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概况 ·
新庙庄遗址为冀西北泥河湾遗址群的一处重要地点,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浮图讲乡新庙庄村西200米处的西沟两岸,地处泥河湾盆地中部南侧的深山中,桑干河南岸一条支流的两岸。与泥河湾盆地诸多旧石器时代遗址主要分布于盆地内桑干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区域不同,该遗址分布于盆地南缘大南山中的一个小盆地中,所在位置海拔较高,约1200米。
图1 遗址位置图
一
遗址发现发掘过程
198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织泥河湾盆地旧石器专题调查发现。1986年,发掘33平方米,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5000余件,石制品以大量高比例精致修理的工具最具特点,存在大量陡刃加工修理、多层修疤的刮削器、尖状器等,有学者认为具有西方“莫斯特”技术风格,被认为是华北最具西方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技术特点的遗存。
2016~201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在该区域围绕1986年发掘地点开展区域调查,确认旧石器地点近30处,包含石片石器、细石叶技术等多种石器技术,形成一处分布密集、延续时间长的晚更新世旧石器遗址群。
图2 调查发现遗址(地点)分布图
2022~202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单位发掘2~5号地点,并开展系统年代测定与地质地貌与环境研究,目前已确认晚更新世的6期遗存。
图3 遗址地貌、发掘区与年代序列
二
六期遗存的主要发现
第一期,2号地点下文化层,埋藏于第4级阶地底部,光释光测年距今12~9万年。发现丰富的用火遗迹,可见成片的灰烬以及大量烧骨。发现石制品、动物化石4000余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属于典型的石片石器技术。
图4 2号地点发掘区远景与文化层分布
图5 2号地点下文化层发现用火遗迹
第二期,3号地点,埋藏于第4级阶地中下部,光释光测年距今9.5~8.1万年,发现有石制品、动物化石900余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锯齿刃器等,属于石片石器技术。
图6 3号地点石制品
第三期,1号地点,埋藏于第4级阶地上部,为1986年发掘的主体遗存,发现石制品5000余件,第二步加工修理的石器数量多、比例高,有大量陡刃修理、多层修疤的各式刮削器、尖状器以及锯齿刃器等,光释光测年距今7.5~6.3万年,石器技术体现出莫斯特技术风格。
图7 1号地点石制品
第四期,2号地点上文化层,埋藏于第3级阶地下部,光释光、碳十四测年距今4.5~4.2万年。文化层底部发现有集中的用火遗迹,由多块砾石围成,发现有灰烬、碳屑、烧骨等。发现石制品、动物骨骼15000余件。文化层上部发现石叶石核、石叶以及以石叶为毛坯加工的琢背工具与修尖工具等,体现出石叶技术的典型特征。一件骨片边缘保留均匀的三道刻划痕迹,可能反应当时古人类的思维活动。同时发现有灼烧用作制作颜料的赤铁矿岩块,应该为古人类通过灼烧改变赤铁矿内部结构,来获取更加适合的制作赤铁矿颜料的原材料,体现出古人类已掌握用火来改变岩块性质与精神领域的复杂性行为。
图8 2号地点上文化层一个发掘面文化遗物分布
图9 2号地点文化层底部揭露用火遗迹
图10 2号地点上文化层石叶技术石制品
图11 2号地点上文化层刻划的骨片与灼烧的赤铁矿岩块
第五期,4号地点,埋藏于第3级阶地上部,发现五个阶段的遗存:39000~37000、36000~34000、29000、27000~26000、25000年。27000~26000年阶段发现丰富的细石叶石核、细石叶、拇指盖刮削器、琢背刀、雕刻器等,为典型的细石叶技术遗存。第1-第3阶段发现有细石叶技术化的石制品,在第1阶段发现磨制的石质、鸵鸟蛋皮装饰品各1件,在第3阶段发现有集中分布的烧石以及磨制鸵鸟蛋皮的串珠装饰品1件。
图12 4号地点发掘区与文化层分布
图13 4号地点文化遗物与文化层的纵向分布
图14 4号地点烧石出土状况
图15 4号地点文化遗物
图16 4号地点发现的烧石
