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选一个好靠山需要精通哪些门道

财富   电视剧   2024-07-26 09:02   湖南  

《二号首长》任意一章节,请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目录索引
《城市客厅》第一部大结局,请点击进入城市客厅大结局补发

有话在说,请在公众号黄晓阳留言,共性话题我将专文探讨。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刘备,而不选择曹操或者孙权?

冒出这个念头后,我觉得,这件事其实很值得探讨。

不太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我,关于这个设问,有一个基本的设想,我想,诸葛亮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大争之世。

历史上有很多大争之世,比如春秋战国,就是大争之世,尤其是战国,争得血雨纷飞,狗奔狼突。秦末汉初,又是一场血雨腥风,西汉末年,也有大争,其激烈程度,不如东汉末。

大争之世,如果不争,恐怕很难生存。

今人熟知的诸葛亮,便是出师表的开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由此认定两点,既然是布衣,自然就是今天所说的草根。不求闻达于诸侯,便是避世,不相争。

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有争之才,却不求闻达,不想争。这事颇有些吊诡。更大的可能,诸葛亮根本没有说真话。如果用一个今天的词形容,他这样说,其实是很作的,实际是在装A。

其一,诸葛亮不是草根,所谓布衣,是彻头彻尾的胡扯。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注《三国志》,对这段文字有一段注引:《献帝春秋》曰: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刘表上诸葛玄为豫章太守,治南昌。汉朝闻周术死,遣朱皓代玄。皓从扬州刺史刘繇求兵击玄,玄退屯西城,皓入南昌。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送首诣繇。此书所云,与本传不同。

历史真实何等模样,我们今天已经难以窥貌。但至少有几点可以确定。

其一,诸葛亮不是布衣出身。即便未入仕前,因为没有官职而自称布衣,似也不当。

其二,这段故事,其实就是一个寻靠山故事。

对于孩子而言,父亲是自己最大的靠山。可惜的是父亲死得早,诸葛亮当时才八岁。

于是,诸葛亮自然而然有了另一个靠山,即叔父诸葛玄。

可生逢乱世,穷人的命不值钱,富人贵人也一样。诸葛玄的豫章太守位子凳子似乎还没有坐热,朝廷任命朱皓为太守。诸葛玄被杀了,于是,诸葛亮和弟弟逃到了荆州,投靠了第三个靠山刘表。

后来,诸葛亮的很多故事,都围绕荆州展开,比如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想夺回荆州结果死在白帝城。这些应该都是诸葛亮策略,可见荆州在诸葛亮心中,是非常重的。

如果不以人为靠山,而以地为靠山,在诸葛亮看来,恐怕荆州是一个重要靠山。事实上,刘备借得荆州后,便以此为靠山,玩出了一个三分天下的大局面。

诸葛亮为什么不助刘表,也不助孙权,只助刘备?这之中,恐怕有很多故事。

刘表虽是诸葛亮的新靠山,但显然,刘表看不上诸葛亮,诸葛亮恐怕也看不上刘表。故此,诸葛亮跑到了南阳,结庐而居。

《出师表》中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引得后世襄阳、南阳两地争得头破血流,都说是诸葛亮结庐之地。

历史事实,诸葛亮恐怕不是在南阳躬耕。更大的可能,他的父亲、叔父以及他诸葛家世代为官,家世显赫,财资巨累,他拿钱在南阳买了一大块地,这块地,最大可能,就是隆中。

诸葛亮所谓的躬耕,也就是看着下人躬耕,指挥下人躬耕。而他在研究社会大势,暗中寻找新靠山。

也就是这个时候,有了刘备三顾茅庐。

为什么是刘备三顾茅庐而不是别人?这里恐怕有一个匹配度问题。

刘表的权势太大,能力和为人嘛,从后来的一些事判断,似乎也只不过如此。而诸葛亮只是一个毛头小子,在刘表看来,只会夸夸其谈,志大才疏,没什么真本事。

就算诸葛亮有真本事,和刘表之间的距离太远,还是长辈,难得有机会亲近,更不可能推心置腹,恐怕很难令诸葛亮拜服。

刘备当时在北方被曹操所败,拖着败兵跑来投靠刘表。

就像当初诸葛亮投靠刘表一样,刘表显然不会看中这样的人。成王败寇,失败之人,说自己如何如何牛叉,自然是吹大牛。

所以说,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和刘表不匹配,但他们彼此匹配。诸葛亮攀上刘备,是找到了新的靠山,虽然这座山看上去有些低,毕竟比自己站在平地强。刘备攀上诸葛亮,恐怕未必是想得一旷世之才,更多是得到一个证明,证明自己礼贤下士,具有识人之明,其实是得了一个活广告。

从这个角度看三顾茅庐,是不是有了另一种意义?

世人认定诸葛亮高风亮节,三顾茅庐是其表征之一。

问题在于,一个基本的逻辑是,你对某人三顾茅庐,他便会随你出山?那好,你可以试试任正非,或者试试王健林,别说三顾茅庐,就是三十顾三百顾,他会随你出山?别说随你出山,你三百次三千次去向任正非马云等求职,人家都不一定正眼看你。

说到底,顾者和受顾者,都要有所凭。

对于刘备而言,天下人才何其多,为什么独独是诸葛亮?同样,对于诸葛亮而言,天下靠山何其多,为什么独独是刘备?

