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平粮台遗址新出象首纹陶钵饰纹的初步复原

文摘   2025-01-09 15:26   北京  





淮阳平粮台遗址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史前遗址,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一座龙山时期城址,是当时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城址之一,引起学界强烈关注。近年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又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集中在城内东南部,出土遗存以龙山文化为主。根据发掘简报可知,在一座龙山房址的室外堆积中出土了一件刻纹小陶钵,编号ⅤT3522A②c:44,粗泥浅红褐陶,圆方唇较厚,斜收腹平底,外壁刻划兽面纹。口径14.2、高6厘米(图一)。这件陶钵装饰的纹饰比较复杂,可惜已经残破。2023年12月,笔者借参加淮阳考古咨询会的机会,对这件小陶钵实物做了初步观察,对纹饰复原有了一些心得,现把粗浅认识提出来与学界共同探讨。


图一 简报发表的刻纹陶钵


通过观察并结合简报发表的照片和线图,陶钵外壁的饰纹应是用钝头工具刻的,不过刻得比较潦草,而且有好几处线条因为陶土砂粒的存在刻得有些走样,还有至少一处线条像是刻过了,一处线条还有抹平改刻现象,这就使得整体画面略显凌乱。但残存这部分画面的装饰效果是左右对称的,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也是我们复原整体画面的基本原则。再仔细观察,这个左右对称的画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中间是一个类似瓶状器物的正视图,左右则是两个相向布列的侧视兽面形象,其中左侧的兽面保存基本完整,右侧的兽面已残失过半,而且刻的距离中央那个瓶状物稍微远了一些,这也是画面刻划潦草的重要表现(图二,右)。我们重点对左侧保存较完整的兽面进行复原,再根据对称原则恢复右侧的兽面。


经过观察和比较分析,我们初步认为左侧兽面很可能是一个大象头部的侧视形象,其额头、眼部、口部、长鼻和长牙等部位基本完备,外围的上下部位多为装饰性的卷云线条,象头的后部约当耳朵的部位则是一个带有放射线条的太阳纹。考虑到陶钵的弧面特点和有关走样线条的存在,可以对装饰线条做适当的拉伸和修饰复原,获得一个线条比较圆滑、比较规范的平面感画面(图二,左)。其中额头为一条大弧线,位于象头的最上方,这条弧线向左延伸到太阳纹,向下与象鼻外侧线条顺滑相连;眼部为一条斜向线条下接一个半月形线条,斜向线条应代表眼眉,半月形线条应代表眼睛,眼睛内没有表现眼珠的圆圈或圆点,眼睛的下方也没有表现下眼眶的弧线条;口部位于眼部的下方,是一条反复卷曲的线条,向下与象鼻内侧线条顺滑相连,这就使象鼻有了一定的厚度,比较象形;象牙的下端为一个卷曲的线条,向上延伸成一条大弧线,上端靠近太阳纹的位置,使这条大弧线既表现出了大象的长牙特点,又同时勾勒出象头与身体的分界线;太阳纹由一个大圆圈线条加上外围的九条放射线组成,放射线刻得潦草不整齐,将这组线条释为太阳纹问题不大;把象头外围上下部位的卷云纹视为装饰性线条也问题不大,其中长牙左侧的卷云线条向下再右转,陶钵实物可见其继续向右应与象鼻内侧下端左转的线条相连,呈波浪式左右延伸;长牙左侧这条卷云线条的下部还向左伸出一个短划,陶钵实物可见其应与短划上方的一条小的弯弧线条相连,连成一个较短的卷曲线条,都应是装饰性线条。


