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县城在两条河的交叉点,一条叫前河,一条叫后河。赫章最早的名字就是前河的名字,彝语叫墨特川,意为“有水塘的山冲”。
赫章历史悠久,境内曾有少数民族彝族建立地方部落政权。战国时为夜郎辖地,秦属汉阳县,后来政区沿革几经变更,在宋朝时属乌撒部。
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年),元军由云南大理进逼乌撒(今威宁自治县一带),在重兵压境之下,乌撒归附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乌撒地区建立驿站,又新开中庆乌撒乌蒙道,在今赫章县城设墨特川站。
赫章在元明清三朝属乌撒地区彝族政权统治区,先后划归云南行省、四川行省管辖。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春,傅友德从乌撒率师东进捕杀乌姆土目安正邦,筑墨特川土城(今赫章县城前河南岸土城坪子),开设东南西北四门,驻兵防守。二十年(公元1387年),在乌撒驿道置墨特川站,令储粮250石,以供谪戎犯所需食粮。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墨特川土城毁于战乱,地方防务由百户所屯田军承担。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乌蒙土司安万钟反清,贵州参将哈元生率军征讨,经墨特川时,于谢旗冲(今卸旗)以“劳师祭旗”为由将本地夷酋乌姆斩杀,并把墨特川改为“黑张”,后称“黑章”。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清政府在乌撒道设乌蒙铺、平山铺、黑章铺、冷水沟铺、水塘铺、莲茶铺。前二铺毕节管辖,后四铺威宁管辖。
(发展中的赫章县城,图片来源于赫章县政府网站)
明廷在平定云南残元后,在通滇驿站大道相各距离不等之间,在沿途重要山川水势显耀地理位置,设卫置所哨地,留守驻军,沿其附近慢慢形成一个个不同的汉姓村落。后期由于朝廷中央与地方府州之间信息的传递交流,沿卫所沿线“五里一铺,十里一堡”设置许多的驿站。加上毕节地邻黔、滇、川三省毗邻中心,战略位置凸显,后续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贵州西北重镇行政中心。随着地方的开发,家族后裔的增多,碰上地方战乱等因素,加上毕节气候条件的不足,粮食的增减往往决定一个家族的繁衍,后世的子孙受生存发展的影响,既而转向周边区域发展,同一个姓氏的后人在几代人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产生各地散落的后人,以致几代人后,脉络顺序紊乱,到今天形成错综复杂的家族错乱关系。然后部分家族得以幸存的残谱和家族之中有识人士的续谱,使其家族世系脉络传承有序,延续至今,昭然在目。以赫章水槽铺为中心的黔、滇的徐氏先祖徐演清则是明中叶由江西抚州府科举仕任赴滇任职途中路经此地,恰逢云南变乱变故,受当地马圈岩姬姓土目,慕其德才,多番挽留设馆育才而留下今毕节市内赫章县水槽铺定居后繁衍至今。
今从徐氏后人手中翻阅《徐姓家谱》两册,该谱编纂印刷于二零一一年一月,主编为徐仁瑞。硬壳精装印刷本,近1200页。从谱中资料概述。从中大致可以知道以下方面事实:
一、徐氏先祖概况
徐氏族姓在毕节地区是广泛分布的汉姓,除了赫章演清后后裔这支外,另外主要的是徐达后裔这一支,主要集中在毕节七星关地区。而演清后裔这支集中在今赫章县城关镇镇黄泥坡及周边乡镇。赫章徐氏族人也是在最近年份新修成谱,其族人分布主要是赫章周边地区,包括云南昭通、水城、威宁草海、赫章妈姑镇、野马川镇区域。
