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信号
替你监测和整理文娱领域新变化、动向和趋势。
感谢原信号作者:邓汝
#年轻人心态
#本位意识
#怀旧
案例:近年来,随着00后逐渐步入成年人的世界,一股“成人童化”的趋势在文娱消费和日常行为中愈发显著。Jellycat毛绒玩具的收集、萌宠捏捏玩具的流行,参观各种主题公园、重温经典动漫......年轻人的一系列行为,表明它们正通过这些形式寻找童年的简单快乐。此外,网络流行语“离了你谁还把我当小孩”的广泛传播,也反映出这一代年轻人对情感支持和心理舒适区的渴望。通过这些行为,他们不仅逃避着成人世界的复杂性,还在网络和现实中表达了自身对角色和身份的困惑。
在“离开你谁还把我当小孩”话题下,有着约1500万篇笔记。
图源:小红书
解读
1、“成年人的身份只是一种假装的表演”
“我们都在扮演成年人,假装自己是个情绪稳定的大人”反映了青年群体将“成为大人”视作一种伪装自己的表演。他们并不完全认同或适应成年人的角色,尤其是在情绪管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很多人虽然生理上已经成年,但心理上仍停留在更年轻的阶段。他们认为自己处于“夹在中间”的状态,即不是完全的青少年,却也没有做好准备去承担起成人的角色。
因此,年轻人们通过怀旧文化、儿童化的娱乐形式,希望短暂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找回总有人为自己兜底的安全感。比如Jellycat玩具、怀旧动漫等形式,都满足了他们对情感庇护的需求,提供了一种假装回到纯真时期的途径。
毛绒公仔成了年轻人对童年的一种寄托方式。
图源:网络
2、 “以我为主”与情感依赖需求
青年人在互联网空间中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尽情表达自己的需求。在“离开你谁还把我当小孩”中,突出了一种“以我为主”的意识。在现实中,他们可能需要承担成人责任、面对社会期待,但在网络上,他们更倾向于回归自我,释放个性化的情感需求。
“离了你谁还把我当小孩”这句话也反映出,他们希望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找到无条件的情感支持,回避成人世界中的独立性和责任。这类现象不仅是一种对情感依赖的需求,更是反映出年轻人对复杂社会环境的回应。
年轻人不想长大,却又不得不长大。
图源:网络
整理:i-MUR 文化信号研究项目组
信号来源:文化信号捕捉体系,如未来信号空间站
图片来源: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或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