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自建城以来,沿东延伸系列山头绵延东展。扶风山(古称螺蛳山)、东山、栖霞山等。人皆传言:此三山最有盛名。
(今日扶风山:山麓为阳明祠))
余大学毕业后,谋生安居筑城,初以煤矿村地租赁安身。常空闲游荡于周边名区景点,错把今扶风山阳明祠地认为栖霞山矣,穿行煤矿村地。然则路口附近有一小区:栖霞社区,以为以此山地取名而已。后阅历多方,方知栖霞山地在此几里旁已。栖霞山竟于何地?今人多也无详细明言。
顺道扶风山东延,今人所谓东山,今山顶新修有东山寺。再东延一二里有余,此乃栖霞山地矣。前后两山地不过一二里地也,人皆东山而不知栖霞山矣,故以东山皆称呼。查《贵州图经新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版,第4-9页)所云:
“栖霞山,在治城东,山腹有洞,曰来仙。”
“东山,在治城东,山颇高大,而林木丛茂,俗名老王山。”
“铜鼓山,在三司治城东二里,高百余仞,山半崆峒,每阴雨,闻其中有声如铜鼓。相传为诸葛武侯所藏者。”
“来仙洞,在治城东二里许,栖霞山之半,中平敞可居,洞外松竹花草,扶疏交荫,为郡人游乐之地。”
曹学佺在其《贵州名胜志》云:“东山在省城东门外二里,峭壁千仞。越二里有铜鼓山,亦高百余仞,山半常有铜鼓之声。又五里有栖霞山,腹有来仙洞。”
《方舆纪要》云:“铜鼓山在府东二里,高百余仞。每阴雨,山半空洞中有声若铜鼓。其相接者曰东山,峭壁千仞,俗名老王山。又有栖霞山在府东七里,山半有来仙洞。”
皆上史志所云,今栖霞山,实乃东山后山地矣。山麓有洞,为古人来仙洞称呼地矣。元朝初年,有道人云游此处,见此风水佳地,结庐而居,悟道清修,为仙人洞见诸文献之始。后传说其远,八仙曾云游此地,某日洞中对弈,忽见山下牛渡河(今南明河)中石船与巨龟争斗,霎时狂风大作、恶浪滔天。吕洞宾随拈一子,信手掷下,正中船腰,石船震裂,声如雷鸣,巨龟逃遁,恶狼平息。石船仍屹立河间,后成文人游客佳话。余曾闲暇探寻此船石,终不见矣,如今,河道两岸,毗邻大厦,传闻终究隐没尘世矣。唯独后山宣统元年提督徐印川石崖璧刻四字:“云山万里”,让人浮想联翩!
有明以来,王守仁蒙难于黔地,曾游历栖霞山来仙洞地,留诗于此,后官书录入更添加山洞之名气。后陆续文人学士留游此地,皆书写佳文,感慨人生意气,多舛平生见闻。
来仙洞
古洞生寒客到稀,绿台荒径草霏霏。
书悬绝壁留僧偶,花发层萝绣佛衣。
壶磕远从童冠集,杖藜随处宦情微。
石门遥锁阳明鹤,应笑山人久不归。
游来仙洞早发道中
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
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
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
倾暑特早发,征夫已先途。
淅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
烟峰上初日,林鸟相嘤呼。
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
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
弘治年间举人易弦作《咏来仙洞》:
携酒来仙洞里游,洞云与君长相留。
朱颜醉依春常在,不信人间到白头。
仙人洞地,初乃佛门圣地,后不知何时转为道教场所。康熙十二年(1673年)有云方道士建观于此,后历代道士相传,延传至今,已为筑城宗教名迹。三清殿、三官殿早立于山地平台之间,甍栋崔嵬,院落平敞,微风吹拂,铃铎振响。沿着大殿后崖凿壁小道之形而上,山高璧陡,扶梯而上,似有头昏眼花,悬看山下,垂峭陡悬,手心出汗微微。乃鼓气再爬,镇定之余,随人走中已到八仙洞地,已见八仙早已到此,乃对弈,乃围观,竟然忽视余等到顶欢呼。自清初以来,早已为道教圣地,数百年未变。逢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成道日(道教称慈航胜会),朝山香客万人空巷,香火不绝。
乙未(2015年)、甲辰(2024年)孟夏,余曾带领学子,祈福于仙人洞道观圣地,探寻贵州史地故事,传道授业大学入第,于天地悠悠之间,于山水明朗之间,于古来圣人之间,已继灿烂之文明!
东山阳明祠记(扶风山阳明祠记)
(此张网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