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招募|上海大学路西门户地标创意设计

学术   2024-09-21 20:10   江苏  

上海+大学路=?

掌握故事的不是街道本身,而是人的身体。

大学生来到大学路时,感受到的是这样一个世界:这里充满着人文气息,旧书店、唱片店,还有散布在咖啡馆里学习或讨论的同学;

创业者走进大学路,他们的目光会投向两侧挨挨挤挤的临街和楼上空间,仿佛为积蓄着破土力量的他们提供着足够隐秘而安静的“种子”空间;

游客中流传的大学路却是另一副模样:精致的店铺,可爱的二次元,四季葱郁的香樟,还有坐在街边看街道戏剧的人,即使只为打卡和出片而来,也会觉得这里和梧桐区有些不一样;

而居民诉说的大学路,情绪就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也许是热闹无比的,也许是喧哗嘈杂的,甚或是令人爱恨交织的,无论怎样那又将是一个别样的世界。

大学路属于学生、创业者、游客和居民,但谁也无法拥有她的全部——“只有共同幻想创造了每一个聚落”。此时,大学路是否缺少一个人人都能铭感于心的共识?在未来,当一个陌生人路过这里,他能否记得:

“我们的大学路就是如此。”



大学路为什么值得“被看见”?

大学路是叛逆的、自由的、丰富的,但同时也隐藏着一种法则,掌管着街道的秩序。

18年前,大学路的建设者瑞安集团将大学路定位为“三区融合”、创新创业特色的活力街区,允许商家把桌椅外摆,形成开放空间。但这一设想违反了规定,被定性为“跨门营业”“占道经营”。在政府、街道和企业的几十次协调会议后,外摆才成为现实。

“外摆”也似乎开启了大学路新的时代。18年间,这里的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向上生长的商业、凝聚于此的亚文化群、快速流转着的租客、永远进行时的活动,人们拍照、闲逛、读书、聚会、饮酒、狂欢……当社交媒体或许造成“无社交”状态的今天,大学路仍然保有“面对面”的活力。


简·雅各布斯曾描述一种城市独特的秩序感,就像一场舞蹈,但不是那种标准的舞蹈,而是一种“复杂的芭蕾”——不同风格的演员都在自己的位置和节奏中起舞,但又相互映衬。毫无疑问,大学路的剧目已经上演,也吸引了人们驻足观看。但在“明天会更好”的朴素期待中,大学路还能做些什么?


“西门户”是大学路的未来吗?

当一场设计竞赛聚焦于“西门户”时,绝不代表大学路要从整体割裂成一个个段落。

大学路18年的层层历史,已被千千万的脚步走过,踏成了坚实的土地。更新,是在土地之上,覆上新鲜的植被。这场栽种,就从“西门户”开始。

此时此刻,“西门户”承载着许多想象:它拥有一座可识别的地标物,它营造并象征着大学路这个“地方”,它全时段的承载人们的需求,它成为连接“三区”的大型公共空间……

我们不愿意过多地描述这些想象,从而失去它更多的可能性。但能够确定的是,在这些想象之上,生活在校区、园区和社区的人共同观望着,一种属于大学路的街区精神,或者说是街区智慧,能否在更新和设计中衍生出来,然后指引所有事物找到原本应该存在的场所。

这,就是这场设计竞赛之所以发生的要义。也是为什么这场竞赛开放、不设限的缘由。或者说,一个创造性的街区,其设计竞赛为什么会需要设置边界?否则,还叫什么创意。


我们需要你,
看到大学路的能量,
发现大学路的问题,
期待大学路的未来,
并,写下属于自己的大学路新序章,
只在……西门户,
用……任何你能想到的方式。

开放式创意设计大赛
面向全国设计团队
无参赛资质要求
大学路西门户创意设计大赛
正式启动


01/ 项目背景
Project Background  

创智天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隶属1999年市政府划定的上海市最早的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江湾五角场副中心的核心段。其东侧对接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南北分别靠近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新江湾研发节点等区块,西侧毗邻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2003年,杨浦区政府联合瑞安集团带着园区、校区、社区“三区联动”的理想,开始打造创智天地“知识创新社区”(Knowledge Innovation Community)。经过20年,今天这里已成为上海市最具代表性的“科技+人文”类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园区,集结了10余所知名高校和百余家科研院所智力资源的大学校区和二十几万白领、学生、居民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社区

竞赛场地区位图

大学路是创智天地最热闹的商业街区。对标硅谷的University Avenue,大学路的初衷不是一条娱乐的街道,而是创造一个交流和分享信息与机会的场所,它的副产品才是一个好玩的街道。在下一个20年,大学路希望不仅仅作为上海创新、创意以及创业精神的地标,成为萌生新意念、新机遇、新企业的沃土,也成为动感文化、知识网络、健康生活方式及青春力量的象征。

