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庆忠
这是五十多年前在路罗中学上高中的事了,回想起来恍如昨日一般!虽然时间流逝,疏远了许多事情,但是让我最难忘的还是徒步去大寨参观的那些事!
在六七十年代,大寨是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路罗中学是培养农村人才的摇篮,学生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建设新农村。当时大寨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所以学校都会组织每届学生徒步去大寨参观,学习大寨的先进经验。
我们本应高一时就应该去的,但不记得什么原因没有组织我们去。直到1976年9月我们高二年级和新一届三个班的同学一块去。
当时整个路罗中学是一个民兵营,一个班是一个民兵连,徒步去大寨不仅学习大寨经验,而要进行民兵拉练,增强学生的军事素养。
从路罗到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大约二百多里的路程。徒步而去,对于我们这些从未没出过远门的学生来说,无疑就是一次“长征”!
当时解放军汽车兵在路罗中学驻训,学校联系解放军的车队,从学校所在地路罗启程,把我们送到二十多里地的桃树坪村。然后,学生们有序列队走山路步行前进,身上背着行李,带着干粮,一列列整齐的队形,雄纠纠,气昂昂,俨然一支真正军队。
开始前行是双队,女生在前,到了山下就成了单队,六个班不到四百人,一字长蛇阵,沿着麻地筐陡而蜿蜒曲折的山路徐徐前进。路两旁边茂密的绿树环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投下斑驳的光影。山雀在空中飞舞着,落在树上跳跃着发出美妙的鸣叫声。
当登上海拔不到两千米的麻地筐主峰北侧,回看太行山群峰连绵,真是一览众山小,好像站在了云端之上。在巍巍的太行之巅,一脚踏两省,眺望四面都望不到尽头连绵起伏的巍峨山峰,真是让人心潮澎湃激情万丈。
突然,一个同学朗诵起了毛主席的诗词: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赖以拄其间。”
同学欢呼之后,继续向北走了几里地,就到了山西和顺县境内一个叫东平沟的地方。上了公路,之后到了范庄,已经接近中午,就休息一会儿,吃了干粮继续前进。晚上住到一村里,不记名字了,都是学生的先遣队找大队干部给安排到每家每户住。那时候民风淳朴,思想觉悟高,社会治安好,要是现在就很难说了。
我们四个男生同住在一户人家家里,女主人和蔼可亲,是一位大约三四十岁的大嫂,早已给我们准备好了床铺,烧好了开水。虽然我们听不太懂山西口语,但她那笑脸,那热情,使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第二天,我们继续上路,经过水峪水库。同学们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碧波荡漾的水域,感到很是惊奇。宽阔的水面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几只水鸟在水面盘旋着,发出悦耳的叫声。远处的山,远处的树,还有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里,宛如一副美丽的画卷。
晚上住到一个叫北石龛的村,村里安排我们十七班住在小学的教室里打地铺。大队干部告诉我们,这里有狼,夜里千万不要一个人出来,要结对保证安全。
第三天上午终于到了大寨!村里安排解说员带我们参观了大寨博物馆,给我们讲了大寨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程。多年来,大寨的全体党员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克服种种困难,把一个地无三尺平,年年多灾情,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贫穷落后的大寨,建设成了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讲解员着重讲了大寨人三战狼窝掌等感人故事,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创造了旱涝保丰收、高产稳产的奇迹!
大寨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战胜一切困难,攻无不克的法宝。
“看新村,望翠柳,社员们住上窑洞楼。虎头山上马达吼,层层梯田渠水流。”歌里唱的美景,真正的出现在眼前。
解说员带领我们参观一排排窑洞楼样式的大寨新农村,以及七沟八梁层层叠叠的梯田。梯田里丰收在望的金灿灿的谷子,火红的高梁,还有金黄的玉米!
站在虎头山上,举目四顾,欣赏那粗犷又柔美,如诗如画的黄土高原风光,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一群一伙地络绎不绝。还惊奇地见到好多外国人也来参观,说话叽里呱啦的,不知道说的啥。皮肤有黑的,白的,黄的,头发不像中国人那样的黑头发。她们有黑、白、红、黄,颜色不一。
从大寨出来,到了武家坪,在这里又遇见了我们城计头中学和赵峪中学的学生。当然有我们初中时的同学,有的同学已有一年多没见过面了,还有我一个村的一起长大的发小,他乡遇故知,那叫一个亲。
下午到昔阳县城参观了两个地方。昔阳县城是一个山城,房屋建筑重重叠叠。我们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进城,感到特别新鲜。第一次领略了黄土高坡的风光,领略了山西人民的热情好客。
晚饭是在一饭店吃的面条,山西人爱吃辣椒,给我们的饭也加辣椒,辣得同学们嗓子冒火,头上冒汗。有的同学实在吃不下,就去买馒头,馒头是粘的,地方风味如此不一般。
到晚上就住在一个叫河东的村子里,村里基本都是窑洞,住在窑洞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舒服。
第四天原路返回,因为是下坡路多,同学们走得快,第五天天黑就到桃树坪了,还是解放军的军车把我们接回到了路罗中学。
回到学校后,就开始上课,老师安排我们就这次去大寨参观写作文,记叙自己的感想。还写下了学习大寨经验,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的决心书!毕业之后回村里,一定要像大寨人一样建设好自己家乡!
相关文章链接
那年到路罗中学去报到——追忆路罗中学的青春岁月之一
50年前在路罗中学我们学习了什么课程呢?——追忆路罗中学的青春岁月之二
当年我们上高中初到路罗中学所接受的思想教育——追忆路罗中学的青春岁月之三
当年我们在路罗中学所参加的修地劳动——追忆路罗中学的青春岁月之四
当年在路罗中学上高中时的吃穿住行——追忆路罗中学的青春岁月之五
好文推荐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一)——又是柿子采摘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二)——结霜柿饼巧加工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四)——酸枣情节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九)——秋到太行说酸枣
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3)——情真意切话漤柿魅力太行之山民情怀(14)——圆圆蔓菁味道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