空间。一间疗愈、放松、休憩的城市绿色客厅呈现在人们眼前,一度隔绝和疏离的”人-水关系”变得亲近融合。图为上海西岸滨水公共空间一瞥。



今日之城市空间转型


过去的城市发展模式通常较为宏观和抽象,强调区位优势、空间规模及流量热度,反而对空间内个体的人的活动行为缺乏关注。因此,城市转型首先就要回归到为人服务的空间本身。


关注点,

从新城的增量建设转移到老城的存量更新上;

从硬件的升级换代转移到软件的优化提升上;

从鸟瞰式的外观彰显转移到小而美的内在创新上。


深入到空间内部,我们才知道人们真正关注的是空间使用功能的便捷性及其背后所掩藏的历史底蕴。如果细心观察我们身处的生活环境,不难发现城市空间正在变得愈发精致,人们似乎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善细节,将整个城市当作是一件艺术作品来精心打造。而这种对待城市空间品质要求和态度的转变,正是当前空间转型的特点所在。当然值得警惕的是,精细化的空间建设并不等于过度美化和推倒重来,而是让身处这座城市的居民以及外来的游客,能够充分感受空间环境所带来的诚意。


城市开发建设追求大而空的时代一去不返,而“空间经济”——城市三维空间所包含的独特要素和内容品质,将形成了新的未来城市价值体系。一味的追求“最大”“最高”……并不能打动城市居民,更不能打动外来的投资者,能够满足的只有项目企划者自身的虚荣、野心,乃至那深藏底处的不自信、自卑。上文谈到的“空间经济”,其实就是对空间“内容”的关注,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场地区域、哪怕是细枝末节的设计范围,因为有了互联网的流量加持、有了错峰错时的合理规划、有了共创共享的使用逻辑……同样也能够迸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当一处空间拥有足够丰富的内容,就能形成独一无二的城市场域(Field),像磁场一般吸引活动人群源源不断地进入其中,将各类使用者创造的价值与空间价值融合,从而构建新的城市空间价值链条


△ 深圳金威啤酒厂在改造后成为2022年深港双年展的主展场。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工业设备遗存,啤酒厂跳脱了日常的空间体验,成为整合公共文化生活的城市装置与构建文化生产的舞台。图为改造后的金威啤酒厂鸟瞰。



关注人的生活方式


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指出,都市主义的本质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今天城市空间转型同样强调的是日常的实质性内容。所以,我们将当前深度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活方式提炼为“都市主义”。再过五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也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我们即刻就需要抛弃掉千百年来乡土社会、农耕文化所养成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和生活惯习,去拥抱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和状态。然而,今天的城市空间及其内容显然还不够优质——交通拥挤堵塞、教育医疗资源短缺、养老服务严重匮乏、产业可持续不够稳固,诸如此类现象的存在都在说明同一个问题:中国城市的生活方式尚未达到相对稳定且较为优质的理想状态。在中国城市的粗放扩张阶段,人们关心土地、住房、商业……却无法组织起一场关于“都市主义”的讨论。而到了中国城市化的“下半场”,当“生活方式”重新成为城市语境所探讨的核心,人们追问真正关注“人”的生活方式到底是什么时,主城复兴的价值再次得到审视。


具体到江南,我们将其总结为“水域都市主义”(Water Urbanism),城市与水——海、湖、江、河——之间的亲密性与共生关系,亦成为都市主义中的重要一支


△ 台南河乐广场是由原先的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区域改造而成的一个下沉广场。精心规划的泳池成为四季皆宜的聚会场所,水平面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而上下浮动,为游客提供舒心的空间使用体验,并形成一处独一无二的场域。图为河乐广场活动掠影。


“水域都市主义”最初由学者Kelly Shannon和Bruno De Meulder提出,归属于意义更广泛,由景观切入对区域解读与设计的景观都市主义。如今,城市希望超越其供水系统,在经济、政治、场所营造和形象化的推动下,重塑滨水区以滋养城市未来。因此,“水域都市主义”将水系管理作为城市化转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和驱动力,研究如何解决城市原有水网体系在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其长远的目标,是发展出一套定点策略,在处理具体融合问题的同时,能够在本质上重构我们的生活环境。


苏州昆山,地处江南水乡,河道纵横水网交错,但在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中,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催促着水系结构和形状的改变,水源文化脉络被打破,曾经依靠河流漫延生长的城市空间已无迹可寻。今天,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支持下,妥善处理城市生活和水居传统之间的关系成为新发展方向,是时候找回让水系重回民众视野,渗透进城市肌理的新方法了。本次展览就试图在昆山主城复兴的背景下,探讨滨水空间如何成为城市生活的发生器,回应城市中人们多元的生活方式与诉求。(延伸阅读:水域都市主义的中国传统和空间策略:基于长三角的设计实践



△ 图中地区特定4平方公里范围内,2002年至2015年间发生的变化清楚表明水体角色的改变:从形成村庄的活跃核心骨干,“沦落”为分隔私有封闭场地,被动且难以接近的配角。图为温州一处水域在城市进程中的更迭变化。




