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记者?记者何为?

政务   2024-11-08 07:30   浙江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这么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京报》主编邵飘萍提问北大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哪些基本素质”,青年毛泽东回答:“知识博学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比知识更重要的,就是人的思想、立场还有职业操守。”


记者,是一个社会属性极强且极具人文精神的职业。与百年前相比,今天记者所处的环境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青年毛泽东的回答依然给我们以启示。


何以记者?记者何为?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我们通过五个问题来聊一聊。


电视剧《觉醒年代》剧照



一问:是否还记得当初的理想?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还会选择这个行业吗?”对大多数记者来说,把这个职业列入人生选择,也许是学了新闻专业,也许是有前辈领路,也许是受某篇报道的启发,但背后多多少少都有对文字的赤诚热爱和对新闻理想的追求。


但当真正身处这个行业,困惑者有之,“信息泛滥消解了内容的珍贵”“娱乐至死,标题刺客”;彷徨者有之,“这仅仅是养家糊口的饭碗吗”“我是新闻生产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吗”;失望者有之,“任务越来越重,收入却不见涨”“干十年、二十年后还是个一线记者”……


应该承认,导致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移动互联网给传媒格局带来巨大影响,新闻行业相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个人在生活与工作等多重压力下产生职业倦怠,等等。


但是,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人,只要想向前走,就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能够支撑我们闯过重重难关的,是初心,是心中那团即便微弱也未曾熄灭的火花。


记者的理想模样有很多具象化的诠释,比如邵飘萍说的“铁肩辣手”,范长江说的“求真相、寻真理、传真知”。我们始终应坚信,那份为时代抒怀、为人民抒写、为正义抒声的担当与心意,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理想终有可寄托、可安放之处。只要理想不灭,心中的火光就一定能够照亮前方的路。


图源:视觉中国



二问:记者会被技术替代吗?


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迭代一日千里,整个新闻行业迎来颠覆式变革。近两年,像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黑科技”的横空出世,一度引发“如何改变新闻行业未来”等讨论。有人担心,自己会不会被AI抢了“饭碗”?


其实,新闻工作者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没有机器那样飞快的计算能力、海量的信息存储量,因为技术只是帮助我们提高生产力的工具。比如有的年轻记者“打不过就加入”,借助AI省时省力生产出较高质量的文本、图像、视频,或创新方式制作出融合新闻产品,取得了很好的传播力;比如,几年前,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就已在新华社“入职”,作为真人主播的“分身”实现24小时在线。智媒时代,那些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奇思妙想,正逐渐演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我们与技术的关系,不是“有你没我”,而是“同台共舞”。当我们真正理解技术、正视技术,并锻造出令其“为我所用”的能力,新闻的生产、传播将变得更高效,“饭碗”也会端得更牢。


况且,我们相信,那些深邃的思想、动人的故事、细腻的情感,永远需要一双“慧眼”去捕捉,需要一双“铁脚板”去采写,这些仅凭技术难以做到。做时代的记录者和瞭望者,专注品质、深耕内容、输出洞见,是为记者。



三问:“江湖地位”还在吗?


一直以来,人们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等来形容新闻工作者,足见“江湖地位”和影响力之不可替代。然而,在新兴传播平台群雄逐鹿、互联网场域众声喧哗的时代,传播格局、舆论生态面临深刻变革,传统媒体经营发展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不少记者的职业满意度不高、工作价值感不强,常常被焦虑裹挟,自嘲“错过了行业的‘黄金时代’”。


比如,面对激烈的竞争、考核的压力,采访、写稿、摄影、剪片、出镜等多线作战的日常,让一些记者调侃自己是“六边形战士”“新闻民工”;有人感慨,版面在精简、经费在压缩、薪酬在“瘦身”,整个行业环境肉眼可见地越来越难;还有人陷入怀疑,自己花费大量心力完成的作品掀不起多少“水花”,一些自媒体的图文,带上博眼球的标题、煽动性的文字,却分分钟实现“10万+”,很多记者忍不住自问:“我们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这种疲惫感、失落感的背后,既有技术、市场等外部压力,也有行业自身的因素。但归根结底,一个行业的“面子”要靠“里子”来支撑,有多大的“里子”就有多大的“面子”。对记者来说,不管是求精求专,还是求新求全,不断拿出立意高、质量好、叫得响的“拳头产品”,引领舆论导向、人心走向,才是守住“江湖地位”的不二法门。“江湖”始终在,吾辈须练好内功。


图源:视觉中国



四问:你还会“路见不平一声吼”吗?


从早前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到新近的油罐车混装食用油乱象,在众多社会事件中,正是新闻从业者紧紧握住了手中的一支笔、一台机器,以一颗赤忱之心履行着舆论监督职责,才赢得了“社会守望者”的赞誉。


但在现实中,记者在进行舆论监督时经常会碰到“硬钉子”,有人对记者“严防死守”,只说漂亮话、不提真情况;有人指责记者“来找茬的”,动辄破口大骂,甚至还抢设备、打记者……


面对压力乃至威胁,总有记者挺身而出,坚持用新闻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近年来,总台《财经调查》、浙江卫视《今日聚焦》等舆论监督类品牌栏目,之所以赢得公众青睐,关键在于敢于担当作为,既“揭盖子”,又“挖根子”“想法子”。2022年,第32届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舆论监督报道奖项,目的正是为鼓励记者“路见不平一声吼”。


此外,社会上还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正面宣传是“报喜不报忧”,舆论监督是“揭丑抹黑”,两者“非此即彼”。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只有两者都抓、两者都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才能被牢牢守护。


漫画 图源:新华社



五问:“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近年来,传统媒体人才断层流失、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逐渐凸显。其实选择离开或是转型,都是个人选择,这无可厚非。但若想要人才留得下、留得久,甚至吸引更多人才流入,就有必要思考:在新闻舆论工作原有理念、固有认知、传统模式受到冲击的当下,新闻单位能做什么?记者能做什么?


记者的未来,在媒体的主动出击里。面对滚滚向前的技术浪潮、众声喧哗的舆论生态,如何让记者坚信“未来可期”?传统媒体要坦然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针对优质内容生产、话语体系转变、人才队伍建设、传播能力提升等,与时俱进“开良方”,以系统性变革的打法,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对于专业人才,做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发挥一个个具体且鲜活的“人”的力量,找寻于浪潮中站稳脚跟的“锚点”。


记者的未来,更攥在自己的手心里。“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未来虽与时势息息相关,但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卷,绘图的那支笔,依然攥在我们自己手里。有人中途放弃,有人走得跌跌撞撞,但始终有更多人选择坚守着、努力着,并收获着。路越是难走,越要沉下心来锻造自己的思想力、发现力、写作力和产品力,练就过硬的“十八般武艺”,然后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一路“繁花”。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每一位不忘初心、执着坚守、驰而不息的新闻工作者致敬。笔者还想分享一句心里话: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传播方式在变,但一往无前的脚步不能变。我们一起热爱“热爱”的赤诚,坚持“坚持”的选择,相信“相信”的力量。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浙江宣传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官方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