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解读|逛乐园?讲疯话?年轻人在“童化”尽头呼唤爱!

文摘   2024-10-30 20:31   广东  

#信号解读

前沿玩乐家们安利近期的宝藏作品,解读热点现象和时下趋势,分享又real又pro的乐趣体验。

本期分享:“成人童化”

全文6266字,预计阅读时间19分钟,文末留言就有机会获得鹅厂周边!


“看大人寒暄很自然,20多岁了自己跟大人寒暄像是在cos大人。”

“已经工作好几年,花自己工资点外卖还是偷摸的,每次都要备注:别敲门,大人在家。”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一个时刻,你还想着这些是大人的事情,那些事情不能让大人发现,却恍然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你有没有花上四五个小时全神贯注地拼拼图,尝试开一家汉堡店、拉面馆、蛋仔小摊,沉浸式做食玩,感慨小孩子的快乐真简单?


用户分享自己的拼图成品以及各类食物捏捏的开箱测评

(图源:小红书和抖音搜索截图)


这些从外形到玩法都更像是儿童的玩具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马萨基”。“当小孩”正在变成高压社会下年轻人在精神空间的情感宣泄,缓解压力的治愈良方。


 “Kidulting”(成人童化),这一词用来描述成年人热衷于儿童文化的现象,比如穿色彩夸张的衣服、玩毛茸玩具、看动漫、去游乐园……2023年《经济学人》指出,“成人童化”趋势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越来越多为儿童设计的活动也成为了成年人找寻“Inner child”的娱乐空间。


例如,置身于芝加哥的冰激凌博物馆,参观者们仿佛变成了故事中的“小不点”,在“彩针糖海洋”中嬉戏,体验童话般的奇妙旅程,让人一键穿越回看《查理的巧克力工厂》的童年时光。博物馆、游乐园等正在成为成年人重拾童真、回归内心纯粹乐趣的理想场所。


芝加哥冰激凌博物馆的“彩针糖海洋” 

和梦幻般的超大奶油甜甜圈

(左图源:Museum of Ice cream官网

右图源:Chicago Sun-Times 摄影:Pat Nabong)


在当下的社交媒体环境里,笔者更想将“成人童化”描述为一场成年人——特别是当下年轻人——的集体治愈。在这场“治愈”中,社交媒体将小众的儿童玩具,推广为一种治愈方式,网络匿名空间将“自由表达情绪”的权利归还给成年人。


从“假装自己是个情绪稳定的大人”,到“离了你谁还把我当小孩”,本文将从儿童化的玩乐形式,儿童化的表达,以及儿童化的情感依托,三个方面解析“成人童化”的特点以及原因。


一、返璞归真,创建轻松解压的疗愈空间

二、网络发疯,正视自我的情感需求

三、关系依赖,重获无条件的爱

四、用更温暖的产品为年轻人打造一个童年梦



一、返璞归真,

创建轻松解压的疗愈空间


“请问要单面煎还是双面煎呢?”

“要加奶油吗?”


以为是在餐厅点单?不,你还可能正在享受Jellycat的打包服务。做饭浇花摇奶茶,Jellycat的打包服务对小孩来说太幼稚,对成年人来说刚刚好。


被网友戏称为“幼师再就业”的Jellycat打包视频

(图源:抖音@刘百万 @是Panda啊、)


近年来社交媒体带火了“美味诱人”的解压小玩具、沉浸式食玩还有拼图界的热门Galison冬灯、Jellycat玩偶……这些过往也许只适合儿童的娱乐方式,正在让这届年轻人欲罢不能。


#大人也要玩玩具#话题在微博的浏览量数据

(图源:微博话题)


之前流行的多巴胺穿搭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审美儿童化的表现。传统观念中,成年人习惯于进行抽象且意义深远的思考,儿童则相对更加外放夸张,往往喜欢简单直接的表达。因此从视觉层面,成年人的审美更加内敛,儿童的审美是可爱且色彩绚丽。


不同于成熟风格的“黑白灰”,多巴胺穿搭追求高饱和度的颜色,用明快的色彩来刺激快乐荷尔蒙的产生,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明快张扬的个性化氛围,遮盖成年人的浓浓“班味”。色彩艳丽不再只是孩子们的专属,也合理化为成年群体的新风尚。


