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桥 东津渡》之(27)倒插门的阿三

文化   2024-10-12 09:13   江苏  

阿三挑了两个竹筐,一头二岁多的女儿,一头装了个二十斤重的猪头,手捏前后八条筐绳,顺村前稻间的田梗,来到了村西的御道下。
阿三入赘的金家,原住东津镇的中市街。前楼开茶馆,后阁居家。头半间老虎灶烧水,腾腾水雾多半缭到了街上,日日萦绕暖融融的烟火气。后半间和楼上摆茶桌,四季供茶客喝茶聊天、赌小铜钿。隔壁借阴钱的黄家,乐极生悲的一场大火,把他家一间三进两阁楼的老房子烧了个赤溜光,只剩下老虎灶的半个灶台和半口水缸。一门两残疾的金家,要不是北山湾的吴大财主出手盖新房,只能回贺九岭下的茶点头村、两间霉湿的柴屋中凄凄度日了。
新宅位于东津镇老街的南面,离御道不远,这里原是高出水田几尺的土墩,不宜水稻生长,农户用来种植桑麻的。六户人家三个姓,房屋初成叫三家村,后来觉得三家村寓意孤苦,改三为六,直呼”六家”,地方六、乐谐音,大有抱团取暖、快乐祥和之意。
“六家”的六家,原是镇上的小业主,吃住街上,东津湖无丈域水面、乡间无分亩田地。新政府成立后,仍归街道管辖,属于吃商品粮的居民户口。这一点,也是阿三父母愿让胖壮的三儿子,去一门双残疾的金家倒插门的缘由。
阿三老老早认识金家独女金铃铃的,总觉得她腿细嘴尖屁股瘪,声音尖刺若苗猪吱喳,小油嘴还爱弄花头。两人同北山湾的大小瘌痢、即现如今的李表廉兄弟,还有吴地主女儿,名叫吴水贞的,一个学堂读过一段日子的书。
阿三认得吴水贞还在读学堂前。那一年的朗秋,清早柴火烟熏、涮洗滤毛打下手的他,听师傅嘀咕,晚上想吃北山湾的松蕈煨肥猪肚,呷三碗米酒,他午间啃了两个洋芋头,溜去北山深处的苍林,粗松杈枒间寻觅,不料一头撞进了一头邋遢、领了一帮龆龀野童、专扮新郎的小瘌痢的快乐园,几双稚手扯拽山茅藤萝,扎猪一样把他捆了个扎实,啐骂他是外来的贼骨头。那时候,土改后的村与村、社与社、组与组的山地水田界桩竖石,分割了然。民事稼穑,彼此相安,野童之间却是时常干仗的。
北山湾苍翠的黑森林间,捆绑成刺猬的阿三滚身于松软的山坡上,小瘌痢引领七八个,躲猫猫过家家的,又独享新郎官的快乐去了,有个女孩看样子不肯扮新娘,身缩郁青的老松树下,神情愣愣的监管“俘虏”。
顽童们野兴正浓,坡上山下、石影树丛不时发出甜脆的笑声。那个神色落寞的女童,双腿盘坐金黄色的松针地,手托下巴遐想,一会起身,松了阿三手脚的茅草藤条,拗了一爿碧翠的松枝,塞于阿三手中,清亮亮的眼睛瞅了他一眼,顺盘绕幽长的小径下山去了,碎花点点的旧衬衣,树影竹丛里闪忽。
阿三一时没弄明白,怔怔地站着,扯几根黏糊糊的松针吮吸,甜津津的,听听不远处野童的呼喊声,望望落坡处飘飘的花衬衫,身子一震,追赶蝴蝶一般撒腿逃走了。
清亮亮的眼睛和清甜的芬香,津津如鲜,犹似昨日,这是阿三见过的最水亮的眼睛,嗍过的最香甜的松糖……
御道下的田岸,蓬蓬生长着半膝高的荒草,细茎闪亮珠,也照一天地。对着小径的一处墙体,早为贪图近道的人们堆叠了块石,码出齐肩的高度。阿三把两个竹筐托举上了高堤,扁担头点住野草青青的田埂,踏上垒石,一脚踩住凸出的青龙头,右手拽藤蔓借力,倏的一下攀上了御道。阿三家的篁村,在烟雾淰淰的西津里的西岸,同六家村有点隔湖相望的意思。王姓祖居村东头,村口几株老杮树,村外数级高低田,一条老堤隔了干湿又拦高低,桃柳岸边,青纱帐外,便是水雾烟人的西津里了。“又抄近路来的?”
睁着半黏糊眼睛的母亲问。“娘,你又朆看见。”
娘的眼睛糊涂,猪头上的细毛挦勿干净,心里啥不清爽,你的扁担头勿会讲话?”
母亲撇着嘴,老眼不亮,黄浊浊的满是小智慧。阿三看看扁担头上的泥屑,咧嘴笑了。
“三男呀,你拿这个猪头来,足足廿斤重了,毛亦挦得干净,看看肥笃笃,实则三勿精,吃酒吃饭好下口,勿焯水,放点老姜黄酒和盐,白煠煠亦香的,白汤还好煠白菜老卜吃,省油省作料。下趟头看她们的面孔,勿让拿,嫑自说赛话拿。屋里为点吃食相骂来相骂去,隔壁乡邻听了,排皂的。”
说也奇怪,五个儿子,阿大阿二的排着叫,到了第三个这儿,改口叫三男了,没倒插门前,好像不这么叫的。为此,阿四阿五的意见最大,要说娘的心头肉,总是越小越喜欢的,着末的老拖儿子,个个成娘的心头肉,哪有中间挑一个出来,偏心偏肺亲昵地叫的?
“有意见,你们到别人家吃鱼吃肉去,镇上街上商品粮的户口勿眼热,大队干部人家的碗叾底托一托,亦是口写意饭,省得又造房子又做床的,着末来,还好弄点油水畀老娘嗒嗒。”


沈志华:他们怎么腐败,你想都想不到!
最全中央老同志图解
被掼蛋击倒的副省长!
高岗自杀后,彭德怀林彪的表现令人感叹
章含之:一封密信导致乔冠华晚年悲剧
还原华国锋:关于华国锋的若干史实
强的虹:解读李克强夫人程虹
《西津桥 东津渡》之(22)忆苦思甜粥
世外老人:人生,就是一场一场的努力和告别!
石破茂:“我曾与曹刚川连喝70杯茅台”
从文革中打人者不长寿谈起,谈出两个普世传奇故事!



文史之友
读书学习,人文历史,社会公益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