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早上睁开眼睛想到要上班,顿时觉得“生无可恋”;面对工作,一边是进度条的催促,一边是怎么也提不起的精神;星期五中午心就仿佛飞到了远方,星期天下午又开始闷闷不乐;觉得现状就像“温水煮青蛙”,却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据说,如果符合以上的症状,基本就能确诊为“职业倦怠”了。某项调查显示,受访的1000名职场人士中,93.8%表示对工作有倦怠感。
从“社畜”“班味”“累点低”到“职业倦怠”,为什么一些人觉得工作“又累又不快乐”呢?与“职业倦怠”狭路相逢的我们又该如何破解呢?
一
“职业倦怠”一般指的是人们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身心俱疲、没有精力的状态,它的英文“burnout”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其内涵:人的能量因工作而燃烧殆尽了,无论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早在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就发现个体在工作压力下会长期处于疲劳和烦躁状态。2019年,“职业倦怠”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但其被视为一种“职业现象”而非疾病。
笔者梳理了“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对工作缺少激情。比起初入职场时的壮志满怀,一些人现在对工作越来越提不起兴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出彩、只求过关。伴随而来的还有工作效率的下降和疲惫感的直线上升,越是希望打起精神,越是感到力不从心,有的职场人甚至时常感觉“心好累”,即使是短暂休假也难以恢复。
自我价值感下降。“人为什么要工作”“我做这项任务的意义是什么”……不少进入职业倦怠期的网友常常会自我追问。或许以兴趣为职业并做得顺利的幸运儿是少数,更多的人都是为“饭碗”而努力。就像老舍说的:“一天到晚在那儿做事,全是我不爱做的。我不能不去做,因为眼前有个饭碗。”还有一部分人陷入“不想干了,又不知道能干什么,先干着吧”“想跳槽,又怕下一份工作还是这样”的困境。
产生逃避心理。厌恶上班,但又不得不上,想逃避工作,却又无法逃避。在《“最小的主任”不好当》一文中,就有班主任留言“我现在只要路过学校都会心悸,在学校哪怕没有做事情也会难受”。除了班主任,其实还有些职业同样如此,让一些人觉得下班时间手机响了会心悸。还有的职场人采用“精神离职”或是“积极的怠工”来应对工作,看似忙忙碌碌,实际却在“摸鱼”,一天下来也不知到底干了啥。
二
有网友在互联网平台发帖表示“我好像被工作困住了”“工作六年,我觉得我已经烧光了”。那么,职场人到底因何而困,是什么引发了他们的“职业倦怠”?
可能是倦于压力感的倍增。在通讯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工作被限定在固定的时空中,工作之余人们可以跳出,享受假期,放松心情。而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24小时on call”成为部分职场人的常态,工作和休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有网友说,“只要你能吃苦,你就有吃不完的苦”“睁开眼是工作,闭上眼还是工作”,还有网友说,“周末不敢离开所在城市,害怕领导随时召唤;发烧,眼压高到不行了还在工作”……在高压环境下,许多职场人感觉身心俱疲。
可能是倦于新鲜感的流逝。一般来说,“职业倦怠”往往出现在工作数年之后。初入职场时,我们元气满满,对一切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就像一块干海绵可以不断汲取养分,而数年之后如果依然从事着相似的工作,内容十分熟悉,操作非常熟练,进步的空间越来越小,难免会进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或“相看两厌”的境地。
可能是倦于缺乏正向的反馈。人是社会性动物,很多行为是需要正向反馈来激励的,比如上级的肯定、职位的提高、收入的增长,或是自我价值的实现等。而如果在职场中,长时间没有收到正向的反馈,甚至遭受一些不公平待遇,那么就很难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容易陷入“累觉不爱”的状态。
也可能是倦于情绪的“传染”。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大数据的算法机制给我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信息茧房,“同病相怜类集中推荐”引发的“情绪放大”,使得“职业倦怠”有时候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因此,有时也许自己的倦怠情绪只是“冒了个头”,但在大量相同境遇的“抱团”之下,倦怠感可能就会随之被渲染、被激发,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三
“职业倦怠”不是一种短暂的情绪波动,而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有些网友表示,不仅对工作倦怠,对生活、对社交等很多事物,好像都产生了倦怠之感。那么,“职业倦怠”的解法是什么呢?
与其选择逃避,不如正视倦怠。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常常容易走入两个误区,要么一味放大困难,要么选择视而不见。其实,有“职业倦怠”也并不意味着个人在职场上就失去了竞争力和价值,有时候只是提醒我们该停下来歇一歇了。人生不能时时如上紧的发条,按下暂停键,允许一时的迷茫和消极,与内心的自己和解,也许就会发现一时的倦怠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其实,越是关注倦怠反而越容易倦怠。当然,如果倦怠感一直持续,也可以认真评估当下工作与自己的匹配度,以及这份工作对人生的意义,来决定是暂停休息还是继续拼搏。
与其一味“燃烧”,不如增加“燃料”。有时候出现倦怠,也代表了一种责任感,而有责任心的人,不管在哪个职场、换了多少份工作,可能都会因“努力没有获得对等的回报”而陷入倦怠。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与其让负面情绪包围自己,不如在工作之外找到生活和情绪的新锚点,不管是“公园15分钟”还是“一周一山”,通过简单温和的方式释放压力,找回生活感知力,为自己注入新能量,可能就会发现工作中的困扰也迎刃而解了。
与其强制增效,不如激发活力。“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管理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他人的善意。”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样的部门,一样的业务量,但是换了leader,工作的感受有时便会截然不同。这就要求企业和用人单位把真正善于凝聚团队合力的人放在管理岗上,同时通过给予员工及时的正向反馈,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避免陷入集体倦怠。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些对权益的保护,打通人才的上升通道,营造公平的职业环境,那么,很多时候即使工作任务重一点,也是“累并快乐着”。
我们也发现,互联网上年轻人已经通过行动来对抗“职业倦怠”,不管是“禁止蕉绿”的小摆件,还是各种解压玩具,这些对抗负面情绪的小玩意,都代表了年轻人对“职业倦怠”的察觉和应对。如果今天的你有点倦怠,那么在心理能量已经不够的情况下,努力让当下的自己更快乐一些,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刻,你不经意再抬头看的时候,已经是能量充满的状态。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