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您好!
随着秋天的到来,早晚温差变大,天气也变得干燥起来,做好各项保健措施对保护幼儿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幼儿园给各位家长朋友们准备了秋季保健小贴士以及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各位家长一起分享,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共同重视,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孩子的健康。🍁请大家查收!
适当增减衣物
秋季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明显,幼儿活泼好动,容易出汗,若不及时增减衣物,极易感冒。家长应根据天气变化和幼儿的活动量,灵活调整幼儿的穿着,避免穿得过多或过少。一般来说,可以给幼儿准备一件轻薄的外套,方便随时穿脱。同时要注意保持幼儿手脚温度,避免受凉。
多饮水润秋燥
秋季气候特点多为“燥”,且燥易伤肺,耗伤肺金,肺失润泽,卫表失和,则出现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等肺系症状。燥易伤津,则出现唇、舌、鼻、咽干燥等秋燥症状。因此可适当增加喝水量和喝水次数,多喝白开水,不宜喝饮料。如果排斥白开水,可以适当喝些菊花茶、乌梅汤、蜂蜜水等。
预防秋季疾病
流行性感冒
【表现症状】
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不适等症状。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
【预防措施】
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C。注意通风,居家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三次,每次半小时以上。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传播途径】
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主要症状】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易感人群】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易感染人群为1~7岁儿童。
【预防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指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症状】
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以刺激性的干咳为主,干咳少痰,而且夜间咳嗽比较厉害,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
【预防措施】
少给孩子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吃多汁的水果,少吃反季的水果,更不要吃快餐及油炸等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合理膳食,保障睡眠、保持运动,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运动和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并提高体质。
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
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
外出回到家,第一件事一定是先洗手,尤其是成人,虽然不易感染手足口病毒,但可能是病毒携带者,回到家一定要洗完手才能接触孩子。切记,千万不要跟小朋友嘴对嘴亲亲哦,这样非常容易传染病毒。
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对孩子经常接触的毛巾、水杯、玩具等也要经常清洗、晾晒、消毒。打疫苗,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接种EV71疫苗(6月龄到5岁)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春秋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
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措施】
接种腮腺炎疫苗,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
诺如病毒性肠胃炎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
食用或饮用受病毒感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经带病毒的呕吐喷沫传播。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主要症状】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注意孩子的卫生,监督孩子勤洗手。不给孩子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父母要减少外出参与大型活动,杜绝传染渠道,不把病毒带给孩子。孩子一旦不舒服,立刻就诊,减少病毒给孩子带来的伤害。
水 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物品
【主要症状】
感染后表现为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发热、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
【预防措施】
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猴 痘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因第一次被人类发现时是在猴子身上,并且以皮肤疱疹或皮疹为主要症状,因此被称为“猴痘”。
【传播途径】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也可传播。
【主要症状】
猴痘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酸痛、背痛、乏力和淋巴结肿大。随后出现皮疹或伴有皮疹,皮疹可能持续两到三周。皮疹可见于面部、手掌、脚底、眼睛、嘴、喉咙、等部位。病灶数量可能从一到几千处不等。病灶开始时是平的,然后充满液体,然后结痂、干燥和脱落,下面形成一层新的皮肤。
【预防措施】
计划出境人员,要密切关注出行目的地的猴痘疫情。在猴痘流行地区,避免接触猴痘样症状者、可能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如啮齿类、灵长类和有袋类动物等,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野味。避免和猴痘感染者密切接触,避免与猴痘样症状者发生密切接触,若意外接触,应用肥皂水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如怀疑自身患有猴痘,应及时主动就诊。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手卫生,避免污染物品通过手作为媒介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从疫情流行区归来,或者有可疑病例接触史的,需注意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建议做好个人防护,主动就医,并将疫区旅行史、接触史和暴露史主动告知,方便准确诊治。
急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性传染性眼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
【传播途径】
主要是由细菌或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的,其传染力较强。小孩身体抵抗外来细菌、病毒的能力相较于大人较差,若不注意卫生,接触了病人眼屎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把手、钱币等,健康的眼睛就会受到传染。小朋友注意不要用小脏手揉眼睛哦。
【主要症状】
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1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眼不适感1-2 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眼分泌物初为水样、浆液性,重者带淡红血色,继而为粘液性。睑结膜、穹隆部有时见滤泡,偶有伪膜形成。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预防措施】
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一般情况下需隔离2周,病毒才会减弱传染性。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要勤剪指甲。夏、秋季是易流行季节,最好去正规并且消毒条件完善的游泳池游泳,严禁红眼病患者进入游泳池。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少到公共场所活动,不使用或共用毛巾、脸盆等。
在幼儿眼睛发育的关键期,少看手机、电视,少玩平板游戏,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电子屏幕非常伤眼睛。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屏幕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环境因素】
用眼时间过长、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读写姿势不正确、睡眠时间不合理、室外活动较少等。
【体质因素】
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童、青春期突增阶段、膳食结构不合理。
【遗传因素】
高度近视与遗传有关。
【预防措施】
在幼儿眼睛发育的关键期,少看手机、电视,少玩平板游戏,长时间近距离地盯着电子屏幕非常伤眼睛。建议0-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屏幕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也应尽量避免接触和使用。
注意卫生,不用手揉眼睛。手上有很多细菌,用手揉搓眼睛,很容易使眼睛受到感染。如果眼睛不舒服,先把手洗干净,然后闭上眼睛,轻轻按一按。有异物时,可以用清水冲洗。
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眼健康,在新生儿健康体检时就要主动进行视力筛查。及时为幼儿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三岁后每3-6个月定期监测视力和屈光发育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点击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chifengshisongshanqu dibayoueryuan
赤峰市松山区
教 育 局
赤峰市松山区
第八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