而毕节赫章入黔始祖则是明中叶入仕赴云南任职途中留下定居赫章水槽铺期间繁衍至今。纵观各地各姓族谱,大多数嫁接顺延到三皇五帝时期,少则先秦时期,这些实则多不算详实,实乃其后世族人为了增加自己族姓的“辉煌历史”。动则到今就一百多世系,实则竟是虚无荒谬的虚荣心态。贵州各地汉姓,多则是明清从江西一带进入。若按其血缘脉络后传,当以入黔始祖为始最佳。前人世系实待考证,从入黔始祖至今,能有详细脉络相传是最好。而同样,徐氏祖先则以皇帝后裔伯益为血缘始祖一世,其子若木为授姓起祖为起点为二世,逐子孙以徐为姓。后以江西金溪琉璃乡蒲塘村的老谱理出三世到入黔始祖演清为第一百一十四世。
二、徐氏家族后续发展概况
明清以来,徐氏和其他众多姓氏一样在地方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为毕节的发展相应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其族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方面的情况。
(一)入黔世系
从《徐氏家谱》中清光绪五年为演清公的墓志铭可知:徐氏系出东海,明初中山王有佐命功,逐家江南,并分江右,若陛若琼,代有传人,赫章始迁祖演清公,自明正德中王时,由江右贸书来黔,逐家乌撒之乡后作古,与桂老君合葬水槽铺焉。
笔者从中可以推测,徐演清应该也是明初开国功臣徐达江南后裔一支,前墓志铭信息可见。笔者再结合七星关徐达后人族谱信息(《七星关徐氏族谱》)可知,徐达后人江南支系,后人曾有迁徙江西居多,而江西金溪徐氏世系脉络相连,中间有些出入,其中第九十四世有些信息尚不明确待考。赫章徐氏新修编委工作人员虽然去江西金溪祖源考察,并将其入黔始迁祖挂系在江西金溪徐氏后裔第一百一十三世后,但其入黔前祖源地是江西确信无疑。这些不是赫章徐氏关注的重点,重点而是应以入黔始迁祖演清公为入黔一世详细脉络世系繁衍至今的清晰后人为荣。
演清公由明时期赴滇仕职滇乱原因后定居水槽铺,以设馆教书授业当地,以传统儒家文化教化当地民众,惠及一方,实乃赫章设馆教学第一人也。且耕且读,尚先人之遗风,迄今五百余载,子孙繁衍已二十代前后。演清公生璧、奎二子。二世徐璧生仕政、仕俊二子,三世仕政生连第、连周二子,四世连第生世英,五世世英生之琦、之焕、之睿,六世之三大房后裔传至后世今赫章今徐氏众多后人也。
从六世的之字辈到七世的月字辈,再到八世的继字辈,延到九世的开字辈,从九世开字辈徐氏并开枝散叶世居赫章周边地区,形成徐氏后人众多的支系脉络后世。
三世的仕政,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沿滇黔古驿道从水槽铺迁居到赫章七里店半边街,四世的连第继续沿滇黔古驿道迁居今赫章县城郊的黄泥坡;连城则迁居到今赫章县城街上,此二公逐为今黄泥坡和赫章街上徐氏分支始祖矣。徐氏族人自始迁移周边地区,形成后世赫章各地徐氏族人村落。
(二)徐氏字辈传承
一般而言,任何一个入黔始祖,一般定居某地后,前面三四代人忙于稳定在其地的生存发展。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土地的拥有,粮食地的开垦种植是家庭首要考虑的因素。经过两三代人的辛勤耕作,才能在当地立足。当有了一定的物质后,特别是土地和粮食的稳定充足,才会想到精神层面的东西。家族后人的增多,便于后人联络交往便利,字辈的产生划分,长幼有序,礼仪遵守。自然在传承字辈间会按照一定的秩序起名。
赫章徐氏从演清公定居此水槽铺地后,且耕且读之间,已经有详细的二十字字辈延续后世,当然这也是其后人根据祖源相传所记,当然最主要是其族人后裔世代受文业熏陶浸染相传,使族人的发展脉络有序,字辈自然延续而来。自演清公入黔,传二十字辈排行为下:
演璧仕连世,之月继开廷。文正祥仁本,天乃庆广兴。
到光绪五年(1879年),南畿公欲齐家谱,更变增续,在前人字辈的基础上,再续十六字后延:
演璧仕连 世之月继 开廷永章 克绍书香
守其先泽 天寿必昌 维明昭厚 保大华光
民国廿五年,廷鳌公再度修谱,搜集遗稿,摘纂原著拟为:
演璧仕连 世之月继 开廷永章 克绍书香
守其先泽 天寿必昌 维明昭厚 保大华光
蕃廷序立 平成赞育 位定上中 元和启复
再到一九九零年修谱中,其徐氏后人,对上述排行,编修组经反复议商,略有改动增补,特拟为:
演璧仕连 世之月继 开廷永章 克绍书香
守其先泽 福寿盛昌 维明昭厚 保大华光
蕃廷序立 东海宏扬 松鹤儒林 精武定邦
宗耀甲第 国泰家康 雄豪英杰 辅贤佐良
恭承典训 孝道纲常 平敬赞育 德沛万方
根深叶茂 源远流长
通过后续的增添字辈,达到赫章徐氏族人后世交往的更加便利和老幼尊卑有序,族人团结。而笔者学生徐梅家这一支是现居住在赫章县妈姑镇街上,其祖上是入黔第十三世照祥公辈由赫章西屯迁居到现在的妈姑镇街上地方。其家庭世系为:
(三)家族的文教贡献
任何一个家族立足一地地方后,便于族人融入社会和在社会的有序发展,在国家法制管理下,自然而然会以文教的培育方式让家族后人科举入仕回馈社会的发展。
赫章入黔始祖演清公本身就是一位传统受教的儒家知识分子,能在当地受土目之邀,于水槽铺马圈岩设馆教学,其德才兼备,教学有方,成为县内最早的学馆教育。至清朝时期,赫章县内发展到十三所私塾。赫章、七里店、野马川、拉乐等周边村庄学馆不断兴起,无不是拜演清公文教星火之起。
清咸丰年间,,徐氏后人开端在七里店半边街开设义塾,对穷困子弟免收学费更加促进了赫章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位徐氏后人开瑄,字子京,少年得志,才华横溢,于道光年乙酉年(1825年)取得拔贡,民望众拥。其著作《徐子京诗稿》从中折射出当时地方社会的影子,掩映着乌撒大地的神秘,展示了乌蒙山自然环境的优美和诗人对社会历史发展叙述的另一面,从中可以了解清时期赫章的社会概况,并成为清时期赫章幸存的文化珍贵史料之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徐氏后人廷鳌,字宝珊,清廪生,贵阳师范学校一期毕业,有许多感伤之作,对地方灾害民众的生存状况的描写,对我们今天对晚清民国之交的地方社会的风貌有清晰的认识。另一位徐氏后人文彭,大定师范毕业,一九零九偕同郭敬先、马绍凡等先生倡办公学,上书威宁府,创办赫章高初两等学堂获批复,令徐廷鳌任堂长,寿陔任总理教师(教导主任),校址社万寿宫(今新华书店),招生六十人,用新学教材。廷鳌公任职十五年历任,寿陔公接任。由于办学有方,施教得法,毕业生大部分都成为赫章名人,为赫章的发展贡献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所新生民国学堂,即是赫章之学源,也是赫章近代文化教育发展的奠基石,成为赫章文化教育的摇篮。
徐氏入黔始祖演清公及其后裔对赫章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其地方县志和校志中都得到了充分的社会肯定,其后人多大学毕业生,人才辈出,在社会各行各业发挥了其族人的积极贡献和力量。
从其新修族谱中,家族文教理念和家族文化与国家的意识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国爱家是每一个族人的最基本的准则,继往开来、自强不息、学习成才、效忠国家、热爱家族、德才兼备等家国认同观念已经融为一体。
三、小结
简而言之,从毕节赫章的《徐氏家谱》族谱中,我们可以了解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传统的国家意识和文教传入对西南边缘地的开发过程,从中知道中央王朝在毕节地方发展过程中正史资料与地方资料的互补论证。从毕节地方家族的发展过程中,中央王朝的国家观念思想和理念对边缘地的影响,中央到地方基层的统一,国家整体观念的完整融合,对我们今天了解毕节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特别是对地方家族姓氏每个后人的家族历史自豪感意识,从徐氏的族谱文本解读分析过程中,我们了解黔西北赫章徐氏族人的地方社区生活和历史发展的相关过程。均是地方家族社会生活内容极其意义的重要载体和象征,也是中国族谱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