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期分享一例使用神龙摆尾释放支架结合三微导管技术栓塞后交通动脉瘤的病例。
本 / 期 / 病 / 例
患者男性,63岁。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头晕近3个月。1个月前于我院门诊行头CTA检查后诊断“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今为行介入手术治疗收住院。
头颅CTA示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
● 术前诊断:
颅内动脉瘤(右侧后交通段)
陈旧性脑梗死(左侧丘脑)
高血压3级(极高危)
●治疗策略:全麻下右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前充分双抗治疗5天。血压控制良好。血小板聚集试验(AA)达标。
6F 长鞘
6F 115cm 通桥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
通桥×海思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 2m标准版
3.0mm×21mm 动脉瘤辅助支架
支架和弹簧圈微导管
弹簧圈数枚
术前左侧颈总动脉造影示:颈内动脉起始闭塞,经颈外动脉-眼动脉向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代偿。
术前右侧颈总动脉造影示:右侧后交通动脉瘤,伴胚胎性后交通动脉。
术前左侧椎动脉造影
术前三维重建
动脉瘤测量
6F 长鞘+银蛇®Plus远端通路导管+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 2m标准版+微导管同轴。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引导支架微导管超选入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引导第一根栓塞微导管超选动脉瘤瘤腔上部。
北斗SS™神经血管导丝引导第二根栓塞微导管超选动脉瘤瘤腔下部。
后交通动脉内神龙摆尾释放3.0mm×21mm 动脉瘤辅助支架覆盖动脉瘤开口。
支架微导管顺支架推送杆穿支架网眼进入动脉瘤瘤腔中部作为第三根栓塞微导管。
经第三根栓塞微导管(动脉瘤瘤腔中部)送入首枚弹簧圈(3×10-3D)。
经第二根栓塞微导管(动脉瘤瘤腔下部)送入第二枚弹簧圈(2×8-2D)。
经第三根栓塞微导管(动脉瘤瘤腔中部)送入第三枚弹簧圈(2×4-3D)。
经第一根栓塞微导管(动脉瘤腔上部)送入第四枚弹簧圈(1.5×2-3D)。
将第二根栓塞微导管(动脉瘤瘤腔下部)深入瘤腔,送入第五和六枚弹簧圈(1×2-3D,1×3-3D收尾)。
术后右侧颈内动脉造影,可见动脉瘤辅助支架“神龙摆尾”,释放入颈内动脉远端。动脉瘤完全栓塞,后交通动脉通畅。
术后三维重建
本 / 期 / 术 / 者
吕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门从事神经系统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主攻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畸形、脑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等各类脑脊髓血管病。承担天坛医院部分协作单位的会诊工作,带动和促进了国内多家省市医院神经介入技术的开展。
目前科研方向致力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规范化和个体化,受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和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社会任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觉得内容还不错,点个“在看”呗