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名为“矢量提升(Vectorial-Lift, V-lift)”技术,这是一种使用羟基磷灰石钙(Calcium Hydroxyapatite, CaHA)进行非手术面部年轻化的创新方法。该技术通过针对面部不同解剖层次的注射,实现面部结构的整体重新定位,改善面部松弛和轮廓,并刺激胶原蛋白新生。
01
随着年龄增长,面部皮肤的体积、形状和质地会发生变化,导致面部衰老。面部保留韧带是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和覆盖的真皮层与深层筋膜和骨膜之间的关键锚定点。在面部粘附区域和保留韧带周围注射胶原蛋白生物刺激剂可以促进收缩,通过作为锚点发挥作用,产生悬吊效应,从而提升组织并改善提升效果。
羟基磷灰石钙(CaHA)是一种安全的皮肤填充剂,能够通过刺激胶原蛋白新生来改善皮肤状况。但目前缺乏针对胶原蛋白生物刺激剂非手术重新定位面部保留韧带的生理学和力学研究。在本研究中,学者旨在介绍一种基于韧带周围subMAS层致密化和面部矢量化的CaHA基皮肤填充剂技术。该技术旨在实现提升效果并恢复面部轮廓。
02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包含36名参与者的临床试验,选择35岁及以上(37岁-68岁)、有中面部松弛的患者,所有参与者接受了一次“矢量提升(Vectorial-Lift, V-lift)”技术治疗。
注射设计
参与者接受了临床评估,包括皮肤松弛、皮下脂肪下垂以及与韧带下垂相关的阴影线。根据面部重建的需求,注射了不同配方的CaHA(Radiesse Lidocaine™和Radiesse Duo™):Radiesse Lidocaine™用于subSMAS层,Radiesse Duo™用于浅表区域,而Radiesse Lidocaine™和Radiesse Duo™的组合用于面部韧带的重建(见图1)。所有参与者均接受了总共2支Radiesse Lidocaine™和2支Radiesse Duo™的注射,并使用0.5mL的2%利多卡因进行稀释。
(图1)在皮下平面和骨膜上平面的注射区域:1,在皮下平面的Radiesse Duo注射区域旨在创建一个用于提升面部的矢量;2,在骨膜上平面的Radiesse Lidocaine注射区域;3,在皮下平面的Radiesse Lidocaine注射区域。
六步注射技术
1
标记和划分治疗区域
中上面部注射区域:颞部区域(从颞线到颧弓上缘)、颧部区域(颧弓)、咬肌腮腺区域(从颧弓下缘到咬肌腮腺区域的一个2–3cm的矩形区域)以及韧带过渡区域(眶下部和颧骨/颊部区域)。
下面部注射区域:下颌角区域、颌前区域以及注射平面(见图2)。
(图2)面部注射区域的划分:上行,治疗区域的标记和划分;下行,注射顺序,包括Radiesse Duo(第一支注射)、Radiesse Lidocaine(第二支注射)、Radiesse Duo(第三支注射)和Radiesse Lidocaine(第四支注射)。
2
溶液准备
将1支Radiesse Duo™注射填充物(1.5mL)与0.5mL的2%利多卡因混合,最终每支针剂的总体积为2mL。
3
第一支Radiesse Duo™的注射技术(2mL)
第一个进针点位于颧部区域,紧邻固定面部与活动面部的过渡区域,用于治疗颞部区域,并在眶下区域进行精细化处理。
为了治疗颞部区域,我们使用23G钝针每侧注射0.8mL的溶液,覆盖整个区域。在皮下浅层采用逆行线性注射或逆行扇形注射技术,从后边界到眼眶边缘进行注射,目标是颞部粘连韧带和颧弓上缘。
对于韧带粘连区域(颞部韧带粘连区域以及从外侧眼眶粘连到外侧眼眶增厚区域)以及眶下区域(眼轮匝肌保留韧带)的治疗和增强,治疗使用了相同的进针点。使用23G钝针每侧注射0.2mL的溶液,采用多个逆行微点注射(见图1)。建议在注射后立即轻柔按摩治疗区域,以确保CaHA分布均匀。
4
第一支Radiesse Lidocaine™的注射技术(1.5mL)
用于治疗颧部区域的进针点与上述相同。使用23G钝针每侧注射0.45mL的Radiesse Lidocaine™,沿着紧贴骨膜平面(subSMAS)进行注射,覆盖整个颧部区域。此外,在颧骨皮肤韧带周围(采用紧贴骨膜平面)的颊部区域注射0.3mL,采用深部逆行线性注射技术(见图1)。建议在注射后立即轻柔按摩治疗区域,以确保CaHA分布均匀。
5
第二支Radiesse Duo™的注射技术(2mL)
第二个进针点位于颧弓下缘下方约3cm处,紧邻固定面部与活动面部的过渡区域,用于治疗咬肌腮腺区域以及韧带过渡区域(眶下部和颧骨/颊部区域)。
