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颅内支架专题研讨会(THISIT 2024)于2024年8月15-17日在郑州顺利举办。本届大会专注于颅内支架这一神经介入最基本的器械展开学术的分享与交流,借助多种创新性的形式,为广大同道探讨临床问题提供了平台。本届大会特邀了六位嘉宾参与专访,“支”无不言,各抒己见,让我们对颅内支架,对神经介入发展、高质量研究开展、团队建设等问题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本期为您带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段传志教授的专访。
段传志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专访嘉宾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广东省医学领军人物,首届广东省医师奖,首届珠江医师奖,脑科学与脑智能研究院院长,《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副总编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教育部脑血管病诊疗技术与器械研发工程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介入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医师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广东省脑科学应用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广东省颅脑外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介入放射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临床神经科学技术转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脑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放射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委。
学术及奖项:发表科学论文数百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三部《实用介入神经放射学》《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学》《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学》,先后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及医疗成果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并于2009年获广东省第十届丁颖科技奖,先后指导硕士博士生100余名,博士后16名。
采访实录
近年来,中国脑血管病研究频频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您认为中国脑血管病研究开展的优势和挑战是什么?中国医生如何做出高质量研究?
段传志教授:神经介入发展30年,尤其是近20年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神经介入实际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促进了神经介入的快速发展:第一是影像学的发展;第二是材料学的发展;第三是治疗理念的改变;还有就是术者技术水平的提高。这四个方面的发展促进了神经介入的快速发展。
自2013年我国CHANCE研究发表后,10年期间,我国的脑血管病临床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介入取栓技术突破后,更是进入了井喷模式。目前已有接近30项高质量RCT研究发表于全球三大顶级期刊:NEJM、LANCET和JAMA,研究的范围涵盖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等范畴,可谓全面开花。
中国脑血管病研究开展的优势很明显,首先是人群基数大,因此临床研究入组速度就非常快,研究周期比国外动辄好几年要明显缩短;其次是中国擅长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可以快速完成重要研究方向的部署,比如健康中国、百万减残工程等。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中国脑血管病研究的挑战。第一是高质量研究的占比较少,大部分临床医师的认知仍停留在做研究就是收病例,分析数据;第二就是中国人群具有特异性,比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占比明显比欧美人群要高,比如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基因多态性和剂量耐受性也明显不同,如果按照欧美那一套,可能就有东施效颦的风险;第三就是大部分研究团队缺少顶层设计,另外国内研究课题、人才帽子、职称提升等压力作用下,能静下心来沉浸学术研究是相对不容易的。
对于中国医生如何实现高质量研究成果,我认为可以从这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是顶层设计。首先选好研究方向和课题,也就是要解决什么样的临床课题。临床研究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研究问题,并形成研究假说和设计。
第二是组建高效专业的临床研究体系。一项临床研究从设计、评审、启动、实施,到最终结题,临床研究的管理体系贯彻全程,所以需要组建高效的临床研究管理体系,实现临床研究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和高效执行。这个说起来容易,其实是最难的,大部分研究团队可能走在这个障碍中没有迈出来。
第三是组建专业的研究团队。开展针对临床试验方面的专业培训,培养临床试验人才。一个团队除了有人才,还要分工协作,要有国际化合作意识,如同天坛医院王拥军院长所说,在全球寻找最优秀的专家和团队合作交流;另外要重视多学科交叉融合、医工融合,寻求重要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成果的转化落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解决研究经费问题的能力。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经费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经费则寸步难行。
人才和团队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您作为团队的领头人,在团队建设和医生培养方面有哪些心得?
段传志教授:团队建设一直是科室发展的重中之重,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中心团队已经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的老师李铁林教授开始,珠江脑血管病团队可算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我经常跟我的同事和学生讲珠江团队的三颗心:第一个是「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敬畏科学;第二个是「感恩之心」,感恩老师,感恩患友,感恩我的学生,这些在我的团队建设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再有就是「进取之心」,精益求精,攀峰进取。总体而言,团队建设和医生培养是有机结合,互为表里。团队建设必须培养人才,建立多层次、因材施教的培养体系;而人才培养也是建设高水平平台、团队的一个核心部分。总的来说,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多学科的合作。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汇集了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急诊、重症、康复等多学科的专家,实现了多学科无缝对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救治。这种模式打破了各科各自为政的局限,提高了救治效率和质量。
第二个就是技术创新。业务技术能力是医生的立身之本,因此必须鼓励医生们精益求精,敢闯敢干,敢于创新。
第三个就是人才培养。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一体化脑血管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也逐渐形成了以培养“临床科学家”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战略。
第四个就是科研与临床相结合。中心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如参与“卒中未来引领者计划”,“OCIN YOUNG”等,为卒中领域青年研究者提供多方面支持,促进中国卒中研究的发展。
第五个就是医工转化。珠江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是我国唯一的脑血管病诊疗技术与器械的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所在地,本人也是珠江医院脑科学与脑智能研究院院长,近些年我们逐渐推动产学研链条合作,重视医工交叉研究,共同推进我国脑血管医疗器械科技创新。
第六个就是团队凝聚力建设。人心齐,泰山移。所谓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才叫团队。团队凝聚力的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团队领导者和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
您认为未来5年脑血管病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方向和趋势?
段传志教授:未来五年,应该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研究的舞台。
首先,脑细胞保护治疗可能取得进展。既往卒中治疗虽然也提及“神经保护”理念,但受限于血管再通的效率偏低,如今随着静脉溶栓时间窗的延长,以及机械取栓治疗的发展,卒中治疗当前已进入“高效再灌注治疗”时代,“脑细胞保护治疗”也就应运而生。事实上已经成为了国际学者研究的热点。
其次,ICAS狭窄的围手术期评估和颅内药物洗脱支架、药物洗脱球囊的研究值得大家关注。如何精准筛选适合血管内治疗的ICAS患者,降低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改善术后卒中复发及支架内再狭窄,有可能在未来五年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鼓舞性的研究结果。
最后,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颅内静脉窦闭塞/狭窄的介入治疗,这也是我个人的期待,可以有新的研究进展和新的支架/球囊等器械的出现。
支架大会今年已经来到了第五届,影响力与日俱增,为越来越多的医生提供了交流、进步的平台,您对于支架大会有哪些期待和展望?
段传志教授: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本届颅内支架专题研讨会。神经介入的关键技术就是颅内支架技术。因此,我相信对于每一个神经介入医生来说,颅内支架专题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鲜明的特色,已经成为一个聚焦颅内支架研发与应用,促进医工交叉合作,展示国际支架发展前沿的品牌的学术平台。对于这次会议,我抱有很高的期待,我非常希望能在大会上看到令人惊艳的新理念、新材料、新设计、新应用。
完整专访视频
专访管生教授:年轻人不能光做一个临床的手术匠
专访史怀璋教授:药物支架试验的结果将可能颠覆整个颅内狭窄支架应用的现状
觉得内容还不错,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