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 10年!清远长隆终于来了,会带来什么?周边炒房客能不能“解套”?

楼市   2025-01-06 15:52   北京  

临近春节,乐居君疯狂搜索广州周边游,突然发现清远不少温泉酒店都打出了“清远长隆”作为卖点。

本以为又是“炒冷饭”,酒店用清远长隆做噱头吸引游客,但乐居君搜索了一下,发现清远长隆大概率在春节前开放!

消息来源于广州铁路公众号在12月底发布的一篇文章,当中明确提到:清远长隆国际旅游度假区将于春节前开放

为了保证乘客体验,京广高铁清远站停靠车次总数还由40列增加至46列。

广东长隆集团也进一步证实消息,称清远长隆度假区首期项目将于春节前开放,首期项目包括长隆森林王国、长隆森林大自驾、长颈鹿城堡酒店等。

足足10年,清远人们终于盼来长隆。

早在2014年,长隆官宣落户清远银盏,2015年项目开始动工。

但它的进度,比不上3年完成建设的广州番禺长隆,也比不上5年完成建设的珠海长隆。

·2014年官宣落户清远 

·2015年开始动工 

·2018年官方首度曝光详细规划

·本来预计在2019年建成开业,但没了消息

·2019年初,长隆董事长苏志刚表示,力争在2021年完成首期开园

2019年后,便是无尽的“狼来了”。

几乎每一年都会传出清远长隆要开放的消息,这不仅伤了期待乐园开放的市民的心,也伤了不少清远炒房客的心。

广州长隆的落成,让番禺万博房价从2010年的1万元/㎡左右,飙升至现在的6-7万元/㎡,不少投资客也想赶在清远长隆开园前“抄底”一波,期待几年后能高价卖出。

所以,清远长隆动工前,周边板块房价约4000元/㎡,高峰期涨到1.2万元/㎡,但由于清远长隆“鸽”得太久,加上楼市大环境下行,现在项目周边房价回落至5-6千元/㎡。

其中与清远长隆相隔12分钟车程(百度地图数据)的恒大银湖城,有不少单价4千+/㎡的房子,总价60万元左右就能入手一套大三房。

2020年,投资客对清远楼市还抱有希望的时候,小区同户型还能卖到96万元,现在是直接跌了30多万。

不知道清远长隆正式开园后,周边炒房客能不能“解套”?

抛开楼市而言,乐居君对清远长隆还是很期待的。

广州长隆以野生动物园为特色,珠海长隆以海洋王国为特色,而清远长隆,则聚焦“世界级森林综合体”。

官方介绍,长隆森林王国是一个将自然生态、文化演艺与亲子娱乐完美融合的综合性园区,首期开放8大主额区域,其中包含6大动物展区,一个演艺剧场,和一个专为儿童娱乐打造的游戏天地。

图源长隆官网

乐居君认为比较有亮点的,一个是长隆森林,自驾全长27公里,是国内最长、最开放的动物自驾游览线路;二是长颈鹿城堡酒店,分为长颈鹿主题房、斑马主题房、妙趣房、探索房等房型,共有1257个房间。

虽然都是主打看野生动物,但乐居君感觉清远长隆对比广州长隆,与野生动物的互动更多,有点像身处非洲看动物大迁徙的感觉,应该会很有趣。

另外,整个清远长隆的规模很大,是番禺长隆的9倍,是珠海长隆的15倍(数据来源清远市城乡规划局),所以各类型的娱乐互动设施会更加丰富。

之前清远长隆迟迟未开园,官方表示是建设有困难,特别是城轨交通和周边配套方面的困难。

但现在,城轨交通已经解决了。

比如广州游客要前往清远长隆,可乘坐广清城际,花都出发,3站到银盏站,再打车去清远长隆大概10分钟(百度地图数据)

广清城际还可以接驳广州东环城际,接收白云机场的客流,外省的游客去清远长隆也很方便。

还有清远磁悬浮,官方确保会在清远长隆景区开业前正式开通运营。

该线路初期运营线路全程约8公里,全程大约运行12分钟,连接广清城际银盏站与清远长隆景区。

这下,清远长隆真的会在春节前开园了吧。

清远长隆集团已发布大量招聘信息以及进行招聘面试,小红书上不少人称已经通过面试并收到入职通知。

图源小红书

长隆,会为清远带来什么?

从GDP数据来看,清远2019年-2023年GDP分别为1698亿元、1777亿元、2007亿元、2032亿元、2120亿元,虽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在广东仍处于中下游位置。

加上清远是典型的人口迁出型城市。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清远市常住人口为384万人,2023年为398万人,9年仅增加了14万人。

而广州2023年常住人口对比2014年,增加了354万人,几乎是整个清远的常住人口了。

如果清远再不在产业上做文章,经济很难有较大增长。

有关负责人预测清远长隆项目首期开园后,周末旅客高峰预计可达5万人、年接待游客量800万人次,带动周边镇街的旅游、交通、购物、餐饮、民宿等相关联产业的繁荣。

虽然清远长隆辐射力可能不及广州长隆大,毕竟广州长隆周边配套丰富,更是广州CBD之一,但清远长隆的开园,肯定会刺激当地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对于清远长隆,你期待吗?

新浪房产
我们从房地产出发,以大民生、大财经的视角,关注这个微时代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