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此前,“浙江宣传”刊发了《给“表哥”“表姐”减减负》一文,讲的是一群被“困”在表格里的人,引发广泛关注,有高赞留言问道:啥时候给“材子”“材女”也减减负?
提笔就能写、笔端有思想的年轻人,无疑更容易被大家看见。不少单位选人用人,“能写材料”往往也是一个重要加分项。那么,为何不少年轻人会觉得“困”在材料里?又该怎样给“材子”“材女”减减负?
一
在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字材料承载着政策传达、工作指导、情况反馈、经验总结等多种功能,重要性可想而知。而一篇材料考验的不仅是写作者的文字功底,更考验其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写材料是很多单位培养干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过,写材料也是个公认的“苦差事”,“案牍劳形”说的就是写材料。很多时候,一写材料,“五加二”“白加黑”就成了常态,令人身心俱疲。而年轻人的材料之“困”,可能还有更多。
比如,“无米之炊”,难施拳脚。对于一些刚走出学校门、进入机关门的“材子”“材女”来说,工作业务可能还不熟悉,就已经被“文山”捆住了手脚。不说“下马看花”,有时候“走马观花”都不见得能做到,没有一手素材,没有工作体悟,只好用网络、书报上的文章“东拼西凑”,一会儿像挤牙膏,一会儿像泥中跋涉,难以施展拳脚。
比如,“陷于套路”,消解创意。部分单位对材料有着相对固定的格式和标准,于是不少年轻人把精力都用在了“三大点九小点”“四方面五重点”等模板和套路上,渐渐失去了创新和个性。总是忙着堆砌、复制一些空话套话,不仅感到工作乏味和压抑,也容易抹杀独立思考、创造活力的能力。
比如,“过度雕琢”,内卷焦虑。个别单位工作标准不一定高、实绩不一定好,但对材料要求却十分卷。几句话就能说清的事情,却要求对仗、讲排比,诗词典故、数据案例、插图表格都得用上,同一件常规业务每年都要创造出新花样,让“材子”“材女”不得不绞尽脑汁。然而,逐字逐句打磨后的结果往往会因为思考较少、实效不多,看起来文采奕奕,内容却平平无奇。
再如,“无穷无尽”,感到迷茫。有的地方要求基层每月甚至每周上交汇报材料,“无穷无尽”的写材料任务可能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而一些材料只是在电脑里或者纸上堆积,无益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也让他们感到徒劳和无奈、前途迷茫。
二
古往今来,优秀的材料既能辅助决策、谋划发展,也能实实在在推动工作。像《过秦论》《出师表》等,这些我们曾“熟读且背诵”的名篇,按时下说法就可归为调研报告、汇报材料。材料的价值不言而喻,但不少年轻人依然“谈材料色变”、自嘲“困”在材料里,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
可能源于“工作干没干,材料说了算”的形式主义。经常要总结、要汇报,加之一些考核评价,往往在实绩与材料之间倾向于材料,在实地与纸面之间选择看纸面,导致有些人认为“比干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把汇报材料写得漂亮”“材料字数比其他地方少了就体现不了成绩”。
当“工作干没干,材料说了算”在个别地方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材料只能使得“材子”“材女”疲于应付;而“材料出政绩”“材料评优”等现象的出现,更让“材子”“材女”背负本不该承受的压力。
或许因为“只管压担子,不管搭梯子”的用人观念。部分单位习惯“什么事都丢给年轻人”,并将其视作对年轻人的锻炼和培养,而实则压的“担子”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繁重繁琐的写材料工作,也不管这些工作是不是年轻人应该承担或擅长的事。更有甚者,一旦需要担责时,就让年轻人“背锅”,而获得表扬时,则让年轻人“隐身”。
这般“只管压担子,不管搭梯子”的用人观念,不仅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也会影响整个单位的干事作风,无法激发、培养新生力量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也可能出于“业务不过硬,心里总发怵”的本领恐慌。都说“文字是思想的外衣”,文字功夫很多时候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水平,而材料更是具有业务专、涵盖广、要求高等特点,因此,不少新上手的年轻人往往只能“囫囵吞枣”“依葫芦画瓢”,完成规定动作都难以达标,更谈不上精益求精了。
或许有人会说:“写材料就够辛苦了,哪还有时间去钻研业务?”然而,有深度、有水平的材料,离不开对业务的把握和思考。因此,一些年轻人往往从材料到材料,缺乏对业务的钻研,久而久之,在写材料过程中频频遭遇瓶颈,反过来又消磨了工作的热情和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三
如何让年轻人更好地闯过“材料关”?笔者有三点看法。
脚下多沾些“泥土气”。有个形象的比喻,在材料写作中,调查现场才是主战场,办公桌只是水到渠成的产床。我们熟知的古代文豪,就十分注重先调研再写材料。比如,苏轼在登州(今蓬莱)为官仅5天,总共待了不过20多天,时间不长,但他深入走访、一心为民,调研上书了《乞罢登莱榷盐状》《登州召还议水军状》,留下“五日登州府,千古苏公祠”的佳话。
如果不经常走出去开展调查研究,再加上人生阅历的缺乏,就会慢慢陷入素材不足、信息茧房的困境,导致越写越乏味、越写越艰难。因此,用人单位需要创造更多机会让年轻人去基层一线调查研究。文风源自作风,勤当“泥腿子”,才能抓到“活鱼”,让材料承载起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笔尖多注入“思考力”。有人说,写材料是思路,是历练,更是价值。有的重要材料一旦过审,便意味着会介入实际工作,有可能推动某个产业的转型,也可能影响一批人的生活,甚至影响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发展。
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写材料的目的不是为写而写,而在于服务工作、解决问题。想要从“小笔头”走向“大笔杆”,炼就“金刚钻”,除了在自身专业领域具备扎实的硬功夫,也需要对古今中外、政经文史等各方面都有所涉猎。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才能“书到用时不觉少”,从而在写各类材料时能够更加精准、生动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真正做到以文辅政。
案头少一些“非必要”。一些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难以根除,过度留痕、文山会海等案头工作牵扯了不少精力,而这些工作大部分可能落在了年轻人的肩上。今年出台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把“切实精简文件”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规定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加强评估审查等,这都有助于从源头帮“材子”“材女”突破“材料围城”,甩掉不必要的“材料包袱”。
《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中华文化向来敬畏文字,愿更多“材子”“材女”能真正展示“才子”“才女”的一面,落笔生辉,用心作文。
各位读者: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留言在本文发布的24小时以内得到点赞数最高者,我们将赠送任意一套《浙江宣传》书籍。您觉得该如何过“材料关”?来评论区聊一聊吧!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