水域都市主义下的主城复兴


五月,由《城市中国》策划的展览《望潮:水域都市主义影像展》于昆山推出。策展团队通过研究国内国外前沿城市的转型规划理念,以及昆山主城与副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诠释展览的核心主题——“水域都市主义”。其中,“水”并非只是一种具象的概念,更包含了中国城市空间转型背景下对城市人文属性的重新强调,以及对“公共性”的呼吁。


展览分为研究室和档案馆两大板块,通过一系列全球案例和研究内容,探讨了主城复兴、城市空间结构动力学、公共空间模式、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等诸多关键词


△ 展览题为《望潮:水域都市主义影像展》,试图在主城复兴的背景下探讨城市与水的亲密性与共生关系。图为展览现场。



【研究室】

"研究室"分别从抽象/具象、分析/感知,两组不同维度对人、水、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研究型模型《水+空间2》

创作者周雨桐、张雨缇



△ 研究模型试图探讨水、人、空间三者之间的组合关系,通过人的主观感受与水的功能用途的一一对应,将不同的空间使用模式列举出来。图为《水+空间2》设计平面解析。


在空间的变化之下,我们与水之间的关系究竟有多少种可能?


作品《水+空间2》选择空间关系和主观感受这两大维度,对水、空间、人的关系进行了分类和抽象,从而展示水的多种特性和空间的无数可能。从人与水的心理联系紧密程度上来看,创作者提取了互动程度由浅入深的几种关系:(遥相)呼应,观看,触摸,交互。通过14种空间模型的陈列,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水无常形”,以及滨水空间所能带给人们的丰富的互动、情感体验




△ 图为《水+空间2》模型展示。


影像作品:《水域都市主义》

视频剪辑:辛诚

中国社会正因为磅礴嘈杂的话语形态和实际上较为单一的话语权之间的互相遮蔽,迫切需要将结构化的社会科学智识建立在人文关怀的根基之上。当然这里并不代表某一些城市可以假以人文将规划工作无限强化,用人文关怀作为遮羞布来掩盖对土地公平性的漠视,而助长空间强权和排他性。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从不是非此即彼的。这件作品就通过选取各类不同的影视作品素材进行混剪,从具象、感知的角度对“水域都市主义”概念进行了阐释。今日之城市转型应该以空间作为容器,来反向包含城市居民多样的生活想象和诉求预期,以期最大程度上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而非冷冰冰的建成环境。《水域都市主义》在远景、近景和超近景等不同镜头的切换下,将观众对滨水公共空间的认知带离其物质局限性,而拓展到知觉、情绪、社会关系、文化等细微维度


△ 影像作品《水域都市主义》通过镜头的不断切换呼吁关注城市空间中的人文关怀。


【档案馆】

档案馆部分通过全球城市比较研究的方式,梳理和摘选了一系列优秀案例进行解读和展示,深入探讨了“主城复兴”和“水域都市主义”两大概念在各大城市中的体现,并梳理了展览所在地——昆山的城市发展和空间转型脉络。



身处“存量时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逻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人文关怀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核心地位,而原先以规模效应为主导的“土地财政”发展模式已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城市正从“摊大饼”式的规模扩张迈向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在内涵式发展中,主城多年来所积攒的历史、文化、商业等底蕴,逐渐呈现出新城区难以匹敌的价值。



由此,主城/主城/存量空间——从被忽视、被边缘的价值洼地,变为城市用来吸引人的核心竞争力。城市建设理念也更关注如何在存量更新的背景下,满足更多元、更深层次的个体诉求,关注存量环境、自然、景观、低碳等要素。


△ 室外展区放眼全球范围,梳理并摘选了伦敦CAZ、巴黎左岸更新改造、美国纽约伊斯特河南岸、上海西岸滨水空间、成都猛追湾、重庆山城巷等优秀案例。图为室外展区的部分设计图。


而在昆山,历史悠久的青阳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其主城发展的承接地。在国际设计团队Sasaki的操刀之下,城市的水脉文化被重新唤醒,滨水公共空间将人与水的距离拉进,成为“水域都市主义”理念的最佳注解


△ 室内展区聚焦昆山青阳港的城市历史脉络、空间转型途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突出主城复兴作为核心资产,都市主义呼唤水域回归的展览主题。图为室内展区现场布置。

△ 图为室外展区现场布置。


展览信息

展览策划:张晶轩+崔国

平面设计:林记

内容研究:杨松飞、刘诗怡、原禾菁、代宏扣

展览时间:20240430-0601

展览地点:昆山城市公园food compass

支持机构:世茂


文字 / 汤雨杭+张晶轩

编辑 / 崔国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vip.163.com

微博/ Youtube/ Facebook/ Linkedin /小宇宙 搜索:城市中国 UrbanChina  

App:海外版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UrbanChina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城市中国杂志
《城市中国》杂志官微。《城市中国》创刊于2003年,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一份城市研究型杂志,它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视野,从政策、规划、建筑、经济、人文、社会生态、商业形态等领域的各层面出发,全面剖析当代中国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轨迹与思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