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
基本概念
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革命类型之一,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联合普通大众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替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民主革命。它以反对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为主要内容,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它是人类社会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必然的历史现象。
资产阶级革命通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具备的条件下发生的。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封建的自然经济、封建专制与割据、封建特权与等级、封建制度与宗教神学等等,都成为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障碍,都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另一方面,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要求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从事商品生产,要求用资本主义所有制代替封建所有制,要求自由贸易,要求扩大国内外市场,要求自由竞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政治秩序,这些又必然同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尖锐矛盾。资产阶级推动的生产力的发展,同封建社会制度的行会特权以及许多其他的个人特权和地方特权(这些特权对于非特权阶级来说都是桎梏)不相容了,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以及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同时,资产阶级能够团结并领导人民群众,利用他们的革命要求和革命力量,通过革命斗争,在世界范围内推翻封建统治,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革命在当时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夺取封建政权,使其适合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一般以夺取政权为主要形式。列宁指出,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阻碍。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完成了它所应该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革命的结果是以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代替封建主义的剥削制度,其最终结果是缔造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国家。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思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消灭了剥削和压迫,而是改变了剥削和压迫的形式。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同的特点。16世纪初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和农民战争、16世纪下半叶的尼德兰革命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640—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近代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更为彻底和深刻,在整个欧洲国家引起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在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下,到19世纪中叶,欧美各主要国家基本上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包括1775年美国的独立战争、1848年德意志统一运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等。在中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属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中国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缺乏彻底的推翻封建制度的勇气,使革命遭到失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自从蒸汽机和新的工具把旧的工场手工业变成大工业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生产力,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了。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民族主义对地方主义的胜利,资产阶级法权对中世纪特权的胜利。人类社会历史从此进入到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但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只是一个剥削阶级推翻另一个剥削阶级的革命,而不是消灭剥削阶级,解放被剥削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资产阶级的存在离不开与它相对立的、为它生产剩余价值的阶级,因此,资产阶级革命同时也为取代自己的新的社会革命和新的社会制度准备了条件。
崇文书局微信公众号矩阵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