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成||“中原四庄”之沙坝塘村

文化   2024-10-13 07:02   青海  
【循化青年文学】
【作者:黄军成】

“中原四庄”之沙坝塘村


沙坝塘村概况

沙坝塘村是一个地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以西,距镇政府 1.5 公里的回族村庄,与托坝、瓦匠庄、线尕拉组成“中原四庄”。全村现辖4个队,共257户1645人。“沙坝塘”村名始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成书的《循化志》,该书第三卷中多次提到“沙坡塘”,这是迄今为止关于沙坝塘村的最早文字记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沙坝塘村从一个主要靠农牧业、兼营多种营生的贫穷落后村,发展成为以资金互助协会为抓手,牛羊育肥、拉面经济为两翼的小康村落。这不仅与其地理位置、长期生产、生活积累的经验有关,更是在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努力奋斗的结果。
沙坝塘村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4.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7',北纬35°51',平均海拔1950米,东与线尕拉村相邻,西与石头坡村接壤,北与托坝村比邻,南与西沟平庄村相邻,南面有加玛山(因其雅丹地貌形似烟筒中缕缕轻飘的烟雾,也叫烟筒山)、南山等高山环绕,西南、正西和东南有大坡沟、加玛沟、西沟等丘陵和高台平地,东、西、北三面地势相对较低,中间和东南面较高,东南拱北平是村庄最高处,地理形状表现为一个很大的丘陵坡。村西南第一台地上的加玛山墓地,面积200米×200米,文化堆积灰土层厚1米,用黄土覆盖,显露有墓葬人骨骨架、木棺、兽骨、陶片,是一处青铜器时代卡约文化类型墓地。1986年5月27日,被列为青海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国家富民政策的大力帮助下,沙坝塘村现建有100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1座 280平方米的综合活动中心楼,内设农家书屋、农民工作服务站、党员活动室、村卫生室等。全村医保参合率为100%,农村养老保险参合率达100%。“宝锡光明幼儿园”是东西部协作“梁溪—循化”对口支援项目,使太湖之滨的无锡市梁溪区与黄河之畔的沙坝塘村有了零距离对接的机会。通往每家每户的小路完成了道路硬化,水电户户通,同时实现了电信、移动、联通三大通信公司信息网络全覆盖,使知识传播、电商发展、教育培训、村务管理变得便捷。历史上兵卒迁徙、钱粮运转、商贾贸易及物资交流往来的古道临平公路、循同公路穿村而过;村南有青海省“三纵、四横、十连线”中的第三横——甘肃临夏至青海共和(S22)的循隆高速及沙坝塘服务区及即将竣工的循化环城南线,村西北有黄河十里景观带大道,便利的交通成为沙坝塘村与循化县城、西宁、兰州等外部地区的重要连接线。