使用第二个进针点治疗咬肌腮腺区域,涉及使用23G钝针每侧注射0.6mL的溶液,采用逆行线性注射或逆行扇形注射技术。注射后立即轻柔按摩治疗区域,以确保CaHA分布均匀。
对于韧带过渡区域(眶下部和颧骨/颊部区域)的精细化处理,使用上述相同的进针点,使用23G钝针头每侧注射0.1mL的溶液,采用多个逆行微点注射。同样,注射后立即轻柔按摩治疗区域,有助于CaHA的均匀分布。
第三个进针点位于下颌皮肤韧带的外侧,用于治疗颌前区域和下颌角区域。在颏沟内的颌前区域进行治疗时,使用第三个进针点。这涉及使用23G钝针每侧注射0.3mL的溶液,采用前向和/或逆行线性注射,或前向和/或逆行扇形注射技术,注射在皮下层。注射后立即轻柔按摩治疗区域,以确保CaHA分布均匀。
6
第二支Radiesse Lidocaine™的注射技术(1.5mL)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可以通过在颌前区域和下颌外侧区域进行干预,重新定位下颌韧带,从而改善下颌区域的效果。
使用上述相同的进针点进行下颌治疗。在下颌外侧区域每侧注射0.45mL的溶液,在颌前区域每侧注射0.3mL,使用23G钝针。注射采用前向和/或逆行线性注射,或前向和/或逆行扇形注射技术。注射后轻柔按摩治疗区域,以确保CaHA分布均匀。
03
主观改善
36名患者在治疗后90天报告皮肤质量和中面部位置有主观改善。
不良反应
28名患者在治疗后48小时内出现肿胀,通过面部按摩缓解;4名患者在48小时后出现肿胀,使用泼尼松后症状缓解;3名患者在颧骨区域出现持续20天的疼痛,通过镇痛药缓解;2名患者出现小结节,通过生理盐水注射和按摩后消失。未观察到感染或血管不良反应。
案例展示
通过案例展示,治疗后90天,患者的面部轮廓得到改善,眉毛位置提升,颧骨区域丰满,鼻唇沟、口角纹等皱纹减轻,唇角提升。
(图3)治疗随访,一位接受V-lift技术的患者治疗包括当天(第0天/D0)和治疗后90天(第90天/D90)的展示,可以观察到面部阴影的整体改善、颧弓和颧骨区域的恢复、鼻唇沟的减轻以及口角的提升。
(图4)治疗随访,一位接受V-lift技术的患者治疗包括当天(第0天/D0)和治疗后90天(第90天/D90)的展示,可以观察到面部阴影的整体改善、颧弓的恢复、颧骨区域的丰满度减轻以及颧骨区域的恢复、鼻唇沟的减轻以及预颊区的提升。
(图5)治疗随访,一位接受V-lift技术的患者治疗包括当天(第0天/D0)和治疗后90天(第90天/D90)的展示,注意面部组织的整体重新定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更柔和的面部表情。
04
面部软组织各层的解剖结构耗竭是面部衰老过程的结果(见图6),除了骨骼变化外。面部保留韧带在面部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尚未明确。一些作者认为,保留韧带的松弛导致了它们通常支持的软组织的下垂。其他研究团队则推测,韧带保持相对强度,而周围的组织失去了支持,并在这些位置相对稳定的韧带上滑落,导致沟槽的形成。
无论哪种情况,面部骨骼和皮肤的年龄相关变化已被广泛认可。骨骼框架的持续和终生重塑,加上皮肤的松弛,导致韧带附着点及其与皮肤的粘连发生扭曲。反过来,这也影响了这些韧带支持的邻近结构,因为韧带位置和轨迹的改变会产生连锁反应。
(图6)年轻面孔与衰老面孔的对比图,展示了三维衰老过程:左侧,显示年轻女性面部解剖层次良好定位的示意图;右侧,显示因衰老导致解剖结构受重力作用而使韧带位置发生变化衰老面孔的示意图。
由于以上原因,仅专注于面部容积恢复的方法通常会产生美學上令人不满意的结果。本文的技术基于这样的概念:在面部粘附区域和保留韧带周围注射CaHA可以触发皮肤韧带的重新定位,从而产生悬吊效应。这些韧带有效地为SMAS和真皮层提供了锚定点,覆盖在深层筋膜和骨膜之上(见图8)。此外,CaHA可以刺激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的生成、血管生成以及真皮细胞的增殖,其在改善皮肤机械特性方面的作用已被广泛报道,这为本技术提供了优势,它可以提供层次致密化。
(图7)皮肤韧带重新定位导致悬吊效应的示意图。
(图8)生物力学的subMAS层致密化机制以及面部韧带的矢量化,通过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和浅表颞筋膜相互连接的滑轮机制,实现了面部的整体重新定位。