充满元气的不同色系多巴胺穿搭

(图源:小红书@Nicki今天穿什么)


指责“童化”现象是成年人在“装嫩”,在花钱搞些花里胡哨的没用东西,批评现在的年轻人“长不大”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认真观察“童化”现象,我们就会发现以上种种热门的“儿童化”玩乐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形式大于内容”。


在儿童化的游玩、体验方式背后,“玩家”实际上并非想要明白什么道理、获取什么知识,这仅仅是一群人在对儿童化“形式”进行纯粹的“享受”。


在这些活动中,成年人收获到的是一种治愈感和松弛感,这些感觉一方面来自于玩具质朴的童真感和趣味性:比如压力大的时候猛猛捏扁“奶油蛋糕”,让负面情绪排解出去,愉悦感重新占据身心;又比如在周末拼拼图、堆积木、做手工,摆出琳琅各样的工具,花上几小时做一些无用的小东西。看到一件件“艺术品”在手中还原,内心瞬间被幸福和小小的成就感填满。


另一方面,舒适感还来自于怀旧和美好情感的重新唤起,比如花上一天时间在迪士尼里享受童话世界,重新打打童年的16bit街机游戏,借此重新连接到没有责任与压力的纯真时光,获得暂时脱离现实的喘息机会。


火爆的复古经典游戏展会

(图源:X @ausretrogamer)


纽约Strong Museum of Play超大Donkey Kong游戏机

(图源:X @I LOVE NEW YORK 摄影@dancingonglass86)



二、网络发疯,

正视自我的情感需求


在玩玩具之外,年轻一代对情绪和感受的表达也呈现出儿童般的自我化倾向。


语言是心灵的外化,而网络发疯就是一种网络上童化思维的典型表达:胡闹、自我为中心是“邪恶”的小孩子才有的特权,成熟的大人应当是冷静稳重、克己复礼的。而当成年人开始采取儿童化的表达,放弃装模做样地扮演大人,网络发疯正在成为年轻人的精神泄压阀。


上班以后,才能理解章鱼哥的精神状态

(图源:小红书博主@人间清醒章鱼哥)


皮亚杰在他的著作《儿童的语言和思维》中用“自我中心”来描述婴幼儿的心理特点。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而完全不会从别人的角度或是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


成年人步入社会的重要一步,就是开始被动接受世界的游戏规则。人们喜欢看“00”后整顿职场,“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反转剧情,但现实往往是,年轻人依旧在公司当“牛马”。


社会总是企图教会每一个进入的个体——“成熟的成年人”应该要如何融入环境,一己之力往往难以抵抗社会规训,最终成为了社会工厂的一枚螺丝钉。


而为了减少内耗,当代年轻人尝试将不愿意继承陈旧的社会规则的刺头一面展现在了网络空间。


“上班哪有不疯的,硬撑罢了。”

“少问自己为什么,多问别人凭什么。”


当代打工人“发疯”专用表情包

(图源:微博@橘子喜欢拍PP @黄油小包-)


青年人开始在互联网空间中以自我为中心,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在现实生活中,青年群体可能要面对各种妥协、忍让和自我压抑,但网络世界允许个体成为原子化的存在,暂时抛弃众多束缚自我的社会关系,在互联网中去除社会身份后,打开了情绪宣泄阀门,寻求独特的身份认同和情感释放。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与社会性言语不同,儿童说话并不是对特定的听者,而是为了自己或为了获得和在场的人互动的快乐而说,这些言语不以提供信息或交流为目的,无意去影响他人,也不在意他人的反应和意见。


“网络发疯”成为青年儿童化语言的典型表现,恰恰反映了青年文化中的自我中心特质,突出了一种“我”本位意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帮助年轻人们减少精神内耗,解救被现实困住的“真实自我”。


同时,这种“我”本位意识的提升也让年轻人学会“宠爱”自己,不让自己受委屈,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表现之一就是近年来追星逻辑的转变——从我为我推奉献所有,到“离开你还有谁逗我笑”,追星逐渐从“付出程度=喜爱程度”的逻辑中脱离,更多关注到追星活动本应为自我提供的情绪价值。