第六期,5号地点,埋藏于第2级阶地,下部主体文化层第⑥层的碳十四测年结果在距今1.7~1.5万年之间,最下部光释光测年结果距今1.8万年,上部文化层第④、第⑤层的年代应该延续至更晚,整体跨越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发掘发现多层古人类加工石器的活动面,文化层底部揭露一处原地埋藏的古人类活动面,揭露一处“热处理石料”的炉,呈最大径约1米的不规则椭圆形,内部发现有灰烬、红烧土等,周围散布烧过的石块、石制品、废料等。石制品发现7万余件,包括楔形细石核毛坯、细石核、细石叶以及锛状器、石矛头、各式刮削器、拇指盖刮削器、两面器等,属于典型的楔形细石核细石叶技术。该地点为一处楔形细石核技术石器初级加工场,与盆地中部虎头梁遗址群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址的石器原料、技术类型一致,可能是虎头梁遗址群石器原料的来源。该地点还发现串珠、螺等类装饰品100余件,串珠类装饰品发现有不同形制、不同加工阶段的标本,系统展示了串珠类装饰品的加工工艺流程。
图17 5号地点发掘区、地层与年代
图18 5号地点文化层底部揭露的古人类活动面
图19 5号地点文化层底部揭露的“热处理石料”的炉
图20 5号地点石制品
图21 5号地点装饰品
三
价值与意义
新庙庄遗址发现贯穿晚更新世的六个不同时期的遗存,在华北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变、早期现代人的出现与演化、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等热点问题上都具有突出学术价值:
1. 构建起华北晚更新世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
遗址发掘揭露整个晚更新世的六期遗存,包含石片石器、莫斯特技术风格石器、石叶、细石叶、楔形细石核细石叶等华北所有石器技术类型,构建起华北地区晚更新世的旧石器文化序列,特别是5万年以来的文化序列接近完整,为探索华北地区晚更新世石器技术演变与现代人起源提供了系统材料。
2. 发现华北最早的石叶技术
2号地点上文化层发现特征明确的石叶技术石制品,距今4.5~4.2万年,是华北地区首次发现石叶技术遗存,填补了华北地区石叶技术的空白。该遗址发现的石叶技术与中国北方已发现的水洞沟、通天洞等遗址由西方传入的石叶技术明显不同,与该遗址发现的更早的具有莫斯特技术风格的石器技术存在联系,可能华北地区的石叶技术的起源有另外的模式,为探索华北地区石叶技术起源、现代人的起源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3. 发现华北最早阶段的细石叶技术
4号地点2.7~2.6万年的文化层发现典型的细石叶技术遗存,是华北地区最早阶段的细石叶技术,而且该层位之前发现多个更早的文化层,与2号地点上层4.2万多年前的石叶技术形成更加完整的发展链条,揭示了细石叶技术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为探索华北地区细石叶技术的起源提供了系统材料。
4. 东亚地区首次发现“热处理石料”的炉
2号地点揭露一处楔形细石核细石叶技术的石器初级加工场,距今1.8~1.5万年,甚至延续至更晚,与盆地中部虎头梁遗址群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存在时代、石器技术等方面存在高度一致,很可能是以于家沟遗址为代表的虎头梁遗址群的石器原料来源,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北方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材料。该地点揭露的“热处理石料”的炉在东亚地区属首次发现,全面展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热处理石料的方式与古人类行为能力的复杂化。
5. 发现了丰富的反映早期现代人行为的现代性与复杂性的遗存
2号地点上文化层发现有丰富的石叶技术石制品、集中用火遗迹、灼烧且表面有摩擦痕迹的制作颜料的赤铁矿石、有意识刻划的骨片,4号地点发现近3.9万年前的装饰品、丰富的烧石以及赤铁矿块,5号地点发现有规划布置的石器加工场与复杂的石料热处理遗迹、丰富装饰品,为探索华北地区早期现代人行为的复杂化、象征行为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资料。
6. 发现了系统反映古人类逐步发展的用火方式与用火能力的遗存
2号地点下文化层发现丰富的用火遗存,上文化层发现集中用火遗迹,并发现有灼烧处理的制作颜料的赤铁矿岩块;4号地点发现密集分布的烧石;5号地点发现热处理石料的炉,种种遗存反应出古人类在晚更新世用火能力的逐步提升,并在5万年以后掌握了用火来改变赤铁矿、岩石的性质的能力,开始了促进物质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的实践,标志着古人类能力的极大提升,也为其后陶器的产生储备了技术准备。
图22 专家检查指导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