沙坝塘村的由来

据老人们讲,沙坝塘形成村庄的历史有300年左右。先是从南京逃难辗转至陕西省,再到甘肃临夏,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到循化,组成以回族为主、汉族、撒拉族等民族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的多民族村落。对此,《循化县志》也有清楚的记载:循化回族于明、清以来大都从毗邻的甘肃临夏迁来,来源主要有逃荒、经商、实边、避难等。据《循化志》记载,清雍正八年(1730),设立循化营,分东、南、西等路进行管理,“沙坡塘”成为西路管理的组成部分。乾隆四年(1739),循化营在沙坡塘营造房3间[(清)龚景瀚主编:《循化志》卷三,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说明当时的沙坝塘主要是进行边疆开发管理的地方,驻有一官五士兵。清初,清政府推行奖励垦荒政策,据《清顺治朝实录》载 :“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六年之后,有司官亲察成熟田数,抚按勘实,奏请幸旨,方议征收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不许分毫敛派差徭。”凡垦荒者,垦田归己所有,六年之内不征赋差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垦荒地成为当时一些逃荒者生存的主要渠道。
现年90岁的黄么尼老人对沙坝塘建村的历史时间、开垦荒地等历史有着比较清晰的记忆,老人讲的300年的建村历史与《循化志》记载的从营建营房算起,时间基本吻合,也就是说沙坝塘作为一个村落,形成的时间在清乾隆四年(1739),距今至少282年。在老人们的记忆里,塘上黄进德家的大榆树、清真寺前的黄家埋扎里的几棵大榆树,是沙坝塘村中最高龄的树,有250多年的历史,后来毁于 1958年“大炼钢铁”砍树烧窑。
最早到沙坝塘开垦荒地落脚的共有6户人家,他们是黄氏弟兄3家、马氏2 家、靠氏1家。
这是最早到沙坝塘的三大姓氏,也是现在的大姓;其他姓氏主要来自甘肃省的周姓、循化县城的王姓、临夏大河家和瓦匠庄的高姓、线尕拉的杨姓、甘肃省的丁姓、循化清水乡的韩姓、河南省的孙姓、青海民和的陈姓等。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操着不同方言的民族,为了幸福生活的共同心愿,代代在此开垦荒地,共同组成今天的沙坝塘村。
据黄么尼老人讲,先辈们来到循化后,先后在草滩坝、瓦匠庄、托坝等地寻求赖以生存的土地,由于黄河边土地肥沃,水利灌溉便利,可开垦的土地已被早先到来的开垦者耕种,只有高高山梁上的沙坝塘依旧是砂砾荒滩,地上长满了一簇簇黄刺,还没有人开荒种地。面对人烟稀少、干旱、盐碱、风大沙飞的蛮荒之地,前辈们选择留下来,以“蚂蚁啃骨头”的坚毅,凭自己的双手白手起家,靠刨镢一点一点地挖,用铁锹铲,用背篼背,硬是用原始办法艰难地移走一块块大石头,用血和泪开垦扩大着一寸又一寸耕地,并在沙坡上兴修水渠,改良土壤,治理盐碱……通过一代又一代先辈们的艰苦奋斗,现保留下来的450亩土地都是肥沃的水浇良田。五
对于村名“沙坝塘”的由来及代表的含义,主要歧义在“坝”和“坡”上。“塘”是古代的邮驿制度单位,古代为了传递信息,一般都会在一定距离设置一个邮驿站,提供车马和食宿。一“塘”就是十里,这一点和老人说的“十里一塘”是相同的。据老人们讲,塘为官府的地方,为接待用,古时没有通信工具,主要靠点燃烽火台上的烟火来传达信息,传达的主要是军事信息。当时,沙坝塘有一个大墩(烽火墩,又称烽火台、墩堠或狼烟台,是古代军事上用于通信和报警的建筑,多建在山顶、平地制高点、交通要道口或关隘口之上),五个小墩,有一塘三屋一官五士兵八匹马,驻地在今天塘上四队黄胡才老家位置,马金沙、马热木赞、马尕五九、杨长毛等是沙坝塘村最早开设车马店的人,其位置在临平公路靠近1、2队,车马店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社会发展,汽车客货运输、手扶拖拉机等现代机械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木轮大车,车马店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至于为什么叫“沙坝塘”,沙坝塘这个村名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老人们并不太清楚。笔者从与循化有关的书籍中寻求答案,查阅《循化志》,书中清楚地以“沙坡塘”这个地名来叙事;《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在主要地名一节中写道 :“沙坝塘,汉语,清时营汛下属的关卡,派兵丁把守。应名沙坡塘。”(《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2页)毫无疑问这些著作中认可的名称是“沙坡塘”,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约定俗成地称为“沙坝塘村”。官方书写用语和民间称呼是否是同一个名称的不同称谓,或是理解方面的差异,造成同一个地方有两个不同叙事。为了搞清楚哪一个村名是准确的、两个名称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笔者多次进行考证、咨询。在查阅1977年循化县进行地名调查的资料时,发现一份循化县地名调查表上有一个确切的汉语名称“沙坝塘”,在意义一栏中的解释是“原来的烽火台”,这与调研中老人们讲的烽火墩是一致的。
汉语词典中“坝”字的意思是拦截水的建筑物,或者河工险要处巩固堤防的建筑物,这一点似乎与地势高且沙子满坡的沙坝塘没有关系。对此,循化县图书馆退休干部黄德胜认为,对“坝”字理解应该从“干循化”的历史入手。长期以来循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干旱、洪涝、泥石流等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沙坝塘地势高,如果从县城往沙坝塘看,或者从托坝等地势较低的地方往上看,沙坝塘像一个大坝拦截了从西沟汹涌而下的洪水,因此沙坝塘的称谓是正确的。随后在循化县政协韩大全主席的引荐下,笔者先后多次采访草滩坝村韩海珉先生。韩海珉先生认为“坝”和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到了冰雹、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夏天,西沟、南山里的洪水奔流而下,当时没有水泥、钢筋等产品,更多的是就地取材,沙坝塘用石头、沙子修建了一道又一道拦截坝口,对防汛抗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基本的堤坝可以应对一般的洪水,可是遇上特大洪水,用沙子建成的堤坝就顾此失彼。笔者儿时的记忆中,沙坝塘到处是深沟大坎,在遇到洪涝灾害的年景里,洪水从大沟、三大湾等冲向托坝,形成大小不一的洪水冲击土堆。对此,青海民族大学文学院马伟教授从语言学角度进行考证,认为一般不会出现用动词做地名的情况,突厥语系中中亚很多国家有“托坝”一词,表达的含义是土堆,认为“托坝”就是土堆的意思。藏族学者侃本认为,在藏语中“托坝”是指“县城上面的地方”,至于准确的解释期待后来者进一步挖掘。至此,关于沙坝塘名称的来源和代表的含义已基本清楚。实际上,沙坝塘、托坝等名称的由来和先辈们顺应自然、艰苦奋斗的智慧有直接关系,是先辈们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

