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爱聊吃的
顶着中午接近40度的高温,打到了车。一上车,司机知道我的目的地是东美的曾氏番仔楼,就好奇我为什么要去这个地方。“没有什好看的,上次我也载人去,看不到半个小时就出来了。”
司机曾经在汕头生活过,对美食似乎更加感兴趣。
“潮州和闽南吃的都差不多,但是你们潮州没有锅边糊、生烫吧。”“漳州把锅边糊叫做“鼎边趖”吧?潮州确实没有。”我对食物的名字比食物本身感兴趣,毕竟我热衷研究语言。“沙茶面也没有,对潮州人来说太辣了。”我还没来得及说这句话,司机就拐进了东美村,指着一路上墙上整整齐齐开洞的房子说:
“那些房子都是种蘑菇的,东美村以家家户户都种蘑菇。”
由于台湾商人的投资,蘑菇种植成为当地最大的产业。
蘑菇房(图/无畏)
快到番仔楼,司机大哥又介绍了这里的特产:东美糕。
果然,一下车,就看见指示牌告诉游客们,番仔楼里在卖东美糕。曾氏的番仔楼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只是一幢楼,而是一个楼群的聚落。正中间是曾氏祖厅,民国时期还取了个现代的名字,叫“礼堂”。祖庭中间拜祭列祖列宗,装点宗祠的木雕饱经沧桑,保存至今。
祖厅(图/无畏)
列祖列宗神位(图/无畏)
木雕(图/无畏)
旁边的洋房(图/无畏)紧挨着祖厅还有左右各一间单层的洋房,配上红瓦的屋顶。在两端还各有一间拱门立柱的独栋房子,好像大宅子的两个护卫。背后则是两层高的大型排屋,屋外围绕着方形廊柱,柱子之间又有一个半圆的拱门,组成拱门回廊,看起来接连不断。在两端,还有两个小尖塔做装饰。
小尖塔(图/无畏)
古厝和排屋之间的空间形成一块空地,或者可以说是一个小广场,这看起来像极欧洲的某个广场建筑。
刚好我的波兰学生的头像在是在克拉科夫的中央集市广场照的,她身后的拱门环绕的纺织会馆(Sukiennice)看起来与番仔楼有几分相似。我把番仔楼的照片发给她,告诉她:“看,中国也有欧洲一样的广场。”
拱门回廊建筑(图/无畏)
二楼(图/无畏)
拱门回廊(图/无畏)
排屋后一排是红砖骑楼,二楼通过天桥前后相连。一栋栋数、一间间计,这番仔楼总共有13栋建筑和99间房。
拱门(图/无畏)
桥(图/无畏)
圆拱(图/无畏)
他先在当时还是荷属东印度的印尼打工,后来又到了英国的海峡殖民地新加坡,与亲戚一起经营航运,进军最为重要的海上运输业,最终成为巨富。曾振源事业有成之后,自然想着回家盖房,而且一定是能彰显自己家族品味和身份的大宅子。毕竟,家在东美村,不在南洋。可惜,曾振源没有得到洋楼的落成,就驾鹤西去了。
曾振源的儿子继续洋楼的建造。直到1911年,这座规模宏大的洋楼才建设完毕。儿子终于了却父亲的心愿。第二年,清王朝灭亡了,进入了民国时代。改朝换代对洋楼丝毫没有影响。不过,曾氏的后人在这栋洋楼只住了40年。到了50年代,这座私人的大宅就被征用,成为“人民的公有财产”了。由于楼结实耐用,还被做过校舍和粮库,一直没有损毁。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才将这座豪宅归还给曾振源的后人。现在,这里还住着曾氏的族人,有人还在里面卖起了东美糕。
洋楼里的居民(图/无畏)
2019年,这栋宅子也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这不仅仅是因为建筑的精美,更是因为这里记载了闽南人出海拼搏的历史。
中国的近代史,不只是一部天朝上国被列强欺负、割地赔款的屈辱史,还是一部底层人民的拼搏史,一部连通世界的开放史。
正因为如此,我对这座老房子的兴趣,远大于美食。只是要跟司机解释清楚,也太复杂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无畏)参考资料:
蔡明辉. 曾氏番仔楼“中西合璧”的极致. 福建日报, 2021年6月15日.
添加无畏个人微信
探讨语言、历史与旅行
签证攻略 | 浪漫土耳其 | 游牧中亚
游走东南亚 | 中东行迹 |寻路南亚
语言学习| 美洲放浪 |俄罗斯与高加索
全世界看日本 | 大韩民国 | 中国小众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