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楞严经》笔记之六:身心内外,心在何处?(吾国斯文第1775期 斯舜威)

文摘   2024-11-08 13:54   浙江  

 

读《楞严经》之六

斯舜威

18.身心内外,心在何处?

“心”和“身”是什么样的关系?“心”在身内,还是在身外?“心”和“身”是合二为一的吗?

《楞严经》用相当篇幅来阐述这一问题。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佛对阿难说:假若你能觉能知的心,确在身体外面,那么,身体和心各在一处,互不相干。心里所知道的事,身体不能知觉;在身体上的感觉,心里也不能知道。

这是问题的提出,“心”和“身”似乎各在一处,互不相干。

接着佛和阿难具体展开:“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兜罗绵手”是比喻佛手柔软,兜罗绵是印度一种极为柔软的绵。“兜罗绵手”是佛三十二相之一。意思是我伸手给你看,你眼睛看到了,心里能分辨吗?阿难说是的。佛便说:假若眼睛看见,心里就能辨别,可见身体和心是相干的,那么心就不可能在体外。“心”在体外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阿难认可了这一点,对佛说:世尊!如佛刚才说的,心不能见体内,因此不在身内。心和身体又彼此相关连,并不相离,可见心并不身体外边。我现在重新考虑,知道心在有一个地方。

“佛言:处今何在?”那么你说“心”在什么地方?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伫。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阿难认为这个能知能觉的心,既然不能知道体内,却能看见外面的事物,这个心一定潜伏在“根”里。“根”者,感觉也。阿难以“玻璃碗”作为比喻,好比现在的眼镜,戴上眼镜,并不阻碍视觉。眼睛看什么,心里就能辨别什么。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心”不能看见体内,因为它潜伏在感官里。因为它潜伏在感官里,所以它看外面的事物很清楚。

佛再以“琉璃笼眼”作比喻发问:“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经中所言“琉璃”“玻璃”意思是一样的。意思是心潜伏在感官内,那么,玻璃碗把它盖住,此人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有没有看到玻璃呢?

阿难说:“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阿难认为此人拿玻璃盖住眼睛时,他其实是看见玻璃的。

佛进一步诘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也就是说,既然“心”潜伏在眼根内,如同被玻璃盖住一般,那么当你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为什么不看见自己的眼睛呢?假若能看得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的眼睛已成外境,不是感官了。

佛又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伫,如琉璃合,无有是处。”也就是说,

假若你看不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怎么能够说能觉能知的心潜伏在感官里,如像被玻璃碗盖住一般?

阿难似乎明白了这个道理,对佛说:“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阿难得想法是:我想众生的身体,五藏六腑在体内,七窍在外边。五藏在体内是黑暗的,七窍对外是明亮的。现在我在佛的面前,睁开眼睛看见明亮的外景,就是见外。闭着眼睛看见黑暗,就是见内。不知道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

然而,佛并不认同。再次发问:“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意谓当你闭眼看见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的境象,是和你的眼睛相对的,或不相对的?”“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若不对者,云何成见?”意谓假若这个黑暗的景象,是和眼睛相对,那么这个暗景,是在眼睛的前面,怎么能说是见内呢?假若要说这就是见内,那你处在暗室中,没有日月光和灯光时,这室中的黑暗,都是你的三焦五藏。假若这个黑暗景象,不和眼睛相对,那么又怎么能为眼见呢?

佛反复阐述这个问题,主要在于说明“眼”和“身”的关系问题,说明“心”“眼”和“身”并不相干: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意思是若说闭眼时,眼睛因为离了外见,就转而向内。闭着眼时,见着的黑暗,就是见着体内。那么睁开眼看见外景时,为什么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面孔呢?若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面孔,可见眼睛是不能转过来向内看的。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假若眼睛真能转过来看见自己的面孔,那么你能觉能知的心和你的眼睛都在空中,哪里在你的体内呢?若你的心和眼都在空中,自然和你的身体不相干。

我禁不住想,佛为何再三阐述“汝心”“汝眼”“汝身”“汝面”的关系,这应该是认识论的重要环节,对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意义重大。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意思是既然你的眼和身体已不相干,那么现在如来见着你的面时,也是你的身体,你的眼睛已知道这回事了,眼睛的知觉,应该和身体毫不相干。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假若你一定要说身体有身体的能知能觉,眼睛有眼睛的能知能觉,那么你就有两个能知能觉的心,都在你一人的身体内。将来你成佛,也成两个佛。

佛认为:“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你说闭眼见暗就是见体内的观点是不对的。

(未完待续)

读《楞严经》笔记之五:心生爱乐,愿舍生死(吾国斯文第1773期  斯舜威)

读《楞严经》笔记之四: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吾国斯文第1770期  斯舜威)

读《楞严经》笔记之三:“具足万行,十方如来”(吾国斯文第1767期  斯舜威)

《楞严经》笔记之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吾国斯文第1763期  斯舜威)

《楞严经》笔记之一:如是我闻无漏法(吾国斯文第1762期  斯舜威)

相见恨晚《楞严经》(吾国斯文第1752期 斯舜威)

吾国斯文
继承传统文脉,叙述艺坛雅事。共享翰墨心得,同创盛世风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