有关“饭撒”的安利视频和现场Repo

(图源:小红书和抖音搜索截图)


粉丝文化一直以来都与亲密关系的投射密切相关,在饭圈的运作下,追星似乎总在强调粉丝的付出与责任。打投、集资等饭圈行为,以“爱”为名收割粉丝的时间和金钱,甚至发展出对粉丝的“PUA”——付出不够的粉丝便不能称为“真爱粉”,而“自我中心”的觉醒,让越来越多追星人意识到粉丝与偶像的关系本质上是商品交换,作为消费者的粉丝理应享受到偶像营业。


当下偶像文化中,偶像的营业意识和“宠粉”程度得到越来越多追星人的关注,情绪价值的提供,也成为评判专业性的一项标准。“媚粉”原本指偶像为了利益交换,无下限地讨好粉丝。当越来越多的追星人将追星视为自己情绪价值的来源,“媚粉”在很多语境下,从贬义转化为褒义,也成为爱豆营业能力的一部分。这种现象也反映出当下追星文化,一定程度上也在从“偶像本位”转向“自我本我”。


 “爱都应该媚粉还是不媚粉”话题讨论截图

图源:豆瓣讨论区截图


在赛博空间中,年轻人当起了“皇帝”,说话行事不必过分顾忌他人评价,一切不合理的行为和需求在“电子奸臣”的奉承下都得以合理化。他们借此机会摆脱现实世界的妥协和社会期望。


“陛下您上网不是为了消磨时光,而是在洞察天下。”

“陛下您不是喜欢睡懒觉,更不是在偷懒,您只是平日太过操劳,要保重龙体啊。”


听信电子奸臣的谏言,赛博皇帝们龙颜大悦

(图源:抖音@岳母深蹲)


无论是“网络发疯”还是“赛博皇帝”,年轻人都为自己的情感满足划定了合理的空间范畴。但就像喜爱悬疑推理、“强制爱”文学不代表在现实生活中缺乏道德感,享受游戏中射击、战斗的爽感不代表在现实生活中支持暴力。同样,网络发疯,现实可能正在埋头用功。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氛围下,年轻人更早开始职业规划,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等上大学就轻松了”昔日的劝学语录早已不适用于当下的大学生,他们把每个假期都努力塞满实习兼职,在一次次面试中理清自己的职业规划。他们更加拼命地在职场打拼,学着勇敢地追逐自己的自由和理想。


年轻人们开始互相分享学习副业经验

(图源:小红书搜索)


00后勇闯世界500强, 00后自媒体千万博主,00后创始人……年轻一代将奋斗日常书写在互联网上,斜杠青年、数字游民、兼职搞副业……青年群体在网络上分享经验、寻求帮助、共同成长,探寻多样的人生可能性。


尽管他们可能会在网络失意停留,念叨一些抽象话语,研究一些无脑小游戏,但他们也并没有放弃整理好现实生活,扮演好冷静、专业的职场大人。


#年轻人下班后开始搞副业了#

话题讨论阅读量超过2亿

(图源:微博热搜)


不可否认,当下年轻人在就业和收入方面存在现实困境,但他们一边依靠网络空间纾解情绪,一边在现实生活中找寻自己的月亮与六便士。年轻人也许早已分得开虚拟空间的“发疯”与现实的担当,网上是小孩,不妨碍现实中是个努力的成年人。



三、关系依赖,

重获无条件的爱


随着“离开你谁还把我当小孩”,“谁还不是几百个月大的宝宝”成为网络热梗,年轻人纷纷表示“不装了”,“要闹了”,渴望回到孩童时期,回到那个周围人都无条件迁就自己的“任性妄为”的时代。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放弃扮演大人,想要做回小孩?


