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振杰
邢台市信都区太行浅山丘陵地带经典徒步路线皇马线途中信号树和挡风墙东南不远,有一个位于仙峰山下的古老村庄。那就是距仙翁山后山不远的会宁镇中庄村。
中庄村以村边翠柏掩映下的庙宇群而远近闻名,庙群又以古井、古柏和古龙王庙著称乡里。古井山泉清澈甘甜,古柏参天直入云霄,龙王庙年代久远不知始建于何年。
院内古柏粗达数围,阔荫周边,高耸入云,虽经千年风霜,历漫长岁月,依然英姿勃发枝繁叶茂。站在树下,看着粗壮笔直的古柏枝干,很容易联想到玉泉禅寺中的千年鸟柏。两株古柏株形惊人地相似,只是中庄村的古柏远在深山人未识。
同样的参天古木,同样的千年古柏,一个生长在相对繁华的皇寺,一个生长在远离喧嚣的山村,因此便有了不同的知名度。这与民间工匠何其相似?民间是藏龙卧虎之地,民间高手强过许多只知高谈阔论纸上谈兵的伪专家千万倍。
中庄村的这株古树名木被称作仙峰山古柏。它默默无闻地伴庙而生,扎根贫瘠的山脚土石之中,努力地成长到令人仰望的高度。每当看到千年以上的古树,我都会由衷地敬畏,敬畏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在邢台,扁鹊祠的九龙石柏和祠内古柏、前南峪的千年栗子王、八方村的两株古槐、白云山古松都是古树界的名木。
仙峰山古柏下有一眼古井。古井井壁青石砌就,看上去光滑圆润。井口立三脚钢架,架上置两个铁辘轳用于取水。想必在干旱缺水的浅浅丘陵地区,这眼古井就是村庄过去赖以生存的水源。
由井口看去,井水清澈洁净。据说此井井水经过岩石层层过滤,水质甘甜,冬温夏凉,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天然的矿泉水。令人称奇的是,在井壁青石缝隙中居然生长着一株苍翠欲滴的幼柏。井中幼柏与地面上的参天古柏遥相呼应,似乎正在进行跨越千年的隔空对话。
空地上还散落着一块古朴精美的栏板石刻,不知道是当时的古井护栏还是其它建筑的构件。据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古神庙宇重修碑记载,当年不仅重修了庙宇,还由善人讳毕思勤施地创修了戏房。在古村落中庙宇和戏楼是共生的,
中庄村重修龙王庙碑记记载:青龙潭之西侧有古龙王庙焉,始建于何时,年代久远未见碑石之记。相传内殿奉龙母三娘,殿前红黄白青四尊龙王木雕,神像一侧悬系铜铃彩轿一乘,为龙王行云布雨之具。此地因常年干旱少雨,春季尤甚。每到斯时四周乡民聚而祈雨,谓之抬龙神。人诚神灵,乡民得五谷之丰稔,故敬奉龙王甚为虔诚也。
然一九四六年古龙王庙遭毁,后虽重建,因失修已颓垣断壁,人皆叹惋。是年春,毕润镇广集众论,多方募集,得乡民布施善款二万八千余元,重修龙王庙、大王庙,雕塑神像,青龙潭之北始建井神庙、柏杨仙庙,天地社老母庙亦修葺一新,神喜人悦。期年年风调雨顺,偏敷甘霖于四野。岁岁五谷丰登,乡民福祉安康蒙庥矣。
古庙重修开光碑记记载:公元两千零一十四年孟春,重修天地社龙王庙、大王庙,新立药王、井神、仙王三庙,塑诸神之金身。历时半年余,功以告成,与古柏、青龙潭相映衬,其境幽静而肃穆,诸神栩栩威严而端庄。
于是焉择农历八月十八日开光庆典。是日,善男信女,离乡游子,名士乡绅,群贤毕至,鼓乐齐奏,彩旗猎猎,社炮轰鸣,扇舞翩翩,诸神安位。神祇像前,珍肴罗列,金箔积山,烛明香燃,纸灰飞舞,众人稽首,至诚至敬。
禩神祇之时惠乡里以绥四方,祈龙王之甘霖瑞降五谷丰稔愿大王之护佑生灵荫庇民安,求药王之灵丹祛病妙药消灾,蕲井神之佑助清泉胤用不竭,盼仙王之广施法力除妖驱邪。行请水之礼其时,天降细雨,顷刻如注。众赞曰:吾村龙王庙开光日三年皆雨,真灵焉。
因为邢台西部浅山丘陵地带常年干旱少雨,民间自古便有供奉龙王的习俗,并且由此伴生了许多非遗文化。沙河九龙庙沟一带抬九爷的传统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我小时候,遇到长期干旱无雨天气,村民便将村口庙中龙王塑像抬到太阳底下暴晒,督促其行云布雨。
不只是民间,古代在任的一方知县甚至知府,如果治下干旱少雨,也会到龙王庙求雨以解民众之苦。明代还追封祷雨辄应的杨九思为护国灵侯。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现在人工影响天气已成现实,人工降雨增雨、人工降雪增雪都已实现。
邢台市会宁镇中庄村龙王庙是浅山丘陵地区野线徒步的一个沿途景点。
古柏古井相映生辉,四周氛围幽静而肃穆,诸神栩栩威严而端庄。信奉龙王是古代乡民对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稔的热切期盼,是扭转恶劣环境和不利天气的一种精神寄托。随着时代发展,人影办已经取代了龙王的职责,但供奉龙王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在许多地方依然保留至今。
作者简介:贾振杰,男,笔名西望太行,1970年6月出生, 汉族,籍贯河北隆尧。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经济师,金融理财师(AFP),理财规划师,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邢台分行,邢台市政协文史委特约监督员,邢台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百度百家号优质旅游领域加V创作者,屡登百家号内容榜、入选优选计划。多年来,致力邢台域内文化、历史、古村落及旅游文化深度挖掘,累计发表相关作品2000余篇。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