如果此事算是一次求职经历的话,我不相信诸葛亮若去向曹操或者孙权求职,而对方拒之门外。曹操手下,曾经人才云集,众星拱月。至于孙权,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当了东吴的大将,领豫章太守。诸葛亮如果和哥哥一样选孙权为靠山,自然比在南阳好。

有人或许会说,诸葛亮之所以结庐于隆中,是因为他不求闻达于诸侯,根本不想出来给别人打工,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

看上去,这是一个不错的理由。

隆中这地方,在襄阳城外,我去过几次,如果步行的话,我想,两三个小时,应该可以到达襄阳城,若是骑马或者驾车,时间会短得多。诸葛亮若真想避世,为什么不选择更加偏僻之所?

三国时期,偌大个中国,只有一两千万人口,荒无人烟的地方多的是,想选择不求闻达之所,太容易了。诸葛亮为什么选择隆中?千万别跟我说,他选择这个地方,首要的考虑因素是避世而不是出世。

襄阳可是军事重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社会地位,恐怕不在荆州之下。如果说,诸葛亮选择这样一个地方没有出世之筹算,我不相信。

也可能有人会说,古人的想法,毕竟和今人不同。时隔一两千年,思维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必然不能以今人的思维去评价古人。汉末乱世,有避世思想的人很多,比如后来的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真是想避世吗?皇帝一召唤,他们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就狂奔而出山林了吧?

同处乱世的还有孔子。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思想?才不是,是在求仕。

汉末因为举贤制,士人的仕途之门,被世族所把持,草根入仕的唯一路径,不是什么月旦评,而是引起高层的关注。

当年没有微信,没有公众号,甚至没有报纸电视,若要引起别人的关注,只有两种途径,一是自己拿着诗文,进京求名人推荐。一是拿着诗文去参加当地的诗会之类的聚会,一鸣惊人。

求名人推荐,是一条快捷之路,而先在当地圈子里出名,然后其名享誉全国,需要好几年时间,速度实在太慢了。乱世之中,京城都一变再变,第一条路非常凶险。

也就是说,在当地出名,是最佳选择。

诸葛亮如果走的不是这条路,真的只想避世,别人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何来刘备三顾茅庐?既然诸葛亮曾经求名于世,又说他只想避世,这岂不矛盾?

那么,只剩下一条逻辑,诸葛亮结庐而居,并非避世,而是为了增加题材,也就是以别出心裁的宣传手段,引起伯乐的关注。这自然就是在求出世了。

诸葛亮之凭,已经达到了刘备必须三顾的程度,他若想去向曹操或者孙权求职,或者向当时其他地位尊崇者求职,会被拒之门外吗?

我想,应该不会。

所以,他之所以选择刘备而不是另外两位,一定有他必然的考虑。

就逻辑而言,孙权出身于世家,家世显赫,或许不会将诸葛亮这种布衣放在眼里。诸葛亮若想在孙权的阵营中成为权重人物,道路不是一般的艰难。这恐怕是诸葛亮不选择孙权的关键。

那么,他可以选择曹操嘛。毕竟,曹操虽然不是草根出身,却也低微,相对而言,貌似比孙权更重视人才,或者说更不拘一格用人才,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曹操?

曹操自己虽然并非出身于世家,可他似乎更善于团结世家,后汉的豪族世家们,更多被曹操所笼络。这一点,恰恰说明了曹操用人的标准。诸葛亮若去投奔曹操,肯定为曹操所用,但不一定为曹操所重。

这就是根本所在。

与这两人相比,刘备就不一样。

刘备虽然以刘家后人自居,但其实这个所谓的刘家后人,后得实在有点远。若这样的自居也堪称帝裔的话,今天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帝裔。

也就是说,刘备实际和诸葛亮一样,就算有显赫家世,那也是落草了,成草根了。

我们看历史,刘备貌似很有其先祖刘邦之遗传,不爱读书,只喜欢吹牛玩乐。

这恐怕不完全是事实。刘备必有其过人之处,否则,就算他一百次顾茅庐,诸葛亮也不会跟他出山。在那样一个乱世,跟着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起兵,岂不是找死?就算诸葛亮自信有经天纬地之才,恐怕也不会相信刘备是一个可托付的主子吧。

这才是知己知彼。

诸葛亮之所以认同刘备,必定认同他的才能,这是前提。

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刘备,毕竟经历在此,受视域影响极大,格局相对不足,也就是形而下思维极为发达,而形而上思维比较弱,这是他们的致命伤。

正所为惺惺相惜,两个差不多的人,才会相互认同。形而下思维差距大的人,相互认同更容易,而形而上思维差距太多的人,几乎难以相互认同。

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必定因为诸葛亮的经历、身份等而不重视他,更会因为他的形而上思维不足而轻视他。相反,在刘备身边,诸葛亮的两大弱势,根本不足以为弱势。

这恐怕就是诸葛亮选择刘备的根本原因。


二号首长目录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一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二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三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四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二号首长第五部第一章

点击进入刘茗钰城市客厅第001章

点击进入:大亨出世第001章

特别提醒:每日看完更新后点一下文末右下角的“在看”,可以及时收到最新章节推送的信息

读二号首长一至九部以及我的更多创作,敬请关注公众号唐小舟全集



黄晓阳
地球就是一大村,世界只有两个人。想做就做,不然就老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