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代解剖学的成熟发现,标准的肺部结构由五个肺叶组成(右上叶、中叶、下叶,左上叶和下叶)。肺叶切除术本质上是一种“解剖程序”,需分别切断与每个肺叶相连的肺叶支气管、肺动脉分支和肺静脉引流。相比之下,解剖性段切除术则涉及段支气管、动脉和静脉的切断。1995年,LCSG发布了一项随机试验的结果,表明诊断为临床T1 N0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者接受肺叶切除术比进行更少的切除获益更大。自那时起,肺叶切除术已成为心肺功能良好、肺部肿瘤早期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然而,有限的切除方式也保留给了那些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随着影像技术的显著进步和TNM分期的改进,日本临床肿瘤学组(JCOG)和CALGB合作启动了非劣效随机研究,以比较临床T1a N0患者实施肺叶切除术和亚肺叶切除术的疗效。最近公布的两项试验结果显示,对于临床T1a N0分期且肿瘤直径2cm或更小的NSCLC患者,亚肺叶切除术在疗效上并不劣于肺叶切除术。本文特别编撰整理了该项关于早期NSCLC患者肺叶切除术式讨论的综述核心内容[1],以飨读者。
由“肺叶切除术”到“亚肺叶切除术”
关于“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的RCT研究分析?
在另一项RCT研究(CALGB140503)中,同样比较了亚肺叶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疗效。研究验招募了1808名患者,最终成功随机分配了697人。结果显示:
这一研究强调了在临床决策中需要权衡手术风险与患者个体情况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上述RCT研究为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在早期NSCLC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证据。虽然段切除术在总体生存率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且对术后肺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其局部复发率较高的风险仍需考虑。相反,肺叶切除术在局部控制方面表现更佳,适合于能够承受更大范围手术的患者。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手术方式选择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充分考虑肿瘤特征、患者健康状况以及长期生存预期。
关于“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未来的研究探索
尽管JCOG0802和CALGB140503研究结果解答了关于“肺叶切除术”与“亚肺叶切除术”的一些关键问题,但也引发了新的疑问。尤其是在五年无病生存率较低且局部复发率较高的情况下,是否需要探讨新辅助或辅助治疗的益处。
最新数据表明,结合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方案在IB至IIIA期的NSCLC患者中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这提示了将这种策略应用于I A期NSCLC患者手术前后的可能性。
此外,研究表明,亚肺叶切除术可能在复发或出现第二原发肿瘤的患者中提供长期优势,因其保留肺功能的特性允许进一步的积极治疗。尽管肺叶切除术在总体生存率上表现更佳,但在无病生存率和复发率上两者差异不大,显示出亚肺叶切除术的潜在价值。与此同时,对于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立体定向体部放疗(SBRT)可能提供短期优势,但其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对于I期肺癌患者,治疗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健康状况、肿瘤特征及长期预后。
肺段切除术对老年或多发基础疾病患者,特别是外周小于2cm且未侵及神经外膜的肿瘤,以及良性或小于1厘米的磨玻璃结节,具有显著优势。这种手术能够在保留肺功能的同时,精准切除病变组织。然而,手术的复杂性主要在于血管和支气管结构的差异性。为确保手术效果,必须谨慎选择合适的患者,确保切缘和淋巴结的彻底清除。如果切缘不足或存在恶性浸润风险,段切除术可能需转为肺叶切除术。
JCOG0802和CALGB140503研究表明,亚肺叶切除术对I A期NSCLC的疗效不逊于肺叶切除术,但前提是必须进行充分的淋巴结评估和切缘确认。未来,随着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导管消融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有望成为这一领域的新兴竞争手段。然而,精准的分期仍然是决定治疗策略的关键,将对进一步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