村落环境

沙坝塘所在的积石镇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短促,干旱、风沙大;夏无酷暑,时有暴雨、冰雹、洪水、泥石流发生;秋季最短,天空晴朗,寒暖适中,瓜果飘香;冬季较长,少严寒,多暖阳。总体表现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气候特点。全年日照总数为2683.3小时,属长日照地区。大田作物的生长季节是3—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为8.04小时,利于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在7~9.4℃之间,7月平均气温为20℃,最高为26.7℃;1月最冷,平均气温-11.2℃,最低气温-22.2℃。
沙坝塘村自然条件良好,无霜期短,农作物可一年两熟。农作物种类繁多,粮食作物有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蚕豆、豌豆等;薯类作物主要是马铃薯;油料作物有油菜籽、胡麻等。蔬菜有黄瓜、葫芦、茄子、辣椒、韭菜、西红柿等 20多个品种;瓜果主要有西瓜、甜瓜、苹果、梨、李子、杏、樱桃、枣、葡萄、薄皮核桃、西梅、柿子等果品。沙坝塘村盛产花椒、辣椒,家家户户均有种植。

沙坝塘拥有耕地450亩,村集体无机动地,以种植冬小麦、玉米、土豆为主,属水浇地。年均降水量265.9毫米,年均蒸发量2107.9毫米。因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祖祖辈辈过着“水在河里流,人在岸上愁”的日子,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以前,枯水季节来临时,人们只能依靠定量分配的“份子水”和“人头水”来解决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旱情比较严重的年份举行烧香祈愿的求雨活动。庄稼用水主要来自西沟河滩水,为此与上下游的村庄常为水的分配发生纠纷。1953年大旱,采用窝麦(窝麦是面对干旱时的一种应急办法,种植春小麦时采用种辣子的方式,一窝一窝进行种植)的方式种植小麦,从托坝泉人工挑水一窝一窝地浇水。为了应对干旱,光明大队(包括沙坝塘、线尕拉两村)在西沟修建水库,后以失败告终。此外,从街子修建水渠,引水到沙坝塘,缓解用水困难。彻底解决浇水灌溉问题的是黄丰渠的修建。黄丰渠动工于1957年11 月,光明社被安排到牙木曲乎工程量大的地方。光明合作社黄丰渠修建队以踏实认真的劳动态度,依靠最简单的工具——铁锨、背斗及镢头,一锨一锨、一背篼一背篼挖掘背运,完成了黄丰渠的修建任务。

