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低配感”困住自己

政务   2024-11-06 07:30   浙江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有脱口秀演员在节目中说,每次表演时只要超过5句话没有梗,就会认为自己“不配”站在台上,引发了网友关于“低配感”的讨论。有人说自己面对祝福称赞,总是感到惶恐不安;习惯性忽视自己的需求,却将他人的感受看得很重;面试时不敢要高薪、买非必需品时会感到愧疚……


而巴黎奥运会上,潘展乐的一句“冠军是我们了,不满意的应该是别人”,则被观众称赞为“超高配得感”。配得感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配得感的高低?


网友相关讨论 图源:社交网络平台




配得感,指相信自己值得拥有美好事物的信念,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衡量维度。配得感高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资格获得幸福、拥抱成功,他们勇于面对挑战,主动出击,为自己而争取。反之,配得感低的人往往认为自己不配拥有美好的事物,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典型表现:


物质上对自己抠搜。努力赚钱、存钱,却在为自己花钱时抠抠搜搜、犹豫不决,即便价格可以负担,心理上仍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在购入高品质、高价格物件时,甚至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愧疚感,反复思考、陷入内耗,认为满足物欲是羞耻的,给自己安上“放纵虚荣”的“罪名”。比如,在某社交平台“攒钱小组”中,有成员表示自己虽然薪资丰厚,也没有其他经济压力,但购物时却习惯性选择最便宜的,不愿意在自己身上花费太多。


行动上畏手畏脚。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时,明明自己深感困扰,却依然不敢拒绝,最后只能硬着头皮上;而当自己有正当诉求时,又因担心麻烦别人或是害怕得不到正向的回应与接纳而羞于启齿。此外,也有人在内心产生“还没开始就退缩”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不相信自己能做成事,从而不敢甩开膀子、迈开步子。


心理上自我贬低。有时候在被人夸奖时会感到局促不安,下意识地以“没有没有”“过奖了,运气好而已”回避躲闪,不敢大方回应外界的认可,觉得自己“德不配位”,或者认为对方只是寒暄客套,未必在真正赞赏自己。面对责备时,则更倾向于全盘接受,容易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否定自身价值,继而可能引发不安、自卑、内疚等一系列负面情绪。


图源:视觉中国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产生了“我不配”的想法?


可能是成长经历留下了“后遗症”。一些家庭奉行“苦难教育”“挫折教育”,在此环境中,孩子的物质需要、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长大成人后“低配感”便如影随形,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被尊重或拥有更好的生活。


在一项面向2006名青年的调查中,90.6%的受访者称曾受父母言语上的“打击式教育”,59.7%的受访者认为这使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正向反馈的缺乏,使人不自觉地内化外界给予的负面评价,在内心深处严苛地自我审判,即使离开了曾经的生活环境,也会时不时对自己发出“我不配”的指令。


可能是启动了自我防御的“保护壳”。人在面对潜在威胁或挑战时,会启动包括否认、压抑等自我防御机制来维持心理的平衡。很多时候,“低配感”的人并非不渴望拥有,相反,可能对美好事物抱有更高期待,但也更害怕期待落空的失望、尝试过后的失败,于是主动降低了预期、压抑了诉求。


有机会获得好东西,就开始担忧会不会浪费或无法一直拥有;被老师表扬、被领导提拔,开始焦虑未来会不会因为表现不好而令人失望,此类难以接纳自身成就的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冒牌者综合征”。为了减轻这种心理压力,某些人干脆一并拒绝,用一句“我不配”作借口,进而陷入“果然不行”的预言。


也可能是评价体系成了“紧箍咒”。有时候,学历、财富、地位等外在指标,让人无法从多元的角度认识到自身价值,只能依据既定标准来评判自己,从而造成自我认知的范围变狭窄、维度变单一。比如在某些职业领域,高学历可能被视为工作能力强的象征,一些学历不高但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人就可能因此产生自我否定,进而形成“我不配”“我不行”的想法,这样的“紧箍咒”该松一松。




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低配感”通常被视为一种负面心理状态,但它也并非一无是处。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配得感不高时,谦逊和感恩之心也会由此而生,因为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所有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便会更加珍视和感激拥有的一切。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低配感”可能会成为一种激励,促使个人为摆脱这种感觉而努力提升自己。


但长期来看,“低配感”往往与自卑、焦虑等负面心理相关,可能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就像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主角,一生都在渴望被爱,却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美好,于是不断委屈自己,始终挣扎于错误的感情和选择中。对此,笔者有三句话想分享。


图源:视觉中国


跟过去和解,轻装上阵。有句话说,“纵使乌云能蔽日,阴霾亦只是须臾”。过去的失败经历或不被认可的时刻,可能让我们陷入消沉,但这些都只是人生中的某个片段。放下思想上的包袱,改善与重塑自我认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和审视过去,进而轻装上阵、阔步向前,才能勇敢地迈向未来。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更好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内心对话,盈满于心。自我对话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调节方式。在与自我交流时,肯定自己的价值和成就,也能培养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的能力。可以尝试着每天多给自己一些鼓励,用正面的话语替代内心负面的声音,毕竟“人无完人”,也不必成为“完人”,对自己少一些苛责,多一份宽容。


对外音祛魅,去伪存真。很多时候,内在的思绪其实是对外界的映射,而“心门”的开关却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毕竟,外界再怎么喧嚣嘈杂,也只是“仅供参考”,开心了便多听几句,不开心了便关起耳朵,也未尝不可。不妨主动吸收些积极的内容、善意的反馈,避免过度沉浸于网络平台上看到的那些看似光鲜的生活展示,在比较与较劲中消磨耐心与精力。


所谓克服“低配感”,本质上是建立起更加健康、积极的自我认知和生活态度。就像法国思想家蒙田提醒的那样:“最野蛮的是轻蔑自己。”当“得”与“配”之间的错位渐渐被内心的充实和外在的善意补平,毫不犹豫地相信自己,毫不在乎可能的嘲笑,最终指向的是坚定不移地追寻心中之渴望。正如有句歌词所唱的,“你值得拥有更好的风景”。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浙江宣传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