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汤有红白之分,有的人喜欢西红柿制成的红酸汤,酸味香浓、醇厚;也有的人偏爱用米汤制成的白酸汤,清亮、爽口。
地道的黔东南人说,理想的红酸汤,需由小粒的野生西红柿(毛辣果)熬制。这种西红柿果肉多、紧,酸味足够,是做酸汤的绝佳原料。
将西红柿洗净、晾干,直接放进土坛子里,放到快满时,在上面加少许盐、酒糟,盖上盖子,再在坛子沿儿的四周加上清水,使西红柿不和空气接触。这才算是做好了第一步。
再之后,就是不断续上干净的清水,保证坛子沿儿上始终有水,等上10~15天,就可以开盖了。
做得好的话,刚开启坛子时,会有一股馥郁的果香和酒香从坛子口扑鼻而来。往内看,西红柿的果肉部分已经烂软,沉淀到坛子底部,而浸润在果肉上面的,是六七成的果汁。这就是红酸汤。
不过,地理的分割造就了酸食种类的多样,有些地方甚至是一山一谷、一村一寨都有自己独特的制法和味型。
就像我们这款红酸汤,除了以野生小番茄为主要原料外,还在古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地红椒(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野生木姜子、野生苦蒜、野生六月笋几种原料,经过清洗、粉碎、装坛,再加入采自当地海拔1600多米大森中的土著益生菌洞藏发酵8个月以上制成。
普通酸汤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成功并不容易。
有人说,酸汤和人一样要接地气,制作时坛子必须直接接触土壤;也有人说,如果一个人做两次酸汤都不成功,就不要做了,酸汤也在选择人、拒绝人。
(毕) 我希望你的每一个“在看”
我们希望 这是一个能够体现永续美好生活的地方 在这里 认真种植,彼此信任,相互尊重,共同探索 比简单的买卖更有意义 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食材的分享与消费 建立起真诚而友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