图二 陶钵刻纹的描摹和左侧复原


以上为笔者对左侧兽面纹饰复原的基本考虑,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就可以把这个兽面纹饰复制到右侧,共同组成一个现存陶钵外壁刻纹能复原的完整图像,大致可视为两个象头在中央一个瓶状物两侧左右对称的寓意(图三)。从这个复原结果来看,现在的疑问主要有两点:一是象鼻外侧线条向下如何延伸的问题,照片和线图上这个线条似乎是向下斜着延伸到陶钵底边就结束了,但我们从陶钵实物上发现,在长牙外侧卷云线条的底部转折处外侧,似乎存在一个小短划(图二右图蓝色小圆圈标识的位置),这个小短划也是延伸到陶钵底边就结束了,如果是人为有意刻划的这个小短划,那么也可能横向延伸与象鼻外侧的向下转折的线条相连,并且可能是呈波浪式延伸的,但现在尚不能确定,所以只能以虚线连接来示意;第二个疑问是中央瓶状物究竟表示什么的问题,如果当作器物来描述的话,可能是圆口长颈、深直腹平底的形制,可视为当时人祭祀大象神灵的献祭品。但口部的两侧又伸出一对卷曲线条,既像从瓶口冒出的云气,又像是一对眼睛的卡通式“怪物”,显得很怪异,可视为当时人崇拜的另外一种神灵形象。这两个疑问还有待对陶钵实物的更仔细观察,以及相关的对比分析才能得到确切答案。


图三 陶钵饰纹的整体复原结果


尽管存在一些疑点,表明这个复原方案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并不影响我们对整体画面的解读,尤其不影响我们将左右两侧的兽面形象解释为侧视的大象头部。据笔者所知,这个左右对称的象头形象在史前遗存中目前尚无类似发现,因而显得格外重要。我们通过进一步分析,至少能得出以下三点初步认识。


一是对照商周青铜器上的纹样可知,这个象头纹饰应是原始的象首纹。商周青铜器上的象首纹是一类很有特色的纹饰,其中就有以象首为造型铸出铜鼎、甗或鬲的足部,如山东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出土的铜方鼎就是典型例子,其象首足与平粮台陶钵的饰纹非常相似,这在额头、眼部、口部、长鼻和长牙等部位都有明显可比性(图四)。换言之,平粮台的象首纹应是商周象首纹的源头。二是豫东地区龙山文化遗存的族属学界多认为是有虞氏,而有虞氏又以“驯象”著称,平粮台的象首纹成为重要佐证。有虞氏妫姓(一说姚姓),妫通为,甲骨文的“为”字就是以服象之形,亦即驯象之意。《尚书》《史记》往往“虞舜”连称,先秦时期还有“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的传说。据研究,黄淮平原在大汶口龙山时期自然环境比较湿热,湿地广泛分布,适合大象生存。最近在永城王庄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晚期象牙制品就是证明。由此可知,正是因为豫东的龙山人平时能够接触到大象,并可能驯服了大象,所以才将这种超大型动物作为神灵来崇拜,并创造了平粮台这样的象首纹来渲染和神化象神。这就进一步证实了相关文献的记载。三是为河南省简称“豫”找到了确凿的史前考古依据。《说文》载:“豫,象之大者。”可知豫就是最大象之意,尤其可能是指被豫东龙山人神化的、无所不能的大象之神,平粮台象首纹就是这样的神灵形象。进言之,后世把河南省简称“豫”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史前时期。


图四 济阳刘台子出土的象首足铜方鼎


总之,淮阳平粮台这件陶钵装饰的象首纹非常重要,为史前遗存的首次发现,不仅表明豫东龙山人已将大象作为神灵来崇拜,而且还为商周象首纹找到了源头,为文献记载的有虞氏及后世河南省简称“豫”也提供了确切的史前考古实物证据。另外,平粮台陶钵的象首纹启示我们,豫东及邻近地区还应有类似遗存,值得今后继续关注。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考古学院







编辑:张小筑
审核:冯朝晖
监制:赵嘉斌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关于我们

中国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北小街2号楼

邮编:100007

总机:(010)84078838

传真:(010)84079560

热线:(010)84078773

邮箱: wenwubao1985@vip.sina.com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是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