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山东青岛市莱西西老庄遗址在地层内发现旧石器遗存

文摘   2025-01-07 16:54   北京  


西老庄位于青岛莱西市院上镇,处于小沽河东岸,考古调查勘探时发现,原定为一处汉代墓葬群。


2023年11月,为配合青岛市小沽河防洪排涝及水源利用工程建设,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项目涉及的西老庄汉代墓葬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2024年3月在发掘墓葬过程中,在某些墓葬的填土内发现少量燧石或石英材质的石片和石块,具有人工打制痕迹,推测为旧石器时期的石制品。随后,考古工作人员又在发掘区内采集到较多类似的石制品,人为加工的特征较为明显。鉴于以上打制石制品的发现较为重要,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调整发掘思路,联合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相关专业人员,布设探沟和探方,对该遗址进行了旧石器考古发掘工作,并在地层内发现了打制石制品,获取了一批较为重要的打制石器考古资料,故确认西老庄遗址不仅是一处汉墓群,亦是大、小沽河流域一处有旧石器遗存的重要遗址。现将本次西老庄遗址旧石器遗存的考古发掘过程和收获简介如下:


遗址概况和地层堆积


西老庄遗址处于小沽河下游东岸的一处高台地上。小沽河为青岛莱西市和平度市的界河,上游为大泽山山脉群,中下游流经胶莱平原,是大沽河的一级支流。西老庄遗址距离丰水期的河道水流有50米,比丰水期水流面高出约10米,遗址的东侧地势略高,而北侧为地势较低的平地,南侧为地势较低的谷地,遗址比南北两侧高出约4~6米。


该次考古发掘首先在出土较多石制品的墓葬一侧开具1×2米的探沟TG1,通过水洗法对探沟每一地层内出土石块进行水洗和筛选,通过筛选,在较深的地层内发现有较多人工打制痕迹的石制品。随即考古队在发掘区内汉代墓葬之间的空隙间利用RTK布置了3个正南北方向的发掘区,一区发掘区1×1米探方25个,二区发掘区1×1米探方12个,三区发掘区1×1米探方16个。发掘采用自然堆积地层内划分水平层发掘的方法,以厚5厘米为一个水平层逐层发掘,对出土的石制品等遗物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对不能初步甄别为人工打制的石制品以探方和水平层为单位进行收集。揭露堆积最厚有3.5米,发掘至红褐色板岩并不出土遗物为止。现以三区探方的地层情况为例,对该区域的地层堆积进行简要描述(图一):


图一 第三发掘区西壁地层照片


第1层,耕土层,浅黄色沙质土,土质较疏松,包含植物根系、小石子、砂砾等,水平分布,起伏较平缓,厚10~17厘米,大部分汉代墓葬开口于此层下。


第2层,浅灰色沙质黏土,土质较疏松,包含砂砾、石子、植物根系,起伏较平缓,厚30~48厘米。


第3层,浅黄褐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包含少量砾石,厚16~32厘米。


第4层,黄褐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包含少量石块和白色钙质颗粒,厚13~29厘米。


第5层,灰褐色黏土,土质较疏松,含少量砾石、陶片、碳灰颗粒和红烧土颗粒,陶片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出土少量石制品,厚21~32厘米。


第6层,黄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包含少量小砾石,出土石制品,西北薄,东南厚,坡状分布,厚33~50厘米。


第7层,表面铺满砾石层,砾石以黄色石英岩为主,大小不一,多数长度在10~15厘米之间;砾石之间还夹杂砂粒和白色钙质颗粒,厚度约10厘米,砾石层下为红褐色偏黄色黏土,较致密。此层西北薄,东南厚,呈坡状堆积,出土石制品,厚度25-60厘米(图二)。


图二 第三发掘区第7层砾石层


第8层为暗红色板结土层,坚硬致密,此层部分区域还会有少量灰白色夹层,质地坚硬,板结程度高;此层坡状分布,西北高,东南低,较为纯净,偶尔包含大块石英岩石块,不见石制品,应为沉积基岩层并有初步风化效果。


通过该本次考古工作,在发掘区内采集和墓葬等晚期遗迹内出土石制品共78件,发掘出土石制品总共400余件,未见有动物骨骼等其他遗物。这些石制品主要出土在第5层、第6层、第7层,其中以第6层、第7层最多,而第5层内发现有泥质灰陶片,从陶片特征初步判断为战汉时期,这一地层内出土的旧石器石制品可能是下层地层被破坏扰乱带入,第6、7层主要包含石子、砾石等黏土层,是这批旧石器石制品的主要出土层位。


