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一词较早见于《素问·奇病论》“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素问·阴阳别论》提出“二阳结,谓之消”,其中“二阳结”可理解为胃肠结热。张介宾注:“阳邪留结胃肠,则消谷易饥,其病曰消。”笔者认为,该条文所言之消可作消谷、消瘦、消渴、消耗津液之意。《伤寒论》《金匮要略》条文中记载消渴有“消渴病”“消渴症”两种。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提出消渴有多饮、小便不利之意。《伤寒论》中消渴作为症状出现的描述见于五苓散证、厥阴病。五苓散证中的“小便不利”“欲得饮水”与厥阴病的消渴均为木火上炎、循经犯胃、损伤津液所致。《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治》将消渴作为病名,并认为“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便坚”,指出消渴有大便坚、小便数的症状。《金匮要略》有关文蛤散及白虎加人参汤的描述中均提及“渴”,虽然文中未言明小便症状,但从文蛤咸寒利水的功效可推测出,文蛤散主治证候中有小便少;白虎加人参汤主津液大伤,亦可见小便数而少。《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病脉证并治》言:“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张仲景所言消渴,本应小便少,因肾阳衰微,气化失责,不能摄水,故小便反多。笔者认为,“反”字提示小便多一症与常证有区别,小便反多可视作消渴之变证。东汉·刘熙在《释名·释疾病》中言:“消,渴也。肾气不周于胸, 胃中津润消渴,故欲得水也。”《淮南子·说三训》曰:“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后难复处也。”部分学者认为此处的“病消”与糖尿病相似[1]。然笔者查阅全文,未见与“病消”有关的症状描述,结合全篇推测该词指有病情迁延难愈可致死的疾病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故将其视为糖尿病恐欠妥。隋·巢元方认为:“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由少服五石诸丸散,积经年岁,石势结于肾中,使人下焦虚热。”久服五石诸丸散,下焦虚热,又因年老气血衰败,肾燥日盛,则见口渴、小便数。《外台秘要》转引《古今录验方》言:“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此是消渴病也;二吃食多,不甚渴,小便少,似有油而数者,此是消中病也;三渴饮水不能多,但腿肿,脚先瘦小,阴痿弱,数小便者,此是肾消病也。”该条文提出消渴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为“三消论治”理念发轫之始。孙思邈认为,消渴多因长期饮酒、过嗜盐咸、久服石散、过度房劳、热中脏腑所致,主要症状有小便数、痈疮、消瘦、多饮、大便燥结,或小便不利、口渴。《太平圣惠方》认为,消渴由热毒内生、脏腑失津所致,主要症状 为口渴、咽干、多饮。宋代以后医家认识消渴多受“阴虚燥热”理论的影响,如刘完素在《三消论》中言:“况消渴者……阴气损而血液衰虚,阳气悍而燥热郁甚。”窦材在《扁鹊心书》言:“盖肾为津液之源,脾为津液之本,本源亏而消渴之证从此致矣。”朱丹溪继承《古今录验方》中“消渴”“消中”“肾消”的说法,提出“相火妄动”是消渴的主要病机。张子和明确提出“三消当从火断”理论。戴思恭在《证治要诀》中明确将消渴分为上消、中消、下消。《证治准绳·消瘅》将三消分为“消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明代以后,张景岳、程国彭等医家多持此观点。也有部分医家有不同见解,如清·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卷下·消渴》中言:“消渴者,口常渴也。”清·陈士铎在《辨证录·卷之六·消渴门》中言:“消渴之病,有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陈士铎所言消渴似由痰火上扰、壅阻于肺所致,与普遍认为的消渴有较大出入。
消渴有着较丰富的内涵,或作为病名,如《素问·奇病论》所载;或作为症状,如《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或作为病因,如《太平惠民方》所载“渴利成痈疽”“渴后成水病”“大渴后虚乏”。消渴作为痈疮、水肿、虚劳的病因。《古今录验方》提出广义消渴、狭义消渴之论,并指出“消渴病”一词。刘完素将“三消”病位与“三焦”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三消辨证体系。
虽然历代医家对消渴症状描述有不同,但普遍认为消渴有口渴之义,并兼有小便异常的情况,可见消瘦。医家如刘完素、朱丹溪等多使用“消渴”“消中”“肾消”描述消渴,普遍认为多饮为消渴的主要症状,多食易饥为消中的主要症状,但有关肾消的症状描述不统一,多数描述为小便如脂膏、小便数且多、腿膝消瘦明显等。
