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 针药并举,滋养肝肾、通经活络法治疗脑卒中验案

文摘   2024-09-15 10:04   北京  
孙申田教授从事针灸 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将中药同针灸相结合,把中医与现代医学理论同神经内科相结合,为现代神经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孙申田指出一名合格的针灸医师不应仅通晓针刺疗法,还必须熟悉方药,他常常在临证中列举古代名医华佗、张仲景等用针药治病的范例,用实例说明了要做一名名医不仅要精通针术,还要通晓中药。重点强调了针灸选穴与配方同中药处方的共同之处,都是建立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只是在针灸中分主穴与配穴,而在中药处方中则分为君、臣、佐、使,其理是相通的。一名合格的针灸医师应熟练应用方药治疗各种疾病,针药结合,只针不药或只药不针,则要根据每个人病情适时应用,灵活掌握,最终达到百治百验的效果。




患者胡某,女,76岁,2020年10月13日初诊。
初诊


2020年10月13日
主因“左半身麻木,言语略笨1月余”由来诊。
患者于2020年9月6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口歪,言语不清,就近前往市一院行脑CT、MRI检查,诊断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给予巴曲酶、丹参注射液等静脉滴注治疗,症状有缓解后出院。目前言语略笨拙,伸舌左偏,左半身麻木,饮水呛,强笑,尿频,纳可,睡眠较差。
既往高血压病史30年,最高血压200/90mmHg,现服用硝苯地平30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左右。患者高血脂,未给予系统治疗。无吸烟及饮酒史。T36.6℃,P75次/分,R18次/分,BP127/84mmHg。
神清,精神可,左侧浅感觉减弱,生理反射存在,右侧病理反射(+),左侧肢体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肌腱反射正常。舌色淡,苔白,脉沉。
实验室检查(2020年9月8日):尿素氮8.3μmol/L,总胆红素21μmol/L,谷氨酰转肽酶61IU/L。
头颅CT(2020年9月7日)示①双侧基底节区、双侧侧脑室旁、双侧丘脑和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灶、脑软化灶;②老年性脑改变,脑白质变性。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肝肾阴虚)。
西医诊断:腔隙性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高脂血症。
治法:滋养肝肾,通经活络。

中药处方:龙齿15g,云苓35g,菖蒲15g,黄芪50g,酸枣仁55g,百合25g,远志15g,天麻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地龙25g,葛根40g,益母草50g,陈皮25g,桃仁15g,红花15g,生甘草15g。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针刺处方:运动区(双)、感觉区(右)、足运感(双)、语言二区(右)、情感区、廉泉、迎香(左)、地仓(左)、风池(双)。经颅重复针刺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语言二区、情感区,配以双侧风池穴。
医嘱:节饮食,禁烟酒,降血压药继服,慎起居,调情志。
二诊


2020年10月20日
连续针刺治疗1周后,患者左侧麻木有所恢复,左侧肢体肌力Ⅴ级,言语改善,情绪良好。舌淡红苔少,脉弦。
方药:上方去黄芪、龙齿,加枸杞、菊花各30g。
三诊


2020年10月27日
再治疗1周后,患者基本无明显不适。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患者自行要求停针灸治疗。
方药:继以上方服用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服用)。