1957年光明社社员在牙木曲乎黄丰渠修建工地(黄德胜提供)
1958年4月,黄丰渠竣工放水,后经多次扩建完善,石头坡电灌站把黄丰渠的水引上来,通过加玛渠引水到沙坝塘进行灌溉。1974年,政府投资修建了线尕拉一级电灌站,灌溉面积500亩;1976年,政府投资修建线尕拉二级电灌站,灌溉面积100亩。这些水利设施的建成和使用,彻底结束了沙坝塘村干旱缺水的苦难历史。
对于沙坝塘村民来说,吃水从来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老少少都有到黄河、托坝泉、丁匠泉等多处担水、用小毛驴往家驮水吃的苦难记忆,最难忘的是从河滩挑上来一桶泥汤汤,等澄清时只有半桶清水。后来党领导组织每家每户挖通了自来水,饮用西沟河滩截流的水,但也只是间断性供水满足饮用水需要,时常面临断水的难题。1994年,启动人饮工程;2002年,完成了自来水管道工程;2015年,循化县政府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从而解决了居民的饮水问题。现在的沙坝塘村,家家户户门前绿树成荫,沟渠中流淌着清水,整个庄子因水而活,充满了生机。对此,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感慨地说:“党的政策好,过去喝的是从山沟里拉来的泥汤汤,今天喝的是清清不断的自来水。”