表面看,“我们都在扮演成年人,假装自己是个情绪稳定的大人”,反映了青年群体对成年的一种表演性理解——他们并不完全认同或适应成年人的角色,尤其是在情绪管理和社会责任方面。


身穿西装将头发梳成大人摸样,

每天都在假装大人的我Be like上图

(图源:小红书)


但深层上看,“成人童化”趋势反映出都市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作为孩子的时候,一个人往往能享受到最直接的、没有算计的亲密关系,获得庇护感。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疏离,年轻人独自前往大城市求职谋生,社会“脱嵌”带来的是个体化和孤独感。


以重获安全感和舒适区为动机,亲情依赖、直系朋友(自己挑选的朋友,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虚拟恋人等多样化的亲密关系被越来越多的讨论。孩子理应享受周围人的宠爱,亲友会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恋人之间应当有至死不渝的情感连接,而这些情感支持正是成年人的安全感来源,这本就该是每个人都配得的。


长大以后没有变成坚强的“法棍”,还是任人蹂躏的“小面包”

(图源:小红书@半半仙的橘宝)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经历过因为人际交往的内耗、不够社会化的性格、不合理的生活习惯而被批判的时刻。而在亲密关系中,成年人却可以尽情释放生活中的压力,享受直系关系所提供的情绪价值和安全感,获得心理慰藉。这些关系包容个体不足,放大个体的闪光点,帮助人们正视并接纳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将某些负面特质视为成长历程和真实自我的一部分,而非否定自我价值的理由。


比起依赖关系支持,当代年轻人也在学着自己治愈自己,摆脱“东亚小孩”被不断打压和攀比的一生,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情感联结,选择自己的安全感来源。年轻一代将亲密关系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恋爱军师、友情经营、育儿指南……


韩剧《妈妈朋友的儿子》中对东亚亲子关系的描绘

(图源:小红书@影视双栖打工人)


根据小红书和新华网联合发布的《小红书父母观察报告》,新一代父母正在努力做不扫兴的父母,而不是牺牲型父母。比起事事以孩子为重,他们选择兼顾自我、理解童心、平视孩子,在“鸡娃”与“放养”中寻找平衡。


这些“想当小孩”的父母把孩子变成搭子,允许孩子是孩子,允许自己做快乐的大人。究其根本,允许自己当小孩,就是在做不被定义的自己。而当年轻人学会包容周围人的孩子的时候,那么他们也成长为了成熟的大人。


#做不扫兴的家长#成为当代父母的育儿新理念

(图源:小红书搜索截图)



四、用更温暖的产品

为年轻人打造一个童年梦


那么,在“成人童化”趋势下,文娱作品应该如何满足年轻人“当小孩”的愿望呢?具体而言,就是要抓住简单趣味性、怀旧感和治愈感,三个核心要素。


1.视觉设计:为游戏换上明快温暖的新衣


最近不少游戏作品都在视觉风格上朝“儿童化”的审美风格发展,采用温暖明亮的色彩,治愈可爱的形象。随着小程序游戏的兴起,游戏厂商开始竞争玩家们的碎片化时间,但画风精致的小游戏无疑会更快在众多粗制滥造的小游戏中脱颖而出,成为轻度游戏玩家,特别是女性玩家,的解压神器。


比如22年爆火的《肥鹅健身房》,首先就在美术风格上抓住了用户的心。游戏以“肥鹅”这一相对少见的动物形象,用Q弹、呆萌的差异化印象抓住用户。在场景设计上,随着健身房建设,玩家会看到肥鹅各种有趣的行为和现实向的治愈剧情。游戏玩法,将“三消”与模拟经营结合,在健身房建造中加入了个性化的装修选择,让颜值系玩家有自己的经营自主性。以上要素叠加起来,奠定了游戏视觉风格上的趣味性,形成了玩家持续体验的动力。


肥鹅健身房考古新活动宣传海报

图源:微博@肥鹅健身房


2.增强怀旧感,回归朴素玩法


近几年,《奥比岛》《摩尔庄园》《赛尔号》等00后经典游戏相继手游化,虽然00后们普遍愿意为情怀埋单,但是由于照搬原本已经比较臃肿的游戏玩法,其中很多就在上线数天后少人问津了。 


