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
基本概念
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级矛盾和斗争的产生、发展及其消亡的理论。
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生产有了一定发展又生产不足这样的历史阶段存在的现象。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必然存在着斗争。早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资产阶级思想家就看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对各个阶级做过经济上的分析,并注意到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例如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梯也尔、基佐、米涅等发现并提出了阶级斗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叙述了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和根源,但囿于资产阶级的立场,对阶级和阶级斗争概念的阐述和理解混乱不清。科学的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创立的。1852年3月5日马克思在给约·魏德迈的信中指出:“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如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个新贡献是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精髓。其后,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阶级斗争理论。1903年在《给农村贫民》中,列宁指出:“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就是广大无权者、被压迫者和劳动者反对特权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或资产阶级的斗争。” 1919年,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给阶级下了一个明确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后的产物,是基本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必然表现,是解决阶级矛盾的基本手段。阶级斗争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关于阶级斗争的产生。一切统治阶级总是凭借占有生产资料及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剥削和掠夺,同时,为了维护这种统治而实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被统治阶级为了维持生存,摆脱被剥削、被压迫地位,不得不进行反抗和斗争。第二,阶级斗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三个阶级社会中,奴隶社会表现为奴隶阶级反对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封建社会表现为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在阶级社会的交替过程中,由于新的剥削阶级和旧剥削阶级之间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的对立,也必然发生阶级斗争。第三,阶级斗争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或理论斗争)。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核心,并需要经济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密切配合。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就是夺取或者维护国家政权,以维护本阶级的利益。第四,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由于阶级是具有经济基础的社会集团,因而具有更强大的力量直接影响社会发展进程。在社会相对稳定时期,被统治阶级的不断反抗和斗争,迫使统治阶级做出某些调整,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变革时期,代表新生产力要求的阶级通过革命推翻旧政权,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得到解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一部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第五,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无产阶级要消灭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斗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深刻的阶级斗争,与以往阶级斗争不同的是,它是人类阶级斗争历史上的“最后的斗争”。无产阶级通过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通过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而奋斗。随着阶级的最后消灭,阶级斗争就不存在了。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它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科学论述了阶级斗争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我们认识社会的阶级关系和处理社会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崇文书局微信公众号矩阵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