传统工农业

1958年“大跃进”中,沙坝塘村的工业应时而兴,办起冶炼厂(在今沙坝塘村委会附近),修建30多个土高炉,炼钢用的木炭由孟达林场提供,收集各家各户的生铁等进行冶炼,砍伐村里的大树用来烧窑。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冶炼没有成功,造成很多废渣,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同时,根据沙坝塘村具体情况,黄河公社集中托坝、瓦匠庄、线尕拉、沙坝塘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烟筒山挖石膏,想在沙坝塘村建设一个石膏加工厂。后来由于资金不到位,石膏厂没能建成。20世纪70年代,黄者麻录、马麦才、马祥、王麦才等在今沙坝塘村委会附近的羊圈试办粉笔厂,生产的粉笔在循阳等学校试用后,质量不过关,导致粉笔厂关闭。改革开放以后,由高乙四麻创办的青海省循化县高氏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房地产开发与建筑材料生产;靠尔巴创办的循化县众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为水泥、钢材、木材销售、建筑用砂等,这是沙坝塘人开办的主要工业企业。此外,也有一些临夏人承包沙坝塘村的土地开办铁厂、建筑材料厂和装潢材料门市部等。
农业是沙坝塘村的主要产业,小麦、土豆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新中国成立初期,小麦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土豆在200公斤左右。由于地形沟沟壑壑且到处是砂砾、黄刺,人工开垦的难度很大,可开垦出来的土地并不多。直到20世纪50年代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立光明农业生产合作社(包括沙坝塘和线尕拉两个村),获得土地的沙坝塘和线尕拉两个村庄的农民联合起来,采取共同劳动、集体经营的方式,并在国家帮助下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革,使农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1961年,光明大队分为沙坝塘大队和线尕拉大队。在历届大队干部的艰苦努力下,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集体的力量进行开荒造田,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历史上沙坝塘村有饲养家禽家畜的传统,买瘦牛小羊,育肥后卖肥牛、壮羊,用来改善生活。成立生产队以后,由集体建立饲养圈饲养牛、羊,主要给农业生产提供畜力和积攒肥料。
1970年秋冬以来,沙坝塘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治河造田,整修洪水泛滥造成的沙河滩,开垦加玛滩荒地,平整大沟、搓哈斯等深沟大坎,持续十几年,每年8、9、10月苦战3个月,开垦和改良土地几百亩。村里的一些老人们对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荒种地的记忆非常深刻:“那个时候,全村按四个生产小队组织集体统一劳动,大家相互协作,互帮互助,有一股很强的凝聚力。干活时都是知难而进,越是有困难越是相互帮忙解决。”
当时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吃的是最简单的水煮菜,没有肉和油,大家的饭量都很大,一顿吃半斤多还老觉得饿,总有吃不饱的感觉。整修河滩梯田的时候,揭开一层薄薄的地皮,下面全都是石头,很多石头甚至比铁板还硬,开凿起来很费功夫。全部采用手工开凿,一点一点挖出来搬走,很多人的手掌都磨出了茧子。在这一段时间,对大沟、三大湾、搓哈斯、加玛等处凸凹不平的土地削高填低,使其成为具有适宜坡度的田面或水平田面,以改善田间灌排条件和耕作条件。当时的劳动工具主要为人力架子车及铁锨、镐等简单工具。根据沙坝塘多年来的耕作经验,把全年分作备耕、春耕、田管、夏收(征购入库在内)、农田基本建设五个阶段,大搞科学种田。推动土地园田化、水利化、良种化、条播化、机械化。优选良种方面,打破传统的“母肥儿壮”的选种观念,先后到瓦匠庄等地串换优良品种,压缩了小红麦等低产作物的品种,阿勃、内乡、欧柔,青春四、五、六号,“一九七”麦子等优良品种,成为最受群众喜欢的良种。就这样,通过艰苦的劳动创造,沙坝塘村的良田面积大幅增加,为沙坝塘村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工农业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沙坝塘村民修建水利工程(绽珍 提供)
在耕作技术方面,采取“三遍翻地”耕作技术。1970 年开始政府对秋翻地耕作有要求,秋后粮食收割打碾收库后,要进行深翻地。起初由于机械化程度很低,基本上是借助畜力和人工铁锨翻地,后来逐渐采用农业机械工具,机翻的数量不断增加。“三遍翻地”使活土层增厚了,不仅改良了土壤、加深了耕层,消灭了病虫害、清除了杂草,而且有利于蓄水保墒、防御旱涝。俗话说得好:“晒晒地,来年病害少,收成好。”真正做到了多上粪,土地肥力得以提高,增产效果明显。同时,在循化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进行耕作制度创新试验,采用套种的方法,改粮食作物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如1977年,小麦套种玉米亩产最高达857.95公斤,平均亩产超500公斤。
