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革命

学术   2024-08-07 17:02   湖北  


文 |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

基本概念


暴力革命


政治革命的基本形式,指利用暴力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的政治变革。通常多用以指先进阶级摧毁过时的社会关系体系,实现国家政权更替的政治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是被压迫阶级反抗统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列宁指出,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毛泽东说,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暴力革命的条件是具备革命形势和发生社会危机,用武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实现政权转移。不具备革命形势、没有群众基础的少数人的恐怖行为,不是革命。国家就其本质来讲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的有组织的暴力机关。一切反动的统治阶级凭借手中的国家政权来维护他们的剥削制度和对人民的统治。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官僚军事机器,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直接奴役、压迫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暴力机关。在阶级社会里,被压迫阶级和统治阶级矛盾的激化必然发展成为外部对抗,发展成为武装冲突。统治阶级不会自动交出政权,退出历史舞台,总是要利用掌握在他们手里的国家机器,镇压被压迫阶级的反抗;革命的被压迫阶级只有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推翻反动统治,才能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最终获得解放。“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暴力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当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时,就要求通过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以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趋势和集中表现,通常要使用暴力。当然暴力革命并非实现政治革命的唯一方式,当革命力量占优势的情况下,或革命形势发展到统治阶级已经不足以与革命力量相对抗并表示愿意让出政权的时候,政治革命就可以从暴力形式过渡到非暴力形式。


暴力革命因各国具体条件不同,有不同的形式和各自的具体道路,具体形式包括起义、暴动、战争等。在人类历史上,有奴隶反对奴隶主压迫的暴力斗争,农民反对封建贵族压迫的暴力斗争,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主义的暴力斗争,被压迫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压迫的暴力斗争,以及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暴力斗争等。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首先在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然后向农村“凯歌行进”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解放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在进行暴力革命时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专政对阶级敌人实行必要的暴力,并以革命的暴力防止和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或颠覆活动。


暴力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1852年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认为,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不应当简单地把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从资产阶级手里转到无产阶级手里,必须用革命暴力消灭和“摧毁”资产阶级的反动军队、警察和官僚机构,这是“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决条件”。恩格斯说:“无产阶级不通过暴力革命就不可能夺取自己的政治统治,即通往新社会的唯一大门。”共产主义者的任务“除了进行暴力的民主的革命以外,不承认有实现这些目的(消灭私有制)的其他手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不用暴力破坏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并用新的国家机器代替它,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胜利的。俄国二月革命以后,列宁强调要组织和武装群众,做好暴力革命的准备,并通过暴力革命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也是强调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暴力革命才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不排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和平方式取得政权的可能性。但强调无产阶级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这种可能性;另一方面必须随时准备迎击反革命武装的袭击。


世界历史证明,阶级社会的变革,一般都是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政权而实现的。无产阶级运用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小程序已上线

新用户立享7天免费体验

点击下方,查阅更多辞条



崇文书局微信公众号矩阵

点击关注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
走进思想深处,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