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中医论治肠易激综合征

文摘   2024-09-15 10:04   北京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指一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的症候群。根据ROMEⅣ标准,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及未定型。
从文献调研及临床实际工作看,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见,约占IBS就诊患者的75%以上。根据IBS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胡珂教授临证中提出泄泻之要在于“脾失升清”,其他病因最终导致脾不能升清,清气下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提出IBS的发生发展与五脏均有关,但与脾、肝关系尤密,其中体质差异、情志因素、饮食不节是其重要致病原因,脾胃升降失司、肝胆疏泄失常、三焦气化不利是其重要发病机制。胡珂教授在临床上将IBS大致分为肝郁脾虚、脾胃气虚、下焦湿热、寒热错杂、脾肾阳虚五型,并提出升脾降胃、疏肝利胆、通利三焦的治疗大法,配合情志调摄、饮食控制等治疗方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PART.1
从体质、情志及饮食因素分析IBS的形成机制

现代医学模式早已从过去简单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胡珂教授在坚持中医理论指导下,亦强调体质因素、情志因素及饮食因素在IBS的发病中占据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从体质因素看,他认为,辨别个人体质的差异对指导IBS的临床辨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出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阳虚体质这四类人群多发IBS,“脾虚湿盛”是泄泻的关键病机。如痰湿体质,多见于外形看上去偏胖,形体偏肥厚之人,亦可见于虽形体偏瘦,但诉平时易晨起咽堵甚至咯痰多,不喜油腻或稍食易恶心呕吐之人,因平素痰湿内蕴,痰湿为有形之阴邪,易阻碍脾胃气机升降,导致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发生。对于湿热体质来说,多见于平素喜食煎烤油炸,日常活动易出汗,汗味较重、汗质较黏之人,因体内湿热内壅,阻碍气机,耗伤脾胃,引起脾胃运化失司,出现腹痛腹胀、大便不畅、黏滞不爽、肛门灼热不舒等临床表现。而就气郁体质来说,因肝性喜条达,主疏泄、调畅气机,气郁不舒多与肝相关,故平素郁郁寡欢、易生闷气、脉弦者多为气郁体质,加之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气郁体质的人群日益增多,因肝气郁结,易亢易旺,乘犯脾土,引起肝脾不和,导致腹痛、泄泻等相关症状出现。而阳虚体质,多见于平时面色偏白,形体怕冷,精神不佳,时时欲寐之人,多为脾肾阳虚,因肾阳虚,脾土得不到温煦,水谷运化不利,故临床多见泻下清冷,甚至完谷不化;此外,因肾阳虚,导致水气不得以化,聚于下焦,壅遏气机,致肠腑传导不利,亦可引起便秘,但便质稀软;因脾阳虚,寒湿不得以化,趋于下焦,阻滞气机则泄泻、腹痛,稍受凉即诱发。


从情志因素看,当今社会,随着外在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内在心理压力的加大,消极的心理因素已然成为各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发因素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肝又主导情志的调畅,故肝容易受情志的影响而表现为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如长期的思虑忧愁、情绪抑郁,容易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导致疏泄不利,肝气郁结,风木不达引起脾土不运,脾土不运引起肝木不疏,最终导致肝脾不和,肝气郁滞,脾运失司,胃气不降,导致湿浊内停,蕴久化热,引起便秘、大便黏滞不爽等不适。若素体脾胃虚弱的患者,复受精神紧张或忧思恼怒等情志影响,致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逆乘犯脾土,加重脾胃衰惫之势,引起脾胃运化失职则水湿下注而成泄泻,气机壅滞而见腹痛等症。《医方考》中指出:“痛责之于肝,泄责之于脾,肝责之于实,脾责之于虚。故名痛泻。”脾不升清表现为脾虚、脾湿、湿热、积滞、痰湿、肝郁、肝旺、肾虚(火不援土)、脾寒胃热、脾寒肠热。IBS易重叠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更易表现出寒热错杂,肝旺脾虚之证。

从饮食因素看,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起居生活没有规律,饥饱不均加之学习工作压力的刺激,长年损害着脾胃,影响其功能正常的运行;尚有些人过度挑食或恣食膏粱厚味、辛辣酒食,或咖啡饮料,或食减肥药等刺激品,也会损伤脾胃之气。具体表现:如外出就餐时,食用不洁食物,壅滞体内,引起脾胃升降功能失司,日久损伤脾胃,致其运化失常;或嗜食肥腻之物,酿生湿热,壅滞脾胃,致脾胃运化不及,反过来又加重湿热的蕴积;或饮食无节制,如过分饱餐,滞碍脾胃运化,导致宿食内停,或嗜食生冷之品,致寒邪伤中,运化不及,化生寒湿之邪。无论湿从寒化或热化,无湿不成泻,湿盛则阳微,导致腹泻、腹痛诸症。诚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中所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腹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PART.2
从辛开苦降谈IBS的治疗
辛开苦降,燮理阴阳

大肠属腑,其气亦当通降,湿热蕴结肠腑,气机不畅,传导失司而泄,此证泄泻病机有二:①脾寒不能升清。②肠热传导失常。多属脾寒肠热,即上(脾)寒下(肠)热,临证特点主要为腹中冷痛,喜得温饮,不耐寒凉,稍受寒冷即腹痛便溏,肠鸣辘辘,大便溏而不爽,黏滞后重,黄褐秽臭,便后肛门灼热。治疗予半夏泻心汤寒温并用,温脾清肠,恢复脾胃正常升降之功。

