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撃上方“工聯議員”關注哦
書面
質詢
倡增加西醫門診資助計劃名額更好發揮分流和便民作用
立法議員李靜儀|2024.8.15
為更好促進居民健康,衛生局早前公佈《健康澳門藍圖》,提出未來“關口前移”、“資源下沉”的政策,計劃強化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完善社區醫療衛生工作;而“實施資源下沉,從醫院到社區的資源轉移”更是《藍圖》的重要政策方向。
事實上,衛生局通過購買服務或資助等方式,與社區的醫療機構合作多年,包括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例如西醫門診等,既為公立醫院候診發揮分流作用,減輕公立醫護人員壓力,也可便利居民就診,成效顯著。
目前,居民對於醫療服務的需求日益加劇,按統計局資料顯示,2023年醫院門診求診人次按年增加1.3% 至195萬;初級衛生護理場所的求診人次按年增加20.9%至378萬人次,私營診所(291萬人次)及政府醫療機構(87萬人次)亦分別增加22.9%及14.6%;因此加強公私營合作非常重要。
本人連續兩年收到居民反映,居民對於政府資助社區醫療機構的西醫門診的服務需求殷切,但資助計劃的名額緊張,為免太早用完,一些社區醫療機構需要按衛生局指示作有限度的服務分配,實際上令每日的免費西醫門診服務名額減少,影響部分居民使用服務;更擔心緊接的第四季有可能再進入流感高峰期時,名額會更為不足。
故此,當局應持續檢視和評估受資助醫療服務例如西醫門診計劃的名額,居民的求診情況和人口老齡化的醫療需求等,優化醫療資源配置,相應增加社區受資助門診配額,從而令到澳門社區醫療更有條件與公營機構分工合力,真正達致完善社區醫療,預防優先等目標。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連續兩年有居民反映,由於西醫門診資助計劃的年度名額有限,為免提早用完,有參與計劃的社區醫療機構需要按當局要求作有限度名額分配,影響部分求診者獲得相應服務。去年施政辯論上,當局在回應議員時曾表示,受限於資助章程等規範所限,年初制訂好的資助計劃無法改變,要在制訂明年度新計劃時處理。且曾指出會檢視各項資助和購買服務的使用情況。當局在去年收到社會反映名額緊張後,作了哪些檢討和調整?當局如何評估今年的使用情況?
二、有關西醫門診資助計劃本意是分流公立醫療的壓力,便利居民就近求診,以及加強社區預防的效用等。步入秋冬季後流感高峰可能再現,居民求診情況預計增加,當局會否適時加大名額滿足居民的需求?若否,會否導致例如長者等部分屬受資助範圍的居民,需要返回衛生中心等公立醫療機構求診而影響分流效果?
三、《健康澳門藍圖》目標包括將干預的關口前移至疾病的病因預防,加強社區私人醫療機構的參與度,當局有何具體計劃達致目標?在開展社區慢性病管理計劃方面,如何推動私營醫療機構的參與,提升預防保健和慢性病防治服務覆蓋面?
延伸閱讀
請
關
注
關注
工聯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