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国建了珠江边上最壮观的建筑,如今却像鬼屋
文摘
旅游
2024-10-31 20:00
广东
粤海关(图/无畏)
在沙面旁边有一座粤海关博物馆,自从前些年开始对外开放后,也成为一个著名的打卡点。晚上我路过粤海关,总能看见许多打扮妖娆的美女和粤海关的高耸的大钟楼合照。在珠江南岸,虽然和沙面仅仅一桥之隔,但游人却很少走到这里。在清末,这里由于毗邻租界,也是相当国际化的地方。到如今还留下许多百余年历史的西方建筑,只不过被高楼大厦遮蔽住了。
波楼入口(图/无畏)
从滨江西路往里拐,就能绕进一个大院子,院门上写着“波楼”两个字。旁边的大楼是典型的典型的西式建筑,多立克、爱奥尼、塔司干等各种经典柱式接连出现在我眼前。柱头(图/无畏)
转角柱(图/无畏)
柱子上的纹样(图/无畏)
这个波楼有三层高,门外看到的只是侧面。走进一看,才看到波楼相当长,一字排开,向内延伸。大楼一层外面围上了蓝色的铁皮棚。通过铁皮棚上的告示牌,我知道如今波楼是广州是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进行抢险加固工程。开工日期是2023年12月25日圣诞节那一天,竣工日期是2024年3月31日。现在已经是10月了,按理说早已竣工,为何铁皮棚还没有拆去?
工程告示(图/无畏)
由于一楼围着铁皮棚,我只好想尽办法,透过缝隙看能发现什么。终于,在楼的后面,我蹲下身子瞥见波楼的奠基石。这块奠基石最上方写着“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既“帝国海关”。原来建设波楼的,也是当时控制北岸那座粤海关大楼的大英帝国。奠基石(图/无畏)
虽然铭文是英文的,但出现了中西两种纪年方式。上面一行小字写了“November 28th 1908”,即1908年11月28日;下面则写着“Kwang Hsu 34th Year, 11th Moon, 5th Day”,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初五,用的是中国的农历。右下方留下了两位建筑师的名字Purnell和Paget,他们是澳大利亚建筑师亚瑟·帕内(Arthur Purnell)和美国建筑师查尔斯·伯捷(Charles Paget)。在广州,还留存着不少这二位设计的建筑。
奠基石(图/无畏)波楼建成的时候珠江还没有填江,波楼就矗立在珠江边,是珠江南岸最壮观的建筑。这栋建筑给外国官员作宿舍,也有许多娱乐设施,所有也是一个俱乐部。从历史照片上看,波楼旁海停留着许多船只。想必当年这些外国官员一出门就上船,直接到北岸的沙面上班去了。
波楼的旧照片
1949年之后,和粤海关大楼一样,波楼从英国人的手中交给了“人民”的政府。波楼逐渐从从一个俱乐部,变成一个大杂院。波楼被切割成一间间住房,早已没有半点俱乐部气息。如今还有一些住户,外面挂满了晾晒的衣服和被子。在波楼前面,又加建了两组楼梯,方便居民上下楼。楼梯(图/无畏)
住户(图/无畏)
晒被子(图/无畏)不过,只有外面的部分房间还有人居住。走入楼内,又是另一个世界。里面昏暗无光,无人居住。走道旁的一排是一间间废弃的厨房和洗手间。在集体主义时期,这栋波楼被改造成了筒子楼,人们使用公用厨房和洗手间。如今,已经没人愿意住这样的楼房了。波楼,看起来更像是一间鬼楼。直到现在,中国还喜欢把外国人叫做“鬼”。这样一想,即便把1949年之前的波楼称为“鬼楼”也不过分。楼内住户(图/无畏)
荒废的内部(图/无畏)
废弃的灶台(图/无畏)
公用厕所(图/无畏)
那”波楼”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在大楼的西西南郊,本来还有一座木结构的气象信号台,被广州人叫做“波台”。正因如此,旁边的这栋大楼才被广州当地人称为”波楼”。这也是广州最早的气象信号台,和越秀山的水塔一样,都是现代化的象征(参见:广州公园隐藏打卡点,百年前留下的巨型圆球)。原本的信号塔没能和水塔一样留到今天。现在这座信号台是重建的,围在一个小院子里。在塔附近,还有一棵高耸的樟树。郁郁葱葱的樟树已经有130多岁了,比波楼的年龄还大。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波楼已没有昨日辉煌。只有这棵樟树在不断茁壮成长,看尽一个多世纪的人间沧桑。信号台与樟树(图/无畏)
杂乱的电线(图/无畏)
孤独的小猫(图/无畏)
添加无畏个人微信
探讨语言、历史与旅行
签证攻略 | 浪漫土耳其 | 游牧中亚
游走东南亚 | 中东行迹 |寻路南亚
语言学习| 美洲放浪 |俄罗斯与高加索
全世界看日本 | 大韩民国 | 中国小众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