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个关注吧了解更多抗癌信息
2025年的集采药物名单已经出来了,4月即将执行。集采让药价便宜,供货充足,本身是利民好事,但今年的集采价格令不少患者表示:
咱们乳腺癌集采相关药物主要有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哌柏西利胶囊、氟尿嘧啶注射液,详情点击《2025年乳腺癌集采药物》。
觅友们看完内容后,评论区主要有两类声音:
终于等到了
2025年北京、上海两会期间
上海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委员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直言某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但医生在临床使用中没有选择权,呼吁给原研药留出通道。
民建中央委员、北京市委常委,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卢长林专家亦在提案中表示,集采药品存在疗效欠佳、不良反应较大等问题,使得患者和医生不信任集采药。
据悉,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听取专家意见
并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
图源:摄图网
01
京沪医生提案
集采背景下要让患者用到疗效好的药物
1月15日,东方网报道,今年的上海两会上,郑民华等20位上海市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
上海市政协常委、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郑民华等政协委员建议对进口或者国产给予不同医保报销比例。
价格低对患者不是更好吗?
一味追求低价并不是真正的利民措施。价格可以低,但低到吓人就不好说了,比如个别药物都低于成本价了(集采后一片只要 3 分钱,阿司匹林药效到底行不行引发热议)。
有专家表示,我国药企在做好一流的仿制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目前的制度是唯低价,这一导向要求所有企业往合格线上去追求最低成本,而任何更高的追求都可能会导致招采失败,研发打水漂。
我们拿降压药举例:
提案专家卢长林以降压药氨氯地平为例介绍:进口(7片)每盒21.61元;集采(28片)每盒1.53元。进口药单片价格3.09元;集采药单片价格0.05元。
卢长林专家说了一句大实话:“集采药多为国产仿制,无研发成本,但其他成本仍然存在。不管是原研药还是集采药,都有其合理成本,如果集采价格低于成本,则药物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我们现在有些舆论一边倒,其实并不公正。实际上,进口药和国产药,原研药和仿制药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其实部分国产药企也有自己的“委屈”:
看到网上好多人对国产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质量提出质疑,作为一线研发人员,我心里真的挺不是滋味的。这么多年,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就为了让企业拿到一致性评价的补充批件,实实在在做到和原研药品质一样。其实,真正负责的企业,在控制成本时,绝不会首先考虑降低产品质量,那简直就是自毁前程。他们更多是在人员收入福利、提升工作环境的软硬件上动脑筋。
最近这段时间的热议,作为患者我想说,集采本身真的是个非常好的利民措施,但是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有“用药自主权”,不希望被一刀切。
郑民华在提案中给出了三方面建议:
■在医生的评估下,如果认为原研药对患者的治疗是必要的,医生可以在处方中注明需要使用原研药。
■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特殊病种,如果患者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并且愿意自费购买原研药,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从医院药房或者正规的零售药店获取原研药,医保部门可根据原研还是仿制,进口或者国产给予不同的报销比例。
■“放开原研药与非原研药比例,把选择权交给医生,对于疗效好的原研药物,医保要纳入目录,以保证质量与价格。”提案写道。
注:北京已经有相关措施出台,北京市医保局发布了第一批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名单,详情点击《奥拉帕利》。
他们的提案,乳腺癌患者也将受益
4、有关部门在集采过程中,应首先保障集采药品的质量,具体可从明确标准、严格程序、强化监管、合理授权四方面进行。
以强化监管为例,卢长林建议对药品进行上市后监控;药监等部门应对集采药品的质量进行监控;如监控药品有效成分含量、浓度,不同批次产品的一致性等;并进行与进口药或原研药头对头的临床研究,以评估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5、要加强GMP生产动态核查,加重处罚力度,让企业不敢生产劣质产品。
“在药品审批环节要提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的标准;在药品集采时,要制定一个仿制药的最低保护价,以防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生产出劣质产品;同时可参照集采品种价格制定该药物的医保日均报销价上限、超出部分让患者自行负担,从而把选择权交给患者。”
02
国家医保局表示
欢迎广大医务人员当好药品价格和质量问题的吹哨人
图源:摄图网
这篇文章觅健互助君想要为乳腺癌患者的常用药依西美坦再留一个通道。希望也有乳腺癌相关医务人员也为此发声!希望有更多姐妹转发,在评论区友好评论!
2月专家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