相反随着大众对轻量化游戏的需求增加,一些玩法简单的小游戏正在收割玩家们的碎片化时间,并且在营收层面也毫不逊色。古早小游戏的复刻也可以在经典系列小游戏上寻求联动和复刻,比如阿Sue系列。美甲店、煮泡面、女巫化妆等模拟经营形式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同时又符合年轻人的解压治愈需求。


阿sue小游戏在B站播放量依旧很高

(图源:B站搜索)


阿Sue系列制作人重新开通Instagram,

宣布重启游戏制作

(图源:微博@游研社)


3.从真实感走向童话感,用造梦的方式治愈成年生活


在许多综艺节目里,我们会看到明星、精英们在卷人际、卷脑力,或是企图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家境优渥的素人恋综、高学历人才竞争工作offer、观察内娱“208们”的抓马社交……但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不对这些所谓的“现实主义”叙事买账。


这些综艺节目企图“上价值”,教会成年人现实的道理,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诚然,优秀的综艺节目也需兼顾教育意义,但过分关注和加码价值传递,而忽视情绪价值的提供,也就脱离了综艺节目本该拥有的娱乐价值


在当前的娱乐环境下,越来越多观众们开始寻找那些远离真实世界,带来纯粹的解压与治愈的综艺。早年间爆火的《爸爸去哪儿》,以萌娃变形记为切入点,以父亲与孩子的关系为话题点,卷起了儿童治愈风格的综艺热潮。《向往的生活》将乡村和美食作为治愈元素,打开了国内的慢综艺市场。


2023年的综艺《童话》是治愈综艺的一次全新尝试。节目塑造了一个全是小孩子担任负责人的星守村,进村的嘉宾需要学习村子里特殊的表达方式,“玩”是这个童话世界的唯一生存规则。


综艺《童话》星守村村民合照

(图源:微博@综艺童话)


节目中一个很精巧的设计是进入村子里成年人每天都会减少一岁,同时,随着年龄的降低,吃饭花销也会逐渐减少。很多嘉宾一进村便开始努力赚钱金币,到最后,赚到的金币却根本花不完。节目组用规则设计代替说教,让参与者自己感悟输出想法。孩子们的纯洁和童真的语言,也在某些不经意的瞬间治愈成年人的伤疤。而用童话世界代替真实世界,用造梦空间唤醒成年人的童心,也再次证明了“儿童化”所具有的强大治愈力。


视频“《童话》:对小学生可能太幼稚,

对成年人来说刚刚好”评论区截图

(图源:B站@话很多的小姐姐们) 



结语


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成年人的快乐需要赋予更多意义。而当社会难以给予年轻一代工作的成就感、积极的人生价值、充盈的金钱满足,人们则开始追忆儿童时期简单的满足和快乐。


年轻人热衷于参与儿童化的活动、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并不意味着成人能力的“退化”,不是逃避成年人的责任,更不代表心智化水平的衰退。他们只是不愿让成年人定义下的框架套住自己的个性与自由,只是希望能够再多享受一些孩子的特权,期待着情感上的庇护。又或许,装在套子里的成年人并不是想重返童年,只是想做回真实的自己。


未来,当你面对巨大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压力时,愿你始终留有一片个人空间,尽情谈论感受与情绪,体验简单而真实的快乐。在每一个想要逃离成人世界的时刻,在此重获心灵的能量与慰藉。



参考资料


向上滑动阅览↓

DT青年理想城,“不长大”,为何成了越来越多成年人的愿望?,虎嗅,2021-09-03

https://m.huxiu.com/article/453569.html

曾于里,萌文化为何流行:二次元、治愈系与成人的“儿童化”,澎湃新闻,2017-11-0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43340

The rise of “kidulting”,The Economist, 2023-08-15

https://www.economist.com/culture/2023/08/15/the-rise-of-kidulting




编辑:方玮玲 郑玮

往期推荐




本文为【未来信号空间站】高校研究员的研究成果

不代表【银河系洞察基地】运营者的观点和立场

图片来源:互联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或注明来源


银河系洞察基地
来自IEG市场与用户研究部,捕捉兴趣新鲜事,分享鲜活娱乐体验,传递年轻人真实心态,做你的专业玩乐能量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