在大学路的东门户,是以江湾体育场为焦点的社交目的地。新民族主义风格的江湾体育场历史建筑,与玻璃幕墙、体块穿插的创智天地广场现代建筑和而不同地共存,体育场古老的环廊下,街舞、滑板、crossfit等潮流活动引领着年轻人的运动社交,下沉广场优雅的阶梯草坪前,男女老少甚至他们的狗狗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共享夕阳和晚风。

而本次设计大赛聚焦的大学路的西门户,作为创智地区第二个20年的发展战略中,与江湾体育场所代表的大学路“东门户”遥相呼应的大学路人文灵感街区主轴的核心节点,它的未来等待我们一起想象。


左右滑动查看

02/ 竞赛场地信息
与工作内容
Site Information and Design Content 

本次竞赛场地位于大学路与国定路、政民路交界处,紧邻复旦大学北沿,处在园区、校区、社区多元文化交融的题眼位置。如何在此打造具有高度识别性的门户意象,构建知识创新社区精神地标,是本次设计大赛的核心议题。 

竞赛设计范围图

竞赛具体设计范围包括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以下简称创院)及前广场、大学路与政民路交汇三角绿地以及街道空间

创院的空间是大学路西门户宝贵的低成本载体,作为非营利组织,创院希望成为大学路上可灵活使用的“公共会客厅“,尽可能多地开放室内(包括但不限于大堂及内庭院)使其服务于三区人群。2023年,创院的建筑及广场进行了整体改造提升,但建筑主入口界面与广场空间的联系较为生硬,室内外空间流动性不足。

创院前双创广场花坛多植灌木,现存两根白色立柱,作为广场最突出的构筑物却缺乏修饰及与周边建筑要素、环境要素的联系和呼应,广场的整体意象难以产生对室内活动的提示和想象,仅成为穿越性的行人空间。南面三角绿地最长边宽约8米,为道路交叉口的孤立小型绿地,以乔灌木种植为主,存在路口交通混乱、缺乏视觉引导、活动功能受限、商业界面外摆空间局促等潜在问题。

西门户航拍图


设计须回应上述问题,但需注意的是,这并不代表就可以将设计场地作为一块空地进行颠覆性地改造,所有方案都应尊重场地的既存环境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三区”愿景,以轻介入的方式赋活场地。或许这些改变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可以在“三区”之间触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重塑大学路西门户鲜明的空间意向。

03/ “三区”愿景汇聚
Convergence of Visions in the 3-Zones

大赛筹备期间,主办方通过“我们的大学路”愿景问卷征集,真诚地倾听并拥抱在地公众及“三区”人群的想法,汇聚他们对于大学路和“三区联动”的未来期待以及如何改造提升大学路的金点子,以下为343位有效受访者们的愿景汇聚: 

A、关于街道独特空间感知的延续

On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unique spatial perception of the street

大学路空间要素和场景氛围具有高度识别性,已成为人们心中不可或缺的地方特质,例如街道外摆(48.98%)、街道色彩(46.65%)、墙绘涂鸦与公共艺术(44.31%)。东门户江湾体育场与现代建筑辉映的历史感(47.23%),以及西门户复旦校园周边的日常芜杂气息同样备受珍视(42.57%)。


B、关于促进多元活动和事件的发生
On promoting diverse activities and events
在大学路工作、生活、学习的各类人群内部的交流密切,企业员工与周边其他企业或团队有很多交流(63.39%),居民很容易从邻居那获得日常生活支持(60.92%)。但“三区”里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认为自己既与创智地区的企业没有联系(62.37%),也与在地居民没有联系(75.27%)。很多的受访者都希望能增加跳房子等游戏类场地(56.56%)或者开展电影分享等文化活动(60.93%)。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只能僵化地服从于上述需求,也许在这些表象答案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解读的可能,如人们真正渴望在大学路拥有的,是可以“被看见”或者“看见他人”的“公共舞台”。


C、关于调和创新氛围与消费场景的冲突
On reconcil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innovative atmosphere and consumption scene
在大学路,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82.19%的在地白领在工作之余会选择在大学路上休闲、会友,然而消费场景正在影响人们对大学路的印象。59.76%的受访者期待更加稳定而非频繁更换的街道店铺,64.43%认为大学路存在心理上的界墙,其原因主要源于价格因素(70.14%),或风格和氛围因素(25.34%)。人们渴望成本低廉的创业空间或生活空间(55.69%),渴望小舞台(51.02%)、街头演播室(42.27%)等自我表达的空间,以及公共自习室(61.22%)等社会学习、头脑充电的空间。


