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浆水镇的那一边。
在山的那一边。
有一个村子,叫前禅房。
诗的题目
村名,像是一首短诗的题目。
一般这种名字的村子,村前村后、山前山后,一定会有个庙宇场所的存在。
前禅房村后的大山,还有庙宇的遗址。
在无数风雨如晦的夜里,在群山之中,柴门犬吠,一座庙宇,一个禅房,一豆油灯,是故事,也是遗痕。
庙宇已逝,曾经在山间打坐念经的和尚也不见踪影,只剩下一个随寺而生的小山村, 在山间了却岁月。
事实上,古代的很多庙宇一般都有田产。围绕着庙宇,就有佃户带着家小耕种生活,几十年、上百年,人越聚越多,就会形成村落。
沙河广阳山附近的寺庄就是如此。只不过寺庄跟前的是漆泉寺,属于皇帝敕建寺庙,历史上都广有记载。前禅房的这座古寺,史书上却少有出现。也许,村名本身就是它最大的记载。
摩崖石刻的记载
些许故事,在村里老人中间流传。
明永乐年间,李龙、李虎、李章三兄弟到此定居、繁衍,形成了禅房村。后来兄弟分家,就有了前、后禅房两个村子之说。
村后的山,叫小寨。
小寨的山崖上,至今还有摩崖石刻。
大约记载着西周时期,一个领军将领在此打仗,将无数黄金埋藏在左近的事情。隐约的摩崖石刻文字记载中,这里头似乎和中国历史上一件著名的大事有关系。
当年周幽王宠幸褒姒,废掉原来的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此事激怒申后的父亲申侯,于是勾结犬戎,攻克周朝首都镐京,杀死周幽王。太子宜臼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这摩崖石刻记载的便是申侯攻打周幽王,在前禅房发生的一个插曲。
真伪,留给史学家考证吧。
“云清清”客栈
安静地像个小姑娘。
天蓝,云清。
一条河沟绕村而过。
前禅房,并不大。
一个叫“云清清”的民宿,早已落户。
或许整个村子就是民宿,民宿也是整个村子。
一座座的石头院落,像是珍珠散落在山坡上。有的是鲜艳的月季花,包围了整个院落;有的是翠绿的竹子,点缀着院落。花香、竹风,就都在耳边。
在这里,晚上抬头看星星,是否,能想起小时候的浪漫?
邢台太行的民宿,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现象。依托着太行山那些建筑了几百年的石头房子,这些民宿让山里的村子勃发着新的生机。
当我们经历了最开始的进城风潮,很多事情又开始向着农村回归。当我们在城里见识了太多工业化浪潮批量制作出的生活,我们又开始向往着“炊烟袅袅起”的乡居味道。
随手一绘,就是一幅太行山居图。
致橡树
山后,我们见着了几百年的橡树。
很多人都知道当代女诗人舒婷创作的那首《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这首诗歌,陪伴了很多人的中学岁月。
如今真的见到这粗壮的老橡树,树冠撑开,遮天蔽日,厚实的橡树叶子,是不是很多人梦里出现过的橡树的样子?
村里的老人倚着门槛干活儿、聊天。“云清清”的游客,过来,过往。
小寨山的山洞里,还有彭德怀当年在这里拴马、学习的痕迹。
村口的崖壁上,老人们说曾经镶嵌着个金盘子。金盘子早没了,但是石壁上一个圆形的石坑,还残留着痕迹。
如果真有金盘子,我想大概率可能也是个铜盘子。同为黄金色,误为金盘子的可能性也很大。
散落的故事,真实的前禅房。
唐代诗人李商隐,留有一首绝句: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盛夏过后,如果可以,这里倒真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的绝佳出去。
张军昱|文字 张平勤|摄影
好文推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一)——又是柿子采摘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二)——结霜柿饼巧加工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四)——酸枣情节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九)——秋到太行说酸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3)——情真意切话漤柿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4)——圆圆蔓菁味道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