出土打制石器遗物


西老庄遗址地层内发现的石制品原料以脉石英为主,脉石英多呈白色、黄色、灰蓝色等,表面富有光泽;少部分石英岩,多为黄色;其次为燧石,颜色有红色、褐色、黄色、红褐色等,质地细腻。遗址所处区域靠近河流,河流冲积带来大量原石,这些原石绝大多数为石英、石英砂岩的卵石,推测是遗址石料的主要源头。遗址中少量燧石石制品的原料来源尚不清楚,有待后续原料调查工作进一步确认。


该次考古发掘现已发现的石制品主要可以分为断块、石片、石核和石器。分类介绍如下:


断块数量较多,打击破裂的痕迹较为明显。


石核以单台面石核为主,少量多台面石核,以天然台面最多,人工台面较少,以块状石核为主,少量片状石核;大部分石核是较为简单的锤击方法,打制出简单的片状石片,半椎体凹面、打击点比较明显,有的会有同心波、锥疤;少量石核则打制或压制出细石叶石片,从石核上的破裂面可知石叶长3~4、宽0.7~1.2厘米。


石片数量较多,大部分石片都可观察到打击点、半锥体、同心波等结构,石片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石核-石片技术打制出的片状石片,另一类为细石叶石片,数量较少,长度在2.5~4厘米之间,宽度在0.7~1.3厘米之间。


石器以边刮器最多,以单刃为主,边缘形状有直刃、凹刃和凸刃,刃部修理多单面加工;除刮削器外还有少量尖状器、砍砸器。石器材质主要为脉石英和燧石,加工方法以锤击为主,少量压制。出土石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简单石核-石片技术打制的石片进行初步加工的刮削器;另一种为细石器,这种石器以燧石为主,多进行了精细加工,在修理方式上出现了压制方法,以典型端刮器举例:灰色燧石材质,长2.3厘米,宽1.7厘米,石片腹面同心波明显,背面背脊清晰,远端单面压制修理呈凸刃,左右两侧分别修理出亚腰形状,制作出复合工具,推测起到以便捆绑于木棍用来刮削兽皮的作用(图三)。


图三 遗址内出土的端刮器

图四 遗址内出土的石制品


初步结论


本次发现出石制品的地层是以河流岸边较高地势处的河漫滩相的堆积为主,堆积为黏土与卵石角砾混杂,遗址受水流影响较为显著,原地埋藏属性有待进一步的遗址形成过程研究加以确认。发现的石制品整体包含两种类型,一类是以燧石、脉石英为原料,以端刮器、细石叶、细石叶石核为代表的细石器文化,推测时代为旧石器晚期,另一类以脉石英为主要原料,天然台面石核、片状石片、单边刮削器为主要特征。关于出土石制品的第6层和第7层的具体年代,需要等待光释光测年结果,以便对石制品的年代下限或者年代范围进行判断。

青岛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工作经历过多次考古调查并进行过一次系统考古发掘。2012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山东大学考古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机构对莱西地区的大沽河流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共发现19处旧石器地点,地表采集的88件石制品,原料以脉石英和石英岩为主,石制品组合包括小型石核-石片类器物以及一些较大的砾石石器(宋艳波等:《青岛莱西市旧石器考古调查简报》,《海岱考古》第十辑,2017年)。2013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度市博物馆在平度市大沽河中段发现了柏家寨与南村两处地点,采集的石制品均属于石核-石片工业体系,前者以脉石英为主要原料,后者多以质地优良的燧石为主要石料(李罡等:《平度市南村镇柏家寨发现的旧石器》,《文物春秋》,2014年第1期)。2013年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大珠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出土石制品和动物骨骼,石制品属于以锤击法进行打片和加工的石片石器文化,通过光释光测年明确了出土石制品的地层为距今6~5万年前(陈宇鹏等:《青岛地区首个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遗址——大珠山遗址的新发现》,《中国文物报》2014年3月28日第8版)。201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度市博物馆在平度市旧店镇的葛家地点发现了石制品26件,依然是以脉石英为主要原料的石核-石片体系(李罡等《平度市葛家旧石器地点调查简报》,《海岱考古》第十四辑,2021年)。

该次经过考古发掘的莱西西老庄遗址,在地层内除了出土以往发现的石核-石片体系石制品外,还出土了包含端刮器、细石叶、细石核的细石器,这些石制品具有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制品特征,年代一般在距今1~4万年左右。这是青岛地区乃至胶东地区首次在地层内发现细石器遗存,为山东细石器分布增添新的版图。该遗址的地层年代学和出土石制品系统研究,将为完善山东地区旧石器区系文化、探讨山东地区石器技术做出重要贡献,同时对于山东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之间的对比研究、石器技术的交流传播提供新的材料,也为研究该时期的古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水平,以及环境变化对古人类活动方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证据。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考古学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执笔:石玉兵,赵宇超,孙倩倩
















编辑:张小筑
审核:冯朝晖
监制: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