D、关于大学路的“大学”意涵或内在精神的表达
Expression of the meaning of “university” or the inner spirit of University Avenue
大学路应该具有独特的气质,68.8%的受访者不希望大学路在未来去对标和模仿无论是硅谷、秋叶原还是时代广场的任何地方,而希望它哪里也不用像,做自己就好。大学路地标的形式是什么,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受访者有的期待如禅境花园或冥想空间的静思场地(44.6%), 或是倾向融合技术与艺术的互动景观装置(51.31%),但最重要的是,地标需要凝练创智在地的文化意涵和精神内核。在一些逐字输入的个性化答案中人们呼吁:要“文化回归”、要“自由交流”、要“无限可能的想象力”,而不一定需要“任何具象化的实体”。


04/ 参赛对象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本次竞赛面向全社会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建筑设计、设计创意、环境艺术、视觉艺术等方向的设计公司、职业事务所、设计工作室、个人设计师、学生开放报名。所有参赛对象不设资质要求。

05/ 成果要求

Design Deliverables

1.设计说明
针对方案设计理念及案名的文字说明,简要阐述方案的设计理念、设计策略及创意亮点等问题。
以word格式文本资料形式提交,不超过500字。

2.设计方案
大学路西门户空间及地标创意方案,建议包含且不限于以下的内容:西门户整体空间意象塑造、空间功能使用及常态/临时活动策划、街道与广场空间视觉提升、室内外联系视觉引导、设计策略图解等。
以简案形式提交,项目图纸(如总平面、表现图、分析图等)采用A3图幅,张数在5~10张之间,提交格式为PDF或JPG,精度不低于300dpi。

3.鼓励内容
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若提供请根据作品名称命名)
西门户地标详细设计方案或实体模型

06/ 评审阵容
Jury lineup

为确保竞赛的专业性和在地性,本次竞赛特邀业内资深评审、在地评审与管理机构代表组成评审团。在竞赛组委会的协助下,评审团对参赛方案进行评审。

07/ 赛程安排
Scheduling of the competition

报名征集
报名开启时间2024年9月21日,20:00
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10月15日,20:00
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复制留言板报名链接下载填写报名表,报名信息发送至邮箱kic_westgate@163.com。

*报名阶段建议提交单位或个人简介,自愿提交过往类似公共空间节点项目作品简图;最终报名信息将以邮件形式通知确认,请参赛团队关注并及时查阅;报名成功领取设计基础资料包后即可启动设计。

线上答疑
竞赛工作组将于2024年10月10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办答疑会,欢迎有意向报名的设计团队参与。

成果递交
参赛者根据竞赛征集公告中的成果要求完成方案设计,于2024年11月15日24:00前将电子版成果提交至邮箱kic_westgate@163.com。

方案初审及公示
2024.11.25由专业评审团选出7组选手入围决赛

决赛
2024.11.30决赛入围选手讲演方案并由评审评分,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

08/ 奖项设置
Prize Setting

共评选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优胜奖5名,奖金共7万元。其中第一名方案优先考虑落地。

一等奖:1名-获奖证书+奖杯+奖金4万元人民币
二等奖:1名-获奖证书+奖金2万元人民币
优胜奖:5名-获奖证书+奖金2000元人民币
*以上奖金均为税前金额

09/ 竞赛组织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主办单位
瑞安新天地/创智天地
上海杨浦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

支持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
策划执行
景观触媒实验室Landscape Catalyst Lab
《城市中国》
一筑一事
咨询邮箱
kic_westgate@163.com
00urbanchina@urbanchina.com.cn
联系人
汤小姐 13671803173
刘小姐 15621127267

新媒体编辑 / 刘诗怡+方靖
视觉设计 / 林记工作室

内容合作联络 cgcuiguo@urbanchina.com.cn

其他对文章的意见和建议,或新奇有趣的话题问题,都欢迎您微信留言或邮件联络我们。

email:00urbanchina@vip.163.com

微博/ Youtube/ Facebook/ Linkedin /小宇宙 搜索:城市中国 UrbanChina  

App:海外版App Store搜索 城市中国UrbanChina  

官网:www.urbanchina.com.cn




城市中国杂志
《城市中国》杂志官微。《城市中国》创刊于2003年,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一份城市研究型杂志,它具有鲜明的国际化视野,从政策、规划、建筑、经济、人文、社会生态、商业形态等领域的各层面出发,全面剖析当代中国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轨迹与思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