脾胃同病,脾寒胃热,临床症见大便稀溏,腹痛喜温,胃痛痞满,胸脘灼热,嘈杂反酸。多为肠易激综合征重叠胃食管反流病者,也属寒热夹杂,上(胃)热下(脾)寒,亦予半夏泻心汤清胃温脾。该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干姜温脾升清,干姜、半夏辛开散;二是黄连、黄芩苦降泄热,胃肠同治,既能清胃除痞,又可清肠止利,厚肠止泻,所谓“厚肠”,实因清肠,清热燥湿,肠腑湿热之邪得去,传导功能恢复,自可“止泻”;三是人参、甘草、大枣补益脾胃。三组药物使本方具备补泻兼施,苦辛并投,寒热互用,使热者得清,寒者得温,虚者得补,实者得泻,脾气得升,胃气得降。观其全方,药物精简,配伍灵活,与脾胃病“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病理特点相吻合,故临床应用时,除了根据主方变通加减,更重要的是紧扣病机,辨清寒热虚实,升降主次,从而指导寒温药物剂量增减,使全方升降趋势得以灵活调整,即寒性药物比重大则以降为主,热性药物比重大则以升为主,使全方更具个体性、广泛性。脾虚气机阻滞,多腹胀隐痛;湿胜多便溏,热多而口渴,热在湿中,缠绵不已,大便次数多,且溏而不爽。其病多久治不已,虽能暂安,亦多反复。所以,取半夏泻心汤温清并施,寒热平调。可加木香(有香连丸之意)温以行气,加枳壳以宽肠。临床应用可据脾胃升降失调的轻重,或辛开为主,或苦降为主,有时甚至可短时少佐制大黄增强苦寒降下的作用,待病情稳定,腹痛、大便不爽基本控制之时,辅以参苓白术散,补土益肺,实为有效的巩固方法。

肝脾同病,虚实错杂,即木土失和,相互影响,肝胆气郁,疏泄失职,则脾胃纳运失常,升降失调。临床特征为大便溏滞不爽,日二至四行,稍受凉则腹痛肠鸣,泄泻加重,大便次数增多,有时痛引两胁,矢气后胁部不适可减,舌体胖,边有齿印,脉偏弦,欠有力;治疗予乌梅汤(取乌梅丸做成汤剂)以温脾清胃,泻肝降胆,即扶正气,和寒热,调升降,利三焦。临床有时按仲景全方之意于煎药时加米以护脾,加蜜补虚缓急,煎成后于药汁中加米醋(苦酒)2匙,助乌梅治肝。乌梅丸是《伤寒论》中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全方配伍精当,结构严密,用治上热下寒证甚是合拍。文中所述主久痢,被现代很多医家重视,患者多反复求医,然病机是恒动的,各医师所用的方必不等同,或补或泻或温或寒,终致病情发展到寒热虚实错杂的地步,然基本病机仍为肝气疏泄不利,易郁易亢,肝强脾弱,肝木易乘犯脾土,导致肝脾不和,脾虚失运,湿热夹寒。乌梅丸组方旨在酸苦辛甘合用,寒热同治,肝脾同调,气血兼顾。方中乌梅、苦酒敛肝止泻,干姜、附子、川椒、桂枝、细辛辛温刚燥,党参补脾益气,共同温脾散寒,脾强则御肝胆之侵凌;黄连、黄柏苦寒降下,清热和胃,降泻胆火;当归养血助乌梅泻肝,肝胆得制,不能犯脾胃,则间接地起到补脾的作用。从药味配伍来看,酸与甘合则化阴,酸与苦合则泄热,辛与甘合则温阳,辛与苦合则通降(辛开苦降,或苦辛通降)。所以乌梅丸是一张脾胃肝胆同治的方子,能扶太阴,护阳明,泻厥阴,和少阳,调寒热,燮阴阳。胡珂教授运用此方时,乌梅多用至30~60g,取其酸以敛肝之性。临证时根据寒热虚实的轻重,药量的调整亦至关重要,寒多者附子、干姜多用至15~20g,而黄连、黄柏用至4~5g;热多者黄连、黄柏量增加至10~12g,而附子、干姜等热药则相应减量,多用至6~10g。乌梅丸立足肝、脾,兼顾肾、胃,涵盖湿、寒、热等直接病因,重在调畅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肝胆疏泄,故临床上寒热错杂、虚实相兼、肝脾不和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予乌梅丸切中病因、病所、病机,故取效颇著。脾寒肠热,有时肝肠热甚,见大肠急迫,里急后重,夹有黏液,予乌梅丸合白头翁汤,二厥阴方同用。但应中病即止,不可苦寒过用,伤脾败胃。


好书推荐
给大家推荐《胡珂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集》,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点击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胡珂教授数十年临证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的全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学术思想”从5个方面介绍了胡珂教授对于脾胃病辩证与辨病的理解和应用;第二章“临床经验”介绍了胡珂教授对12种消化系统疾病和6种杂病的临证体会和诊疗感悟,并附有代表性医案;第三章“经方发挥”介绍了胡珂教授对于桂枝剂、麻黄剂、柴胡剂、泻心汤、四逆散、乌梅丸及附子剂的临床加减应用,同样附有医案加以佐证。
医家简介
胡珂,1956年10月生,江西新建县人,主任中医师,研究生导师。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40年。崇尚经典,师承名家,善用经方。擅长治疗口腔、咽喉、食管、胃肠、胰腺疾病,如口腔溃疡、咽喉炎、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便秘、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腹泻等;亚健康、内伤杂病的中医调理。为国家级课题《浅表性胃炎中医优化方案及其疗效评价模式研究》分中心负责人,主持江西省卫生厅胃肠病科研课题研究多项。发表国家级、省级学术论文50余篇。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MXY822,欢迎投稿唠嗑。
一方加减治愈4年干眼症
扶正祛邪,合方加减治肺癌
阅读原文,选购文中推荐好书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