按语
本案患者因罹患高血压病多年,精血衰耗,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亏于下,阳浮于上,肝阳化风,扰动气血,血随气逆,阻络清窍,故发为病。
治宜滋养肝肾,通经活络。根据足少阳胆经之“维筋相交”理论(“颈维筋急,从左至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结合现代神经解剖学与脑功能定位,运用经颅重复针刺法针刺双侧大脑运动区、感觉区,可激发皮质脊髓束的功能,促使其更快地发挥代偿作用,从而促进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即刻效应明显。配情感区以调神益智,开窍利咽;配地仓、廉泉穴以通经活络,开窍利音;语言二区根据焦氏头针疗法的取穴方案,位于耳尖直上1.5寸,向耳后方平刺1.5寸,即相当于大脑颞叶颞下回后部的感觉性语言分析器在头皮表面的投影区,主治感觉性失语症;配患侧肢体局部取穴可疏通经络,调畅气血。
此患者年老体虚,耗伤津液,肝肾阴虚,瘀阻脉络,故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药,大补脾胃中气,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化瘀而不伤血,为臣药。佐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疏通经络;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络,与生黄芪配合,增强补气通络之力,使药力能周行全身。诸药合用,则气旺血行,瘀消脉通,筋肉得以濡养,诸症得愈。二诊时患者出现舌红少苔等阴虚表现方中加入枸杞、菊花各30g。三诊时患者病情改善,药中病所,可守前方。
选穴一方面根据现代神经解剂学与脑功能定位,选取运动区、感觉区、言语区以调节和改善相应的大脑功能区域,通络开窍,同时配情感区以调神益智;另一方面结合中医辨证选穴,配局部腧穴以祛痰利窍、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诸穴合用使精血充盛而瘀散,肢体功能渐复。
本案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久病体虚。问诊间,感其情绪悲观,对康复呈质疑、不安态度。孙申田认为,现代中医神志疾病不应仅指西医学精神科疾病所出现的精神症状,而应全概多种神经精神科疾病及其他疾病所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等,精神异常是神志疾病的最主要症状,因此,在治疗神志疾病时,调整患者的精神状态使之恢复正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所在。中医学认为神是生命的主宰,神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基本物质,而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气血的运行,又必须受神的主宰。神不但调节改善形体内环境的变化,在调节内外环境协调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若神受损,调节机能失常,即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孙申田依据“凡刺之法,必本于神”“用针之要,无忘其神”之理论,倡导防病治病先调其神,指出“调神益智法”是治疗疾病的基础,此法不仅对于西医学的多种神经精神科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其他疾病中所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亦有很好的调节和改善作用。本案中于情感区应用经颅重复针刺法,便取得了良效
……以下是广告时间……

给大家推荐《脑卒中全国名老中医治验集萃,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荟萃了来自全国5个地区的10位名老中医,分别是王永炎、田维柱、任继学、孙申田、李景华、谷世喆、张伯礼、陈学忠、郑绍周、赵继福,他们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领域独具特色,在全国享有盛誉。他们的学术经验荟萃,将会对中医从业人员诊治中风病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该分册分别从医家介绍、学术观点、临床特色、验案精选四方面对10位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进行了阐述。


医家简介部分介绍了名医的学术背景、地位以及成就。学术观点部分展现了名医独特的学术观点及其源流与发展过程。临床特色部分展现了医家诊治的特点,如特色诊疗、常用方药、特殊药物剂量、药物配伍等。其中精要部分,如王永炎之“毒损脑络”学说,田维柱之“眼针”治法,任继学之“中风十法”学说,孙申田之“头针”治法,李景华之“善用续命”经验,谷世喆之“针药结合”方法,张伯礼之“个体防治”经验,陈学忠之“肾虚血瘀”学说,郑绍周之“析风论治”学说,赵继福之“四阶六证”辨证,或发皇经典之古义,或融会现代之新知,如是蔚为大观。验案精选部分则选取了反映医家临床的经典案例,体现了老中医特有的诊疗思维。该部分通过专家按语的形式对验案进行点评,辨析患者脉证,详解诊断依据,阐释立法思路、药物加减变化等。全案例整体分析与各诊次解读相结合,体现诊次之间的动态变化,展现名医临证思维方法。此外,书中还结合医案再现当时的诊疗情况,立体展示了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与弟子跟诊记录全貌,体现“道术结合”的传承内涵。同时,从人文关怀的层面,还原了名老中医如何用其认识、感知世界的丰富经验来关切患者生命及与之共情的过程,增加了全书的高度和温度,是中医从业人员学习不同名老中医辨治脑卒中道术的专业书籍。

作者简介

谷晓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疫病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及老年医学副会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主任委员。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温病学》课程联盟理事长,教育部首批《温病学》虚拟教研室主任。被评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名中医”“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医疫病学传承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温病学学术带头人。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小编微信号:MXY822,欢迎投稿唠嗑。

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带状疱疹,用了《医原》里的一首方
● 【专辑·国医大师】李今庸:20世纪50年代的一个案例,验证了这首经方的神奇疗效



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