面部保留韧带是起源于骨膜或深层面部筋膜的坚固、深部和纤维性连接。这些韧带垂直穿过面部层次,锚定在真皮中。所有层次的保留韧带减弱会降低层次固定的稳定性。因此,三维面部重新定位干预措施包括这些韧带的垂直调整。这种方法直接对抗衰老过程对面部产生的负重力向量的不利影响。这一概念可以通过“火炬理论”来阐明,CaHA胶原蛋白生物刺激剂的强度使面部结构得以提升(见图9)。
运动/力矩/扭矩是一个数学变量,根据力的平衡来衡量运动的方向。受压或提升面部的向量影响,韧带必须被视为具有固定起点(骨骼)和活动插入点(皮肤)的杠杆臂。以颧弓作为骨骼支撑点,有必要将韧带视为杠杆臂,其位置直接受到深层重新定位(subMAS层致密化--不扩大/膨胀脂肪室)和表层重新定位(通过SMAS表层悬吊力实现的矢量化,提升皮肤质量)的影响。因此,扭矩的正(逆时针)方向直接受到向量力和与起点或旋转轴点相关的角度的影响(见图9)。
(图9)根据研究目标和面部平面的定义,不同类型CaHA注射的注射平面、矢量和注射方向的示意图。
该技术的目标是通过在紧贴骨膜平面(subSMAS)注射羟基磷灰石钙(CaHA)来致密化底层组织,从而解决韧带起源问题。在皮下平面,目标是通过新胶原蛋白生成实现的矢量化来拉伸表层韧带纤维。因此,关注点不是作为特定目标的韧带本身,而是其区域。虽然本研究并未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但对一名因其他原因接受CT扫描的患者进行注射平面评估(见图10)。该患者在中面部和双侧颞部注射CaHA后21天接受了检查,可见由于CaHA具有放射不透明性,可以根据描述的技术可视化产品的注射平面。
(图10)面部CT扫描显示在颧弓的subSMAS平面(紧贴骨膜)和颞部区域的皮下平面进行的CaHA注射。
在上面部,注射部位1位于颞部韧带粘连区域,用于提升外眼角;注射部位2位于外侧眼眶增厚区域,用于减轻外眦下垂。在这两个部位的注射对面部周围区域有提升效果,因为眉毛和外眦的早期下垂可以通过微妙的方式部分逆转,恢复年轻外观。
对于中面部,注射部位3和部位4分别针对颧骨保留韧带和颧骨皮肤韧带,以增强中面部软组织。在这两个部位的CaHA注射还会影响中面部前内侧的软组织,使鼻唇沟同时减轻。
在下面部,鼻唇沟和颌前沟也通过位于部位5和部位6的注射减轻,分别对应于上颌韧带和下颌韧带区域。因此,在实际韧带区域进行注射可以有效增强subSMAS层的致密化效果,同时减轻面部沟槽,缓解衰老迹象。
完成治疗后,上面部、中面部、眶下凹陷和整体面部体积的重新定位都有显著改善。此外,治疗还有可以恢复口角区、木偶纹区域和颌前沟的体积、组织弹性和整体和谐。
作者认为Radiesse系列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工具,因其吸水性比透明质酸HA更小,适用于希望实现三维面部重新定位且无后续体积增加的求美者,实现稳定的美学改善。这种韧带注射技术只需要少量体积,并且选择23G钝针可以进入所需的层次(骨膜上和皮下)。该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使用较少的体积和实现面部手术后的自然效果,这在增强患者满意度和提升自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05
V-lift技术是一种三维全面部治疗技术,通过韧带支持和面部矢量化实现提升效果和面部轮廓恢复。该技术通过在面部韧带周围注射CaHA,刺激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新生,改善皮肤的机械特性。该技术的优势在于使用较少的填充体积即可实现自然的面部提升效果,且效果持久,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全文参考文献:
Virginia Marcia Amaral et al. An Innovative Treatment Using Calcium Hydroxyapatite for Non-Surgical Facial Rejuvenation: The Vectorial-Lift Technique. Aesthetic Plast Surg. 2024 Sep;48(17):3206-3215. doi: 10.1007/s00266-024-04071-5. Epub 2024 May 7.
声明:本文仅作为学术分享,诊疗请以正规医疗机构的专业医务人员意见为准。
联系邮箱-yuzhouhenda2023@163.com
联系微信-leonleiji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