肥料是农业生产增产的关键,男女老少齐上阵,拉来杂发(腐质物)等腐殖酸类肥料,从烟筒山等地运肥沃的浮土到地里,以此改良土壤。在施农家肥基础上烧草皮灰,增施到田里,目的是消灭白扛地。当时印象最深的是“高温速成沤肥”,打碎使用年代很长的火炕土、社员家里年代较长的锅灶土、烟筒土、杂发,和一定数量的牛马粪、人粪尿、秸秆和水等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均匀搅拌,然后再掺上山上挖来的黑土,堆成高4~6尺的大堆,使肥堆既保温又通气,一般10天左右翻一次,翻上两三次就可以使用。生产队统一以立方为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按要求运到田里施肥。高温沤肥有利于把附着在秸秆上的草籽及害虫、虫卵杀死,有效地减少田间杂草和虫害。
沙坝塘村的农业机械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前,循化农业耕作粗放,生产工具十分简陋,照明是清油灯,运输是尕背篼,翻地是二牛抬杠。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工具虽有很大改进,但多数地区还没有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严重地阻碍着生产的发展。1973年,沙坝塘有了第一台手扶拖拉机,驾驶员为杨木汗;1974年出现了第一台电磨,电磨管理员黄者麻录;以前打场用牛、毛驴等畜力拉石碌碡打碾,人工用连枷,后来采用脱粒机,特别是条播、脱粒和手扶拖拉机很受群众的欢迎。一般一台脱粒机一天可打粮1万斤左右,比原始的碌碡加连枷打场工效增长了几倍,大大减轻了社员繁重的体力劳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收一秋、打一冬的旧习惯,减少了粮食浪费,解放了生产力,初步实现了运输、播种、打碾、磨面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在大搞农业生产建设的同时,时常有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搞副业。一般春天出门,冬天回家,带回来改善家庭生活的票子,他们被紫外线晒得黑红的脸成为全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在家里不能外出搞副业的人想各种办法,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在此,笔者以小时候经历的几件小事,来具体叙说沙坝塘村除传统农业之外的几项副业。
在20世纪70年代,循化干旱少雨,光山秃岭,但在贫瘠的大山和丘陵中,生长着一些特别的东西,发菜就是其中之一。因其色黑而细长,形状、颜色如人的头发,故称“头发菜”,简称“发菜”。到了冬天,村里人们纷纷上山捡拾发菜。那时与家乡接邻的临夏的生意人挨家挨户地收购发菜,最先是以每斤6元钱的低价收购,后来慢慢上涨到七八十元钱,再运到大城市以高价卖出。即便每斤 6块,对于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村民们来说也很有诱惑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拾发菜的行列。捡发菜最适宜的人是刚入学的小孩子,小时候笔者先是跟堂哥黄德胜和同村的马道明一起到循化河北荒滩、甘都荒滩、查汗都斯乡塔山荒滩等地,拿着自制的用长木把、软铁丝做的铁耙子去捡拾发菜,后来就带着弟弟黄军祥一起捡拾,每天都能带回一书包装得鼓鼓囊囊的发菜,回家后再和全家人一起筛选出混杂在发菜里的许多柴草、泥土等,等待小商贩来收购,期盼着用卖发菜所得的收入买些心仪已久的玩具、学习用品等。
20世纪70年代,沙坝塘村除种小麦外,在家搞的副业主要是挖石膏、砸石子。秋收后,每到星期天笔者和弟弟拉着架子车,车上装着铁锨、板镢、背斗等工具,带着干粮,早上5点多从家里出发,到烟筒山挖石膏。先要找个采挖的点,石膏茬子要厚一点,上面的土层要薄一点。挖去覆盖在上面的土,用板镢把石膏两边的红土刨掉,待到石膏完全裸露出来后,用板镢全部刨下来。如果这个点比较好,可顺着石膏茬子一直往里挖,挖下来的石膏用背篼从沟里背出来装到架子车上。刚开始背上100多斤的石膏,从陡峭的山间小路上行走时,两条腿直打战,架子车装满石膏后,有八九百斤,笔者在前面拉,弟弟在后面推,就这样艰难地推到家堆成方,等同仁水泥厂或是循化水泥厂来收购。
那时候,村里每个家庭都贫穷,急于寻找农忙之余挣钱的门道。记得小时候生产队里修建防渗渠、修路,机关单位搞修建需要石子,生产队把砂石料任务争取到沙坝塘。村里家家门前都堆有石子,人们把从河滩边、山上拉回的大块石头先用大锤头砸成小石块,然后选用一块方方正正的平而结实的稍大些石头作为砸石子用的垫石,也就是操作工作台面,再一手握小块石,一手握小锤头,对准面前砧石上的石头,一锤一锤不停地砸,将小块石砸成均匀的石子。石子大小按浇筑工程标准确定,砸好的石子大拇指头大小,收购一般按方计算,每方3元左右,一家人辛苦一天可挣三四元钱。