消渴以症状作为诊断依据,而糖尿病以西医实验指标作为诊断依据。在某些症状上,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例如《古今录验方》所述的“消渴病有三:一渴而饮水多,小便数,脂似麸片甜者,此是消渴病也”与糖尿病“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的症状相吻合。西医对糖尿病症状的观察有严格的量化标准,如多尿指24 h尿量>2500mL,而中医少有具体的量化标准,所言多尿是与日常尿量相比的。故尽管二者症状相似,其单个症状背后也可能代表不同内涵。其次,古籍所记载的消渴症状也并非糖尿病独有,例如口渴亦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尿崩症、神经性口渴等疾病;再者,有些类型糖尿病如隐匿型糖尿病、无症状型糖尿病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无典型症状,故难以诊断为消渴。从糖尿病本身特点出发,其显著的特点是慢性高血糖状态,血糖、尿糖持续性升高。古代医家缺乏精准的检验手段,难以判断血糖、尿糖情况,多以小便甜作为诊断依据。魏佳等[2]认为古籍中记载的消渴如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且有小便甜,可认为所言之消渴为糖尿病。笔者亦认可此观点。《伤寒论》所言的消渴,主要是指口渴、多饮、小便不利等症状,不可直接将其等同于糖尿病。若所载消渴有与糖尿病相似的症状,并明确提出“久则转见目疾、痈疖”等并发症,也可考虑为糖尿病[3]。综上所述,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伴有小便甜,可认为是糖尿病;有典型症状,伴有目疾或痈疮等并发症,可认为其较大可能是糖尿病。尽管部分古籍所记载的消渴与糖尿病联系十分紧密,但也不能将两者完全等同,将两者病名互相指代是对消渴概念的错误认识。古籍所载消渴可能是糖尿病的某个阶段,如糖尿病早期伴有典型症状阶段;其他疾病的症状,如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变,或是胸痹的临床表现;包含糖尿病在内的很多疾病;只是指口渴,如《万病回春·卷下·消渴》指出“消渴者,口常渴也”。消渴的某一阶段对糖尿病的某一个分型有指导意义,例如肾消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关系较为紧密。总之,糖尿病是消渴、糖尿病完全不是消渴的说法均表述不够严谨、准确。笔者较为认同胡春宇[4]对糖尿病与消渴关系的阐述,即将消渴与糖尿病看作独立且相交的两个集合。从上文糖尿病与消渴的差异性阐述中不难看出,现代很多教材将糖尿病归于消渴范畴欠妥。仝小林院士认为,由于古代诊断技术的局限及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与今之不同,根据症状定义的“消渴病”并不能完全涵盖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故提出“糖络病”学说[5]。笔者认为,将仝小林院士提出的“糖络病”作为糖尿病中医病名更为合适,或者用“消渴病”(《古今录验方》)表示亦可。消渴病(《古今录验方》)的症状描述有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和小便甜的表现,符合糖尿病的基本诊断。较之消渴,消渴病更能反映糖尿病从“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发展至“尿有甜味”及发生“变证”的一系列病变过程[6]。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医家赋予消渴不同的内涵,消渴与糖尿病既彼此独立又相交,然目前存在消渴与糖尿病概念混淆、消渴与消渴病指代不清、糖尿病中医诊治照搬“三消辨证”原则等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深刻理解消渴及消渴病的概念,规范糖尿病中医病名,树立正确的中医辨证思维。规范糖尿病的中医病名,既要认识到以糖尿病为代表的西医疾病与传统中医疾病的不同,又要避免这类疾病的中医认识受西医思维左右的情况出现。因此,明确消渴与糖尿病的差异性,同时在深刻把握糖尿病中医病机的基础上,寻找更为适宜的病名是很有必要的。消渴病、糖络病更加符合糖尿病的中医病名要求,可取代消渴。中医治疗糖尿病要树立正确的中医临证思维,从中医理论出发,在借鉴传统“三消辨证”的同时合理辨治,借助现代中药药理、现代检验技术明确病机,提高疗效。
[1]王宏才,程莘农.消渴病病名源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5):52.[2]魏佳,李灿东.消渴病病名探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1):1588.[3]潘朝曦.论糖尿病不可均按消渴辨治[J].江苏中医,1998,19(7):78.[4]胡春宇.糖尿病与消渴病关系诠释及糖尿病辨治理念的探索[D].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26.[5]郑玉娇,苟筱雯,逄冰,等.“糖络病”学说及其诊疗要点发微[J].中医杂志,2019,60(22):1920.[6]吴长汶.2型糖尿病的中医病名与“甘邪”致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内容节选自《中国民间疗法》杂志2024年第32卷15期以上内容节选自《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32卷第15期杂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本文治疗方法仅供读者阅读参考,如需应用治疗疾病,请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欢迎广大读者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