一体两翼谋发展

目前,沙坝塘村有257户,1645人,其中男性859人、女性786人,劳动力638人。全村耕地面积450亩,人均耕地面积0.3亩。因耕地少无法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经济,于是很多人开始外出务工,主要靠拉面经济和牛羊育肥脱贫致富。据沙坝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建和介绍,2017年,沙坝塘全村实现了脱贫摘帽,目前形成以“沙坝塘村扶贫互助协会”为主要抓手、拉面经济和牛羊育肥为两翼的发展局面。
沙坝塘村扶贫互助协会资金贷款手续简单。贷款人必须是本村居民,没有任何违法违纪现象,借款用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担保人一般是本村有良好信誉度的居民或本村的国家公职人员。借款时由村民提交申请报告,协助还款保证书、借款合同,借款期限为一年,金额为2万元人民币。这就充分发挥了社区的地缘、血缘、亲缘优势,简化了贷款办理程序,相较于银行贷款,社员准备的资料更少,也无须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和贷款调查,实现社员贷款一小时办结,资金融通成本低、效率高、无障碍的优势得以充分显现。面对一些突发事件的紧急贷款,互助社也常开绿灯,解村民燃眉之急。如突发疾病需手术治疗,急缺资金2万元,互助协会收到申请后在一小时内办结手续完成放款,让互助资金真正成了“救急钱”“保命钱”。自2017年发放贷款以来的四年时间里,还没出现过一笔超期贷款,按时还款率100%。此外,沙坝塘村扶贫互助协会坚持以服务村民生产、生活需求为经营目标,采取推动村民发展经济、开源节流、加快资金流转等措施,在增加互助社收益的同时,追求村民受益最大化。从四年多的经营情况来看,发放的贷款主要用于牛羊育肥和拉面经济,产业发展导向比较明确。
目前,沙坝塘牛羊育肥专业户有17家,主要有王尕三、王沙巴尼、黄文地尼、黄牙古、周志良、黄乙四么等。这些养殖大户,从自身丰富的养殖经验入手,利用信用社“530 贷款”和沙坝塘村扶贫互助协会资金,在自己家里搭起牲口棚,利用专门养殖牛羊,将亲戚、邻居以及自己的土地重新利用起来,种植玉米为牛、羊提供饲料,牲畜所产生的粪肥又用来让玉米增产,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了收入。其余的盈利全部用于购买牛羊,扩大生产规模。
沙坝塘村从事拉面经济的共有14家,其中在全国其他省份经营拉面馆的有 7家,他们是黄木海麦(北京)、黄二来(贵州省贵阳市)、王麻乙来(北京)、王奥四么尼(浙江)、王建军(江苏省南京市)、高哈三(北京)、周乙的日(山东日照市)等;在西宁经营拉面馆的有4家,分别是马伟成、周撒拉、黄乙布拉、陈延才;循化2家:王氏杂碎、马秀英小吃店。这些拉面馆或小吃店经营时间不一,有经营30多年的,如王氏杂碎馆是弟兄5人分工协作开起来的一家经营40 年的老店,目前由王黄家、王四哥、王占龙负责经营,主要以地道的牛羊杂碎、鲜香味美的羊杂汤,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顾客,成就了弟兄5个幸福的小康生活。在北京开拉面馆致富的黄木海麦,2004年怀揣着致富的梦想到北京打工,经过3 年多的努力,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拉面馆——北京房山区面积140平方米的“西域阿里餐厅”,用货真价实的食材和满满的爱心经营着小小的拉面馆,在付出艰辛努力的同时也收获着希望!在老家建起50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在西宁和循化县城买了商品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幸福路。对此,黄木海麦深有感触地说道:“回想从2004年到北京打工创业以来的艰难历程,内心涌现的是感激!感谢党的富民政策,使我有机会走出大山来到大都市追寻我的致富梦,收获着幸福的希望。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在想,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没有特别的技能,刚到北京打工时,地铁都不会坐,按道理讲我们不可能在大城市生存下去,可我在北京已经生活奋斗了18年。这一切都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拉面馆虽然不大,党的各级组织的关心帮助始终存在,循化县政府在北京成立的办事处,协调解决我们的难题,及时提供的各种创业信息和党的富民政策,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使我们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2018年在政府组织安排下,黄木海麦到上海财经大学参加“青海省海东市拉面经济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系统学习餐饮企业经营管理知识。2020年在“中再集团促进循化拉面产业发展劳动技能培训”中成绩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借助专业培训,掌握了一些新技术、新技能,以及如何把这些新技术、新技能运用到日常拉面经营中去,对拉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了更深、更明确的领悟。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这样描述参加学习班的体会 :
培训学艺长见识,奋斗成就致富路;
领导关心政策好,指明方向利转型;
沟通交流同学情,互帮互学谈升级;
天高水长循化美,各自珍重谋发展!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通过拉面经济,不论是省外的经营者还是省内的经营者,都实现“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创了牌子、拓了路子”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作者简介

黄军成 ,男,回族,出生于循化县,现为青海民族大学教授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进入)👇

循化青年文学
本公众号旨在为爱好文学的青年人搭建一个发表文章,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以此来激发更多青年人参与到文学写作当中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